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宁大福跑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宁大福跑了

宁弯弯抢了两块糖还不忘分给自己娘一块。

“一拜天地!”

早有摆好的蒲团,新郎把手里的绸花另一头递给香香,两人转过身对着门外叩拜。

“一拜风调雨顺!”

磕头。

“二拜五谷丰登!”

再磕头。

“三拜家业兴旺!”

三拜完。

新人起身转过身来。

“二拜高堂!”

有人利落的把蒲团拿过来放在新人前面。

这些活都是事先安排好人干的,村里总有这样的人才,就比如宁怀运就是能事无巨细全都想到。

“一拜爹娘多福多寿!”

“二拜爹娘福寿安康!”

“三拜爹娘子孙满堂!”

“夫妻对拜!”

“一拜夫妻恩爱!”

“二拜白头偕老!”

“三拜早生贵子!”

“送入洞房!”

小孩子嗷嗷叫,蹦着跳着,跟在后头。

常氏开始抹泪,宁弯弯看的莫名其妙。

“娘,你这是哭啥呢?”

常氏看看自己闺女泪掉的更欢快了。

“娘这不是想着你以后也要嫁人,这看着你香香姐就跟看到了你以后是一样的,娘就舍不得!”

宁弯弯:“……那我就不嫁人,当老姑娘,给你养老!”

“瞎说!”常氏一听那脸又变了:“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

“大妹子……”

正这会,香香的婆婆过来了。

这妇人瞧着四十来岁的样子,面相也不错,拉着常氏的手道:“我真是该谢谢你,这事原该是我们办的,也是让他们家给气糊涂了,净想着干架,就没想起别的招来!”

显然她已经把事情都打听清楚了。

常氏忙说:“大姐,你可别客气,这不都是为着孩子以后好过,这事呀闹到现在和解是没指望了,就看谁能把谁给治服气了,我都交代好了,那鼓乐我都安排好了,他们一直吹到明天,那鞭炮足足的也是够在放上个一天半天的,咱就可劲的造,反正咱是喜事,越热闹越好,咱怕啥!”

“大妹子,我可领你的情,我也不多谢你,说的多了显得生分,等香香三天后回门,我一准的让他们小两口上你家给你磕头去!”

俩人聊了一会就该坐席了。

坐席还有讲究,得矜持,有专人会来请,宁弯弯一见下意识的就往桌上走,却被常氏给一把拉住,继续是面不改色的跟香香婆婆闲聊。

请了三回之后才能上席。

这席面跟白事也不一样,白事是打一个棚子,里边放着桌椅,红事的席面都要搭在屋里,自己家摆不开就上兄弟家,总之都得摆在屋里。

作为娘家的贵客那自然要在婆家正房里坐席,陪客的也都是婆家最懂礼数的媳妇,劝酒劝菜,总不会冷了场。

宁弯弯跟清晨都跟着自己娘,清晨的鸡一来就让婆家的人接走了,顺便还给了他一个荷包,外加一身新衣裳,这是之前就要到的尺寸。

荷包里面包了二十一个铜钱,这是取母鸡孵小鸡要二十一天的意思。

这也是看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钱人家装的那都是二十一两银子。

等送亲的人回到宁家村天都快黑了。

自然是先到了月月家跟她爹娘说说今天的事情,让他们放心。

宁弯弯就去找月月,从兜里往外给她掏东西。

瓜子,糖果,点心,反正是席面上只要能往兜里装的她都装了,一股脑的全掏了给月月。

小孩子都不用她要,陪客的媳妇先就把盘子端到她面前让她抓,等她抓够了才放到桌上。

“你怎么装了这么些?”

月月吃惊,这也太多了。

“哈哈,你看我这个包,专门为了今天缝的!”

俩人又说了一会话,知道遇上了了发丧的,把月月给气的不行。

骂了那一家半天。

等骂够了她才想起了正事:“对了,我二叔跑了!”

“啥?”宁弯弯一下子都没转过弯来。

“今天不是家里也乱七八糟的都是人,都不知道他是啥时候跑的,到了下午我爷让我给他送碗饭吃,我一开门人没了,栓他那根链子就剩一半了!”

宁弯弯这才反应过来是她说的是宁大福,三丫的爹。

闺女出嫁虽然这边不兴办酒席,但有一些特别亲近的亲戚会来送亲,肯定是要管饭的,那怎么说也得是一桌正经席面。

“咋回事?他把铁链子都弄断了?以前你们就没注意吗?”

宁弯弯惊讶。

宁大福一直锁在他自己那屋里,当然也没有真跟他爹说的那样跟条狗一样,就是栓到脚踝上,除了不能出屋,倒也是啥事都不用干,吃喝拉撒都在屋里,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就行了。

他爹他娘也不会亏着他。

“那谁知道,我也没管过,都是我爷我奶支应他,我才不往那屋去!”

月月直撇嘴。

宁弯弯回到家就去找了三丫。

“你爹跑了,找你了没?”

白氏一听立刻就紧张起来。

“啥?三丫,你说实话,你爹找你了没?”

三丫比着来的时候个子高了半头,整个人都长开了,瞧着倒也挺好看的了。

“没……没有……真没有!”

让这祖孙俩一问顿时就给吓哭了。

白氏倒也信的,这人天天就在她跟,几乎就没怎么离开过,有点啥事她肯定会知道。

但还是道:“你爹就不是个东西,你可不能信他的话,在做些混事这个家可不能留你,知道不?”

“知道,我知道老太太!”

天越来越冷,棉衣棉被的作用就越明显。

宁家的庄户那可是太得意了,别说是村里,就挣个镇上也没有几家能置办的起他们这样棉衣、棉裤、棉鞋外加棉被一整套的。

羡慕的人眼珠子都红了。

成日里有人往宁弯弯家跑,要买棉种。

宁弯弯家棉种今年是囤了不少,但都是准备自己家明年种的,今年大半家里用了,就等着明年大赚一笔呢。

可别人还好,村里人来买总不好一点不给,在说,有福一起享嘛,爷俩一商量,就拿出了一些,只限自己村的人购买,且每家限量只有一亩地的种子。

这样即便是不够用的,也可以各自留种,来年在多种些就行了。

棉种卖的也不贵,宁怀运倒是在村里又刷了一波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