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晟春秋 > 第460话 乱世的终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宋国的一无所知,直接导致的是列国在这一场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中的一种近乎恐慌式地地缘掠夺竞赛后,唯独漏掉了对宋国的戒备!而这场竞赛可以说是近乎无边无际的无底洞,恍若是一头洪荒猛兽一般不断地吞噬着列国士兵的性命,一直将这乱世推动到了另外一个高潮!

除了某一方势力在这场动荡的浩劫之中取得绝对优势,将其他所有的势力全部以压倒性的力量压下去,又让这天下重新决出一个绝对的权威,否则这样的竞争便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

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天下公认的三家大国——大梁、大秦、大武,其实力各有千秋,且在历次纷争之中相互间并无明显出现强弱悬殊的情况!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因为各自互相斥肘,导致他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鲜少有正面交锋的时候!他们直接多是在间接竞赛,或者以支持自己的势力协助他们打上几场代理战争!

虽说各方面在这天下间的较量各有胜负,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就以这样的方式再打个十年八年的,也未必会出现一个足以压制其他两方的强大势力以平息这场纷争!因此,寄希望于此方法结束这场纷争,恐怕就是一个痴人说梦的傻事了……

那么,很显然要想结束这么一场纷乱便仅剩下一个选项了!然而即便是其结果是如此的明确,但是其实现过程却并非那么简单!

在在天下,原本天子是拥有足以压制整个天下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实力的!然而自从朝廷分裂成帝孙派与帝子派后,两方面的势力互相拉拢斗争,最终天子的兵力便在这一场场的内耗当中损失殆尽!

而为了继续保持双方的优势,朝廷开始向天下拉拢诸侯国,因此这才将原本天子之位的继承权硬生生地演变为这天下的崩坏!整个天下再无礼乐道德,有的只有利益驱使的征战杀伐!

整个天下大局便是如此持续了数年,一直到现在事实上帝孙派已经拥有了实质上的优势!一方面是相国姜朔确实有着自己的一套手段,在朝廷内耗当中他们首先拔得头筹,使得嘉历亲王在朝廷上还是拥有相当实力,其麾下的家臣团势力在朝廷分庭抗礼的当下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这便使得他们在分别向天下拉拢各大支持他们的诸侯国后,尽管帝子派的永寿亲王在这次的运动当中首先夺得先机,但是拥有较为明显优势的嘉历亲王却最终还是得到了更多诸侯国的支持!

很显然,所谓的站边都是每个诸侯国国君对于自己任何他们认为较有可能获胜的一方的肯定,没有人会将宝押在必败无疑的一方!

所谓成王败寇,即便是对方给予自己再大的利益诱惑,但是只要最终他们无法取得权力角逐场上的最终胜利,那么他们即便再有多少更为崇高的承诺也是犹如镜花水月一般的空话,始终没有兑现的一天!

因而,本就占据着一定优势的帝孙派嘉历亲王,在这场诸侯国拉拢战中,很快地便占据着相当明显的优势,天下大国他一家独占两个大国!而永寿亲王却另辟蹊径去拉拢更多的中小诸侯国,也取得了相当的优势!

特别是他们所扶植的陈国,一经成功拉拢再稍稍放点权,便一下子南征北讨比想象中的还能打!以至于陈国甚至隐隐有与其他三个大国分庭抗礼的趋势,让帝子派这边不由得暗自赞叹自己眼光独到押对了宝!

然而,陈国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崛起可以说是犹如昙花一现一般,是突然崛起得快,扛不住揍跪下去更快!仅仅只是一年不到的时间,如此强悍的陈国便在朝夕之间土崩瓦解,被帝孙派的几路大军连皮带骨地瓜分得干干净净,连渣子都没剩下一丁点……

事实上,从陈国的覆灭开始,帝子派几乎便可以说是早便气数已尽!这从大武面对大秦与大梁两国的战略转移后,立马秒怂便可见一斑!单从朝廷这两派的实力看来,失去了陈国这一强大支柱后,帝子派单靠大武一国几乎可以说是已经独木难支了!

而大武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还得多亏了同属帝孙派的大秦与大梁两国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两国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倘若这两国再稍微齐心协力一点,恐怕大武早就没了……

在三国同时进行扩张竞赛的情况下,也许对于大秦与大梁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他们无非是齐头并进,互有优劣罢了!可是对于大武来说,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身为帝子派的诸侯国,理论上便是两国的天然公敌,每一轮的竞赛,大武这边扩张一分,相当于他所面临的理论上的敌国实力就要强上两分,大武这边的压力可想而知!

很显然,大武的周平秀根本不可能坐视这样恶劣的局面继续恶化下去,而自己只能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大武举国都相当清楚,倘若继续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当局势再次发生改变,而大秦与大梁一旦出现联合的契机的时候,那么大武这边也便就宣告玩完了……

关于大武此时所面临的这一情况,对于其他两家自然也是一样的!但是在当下的局势下,很显然大武目前帝子派诸侯国身份已经变成了大武在这场争斗下一块毫无作用可有可无甚至是弃之唯恐不及的烙印了!不先甩开这块烙印,大武在天下争霸这条路上便将毫无未来!

在大武方面这样的觉悟的影响之下,大武很快地便向朝廷帝孙派派出了特使,并经由嘉历亲王手下的重臣搭桥引线!一件足以影响整个天下格局的大事终究还是发生了——大武倒戈投向了帝孙派!

大武的倒戈可以说是帝子派的永寿亲王始料未及的!可是即便是他们事先了解大武叛变的想法,可是就在当下天下的格局下,他们在大武眼中无非已经是一股行将就木的势力,随时都将会从历史舞台完全被抹除掉的存在!倘若大武继续留在他们麾下,那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也便只有陪葬一途了!

当今天下,利益至上!这对于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来说更是如此!试问,如现在帝子派这般如此空洞无力的力量,又有何能力能够让大武回心转意?

与其和帝子派的永寿亲王一同陪葬,那还不如趁着现在他们还有点筹码,还能够在当今天下局势下产生一个关键性的作用的时候,向朝廷帝孙派投诚以换取大武在接下来的时日里更大的政治资本,似乎才是符合这天下大势以及大武利益的绝佳策略!

很显然,大武的此项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可以说大武的倒戈投诚,引起了帝孙派内部浓厚的兴趣!在经历如此多年的内斗内耗后,事实上朝廷这边无论是帝孙派还是帝子派都已经是相当厌恶如此毫无意义的争斗,却又对此无可奈何!

而此时大武的投诚可以说是正中下怀,使得结束这场历时多年的纷争成为可能!倘若此事能够顺利推动,帝孙派阵营将取得天下大诸侯国的一致支持,而那些游离帝子派甚至是骑墙观望的中间派,在见到帝孙派如此悬殊的优势后,想必也会趋之若鹜,依附帝孙派唯恐不及!

其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将足以改变整个战局,使得帝孙派在这场争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成为现实……

因此,在嘉历亲王刚刚表现出对此事的强烈兴趣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便几乎是一路绿灯水到渠成了!尽管朝廷内部是出了名喜欢摆谱的,可事情也分个轻重缓急!遇到如此大是大非的情况,特别是未来正式的天子亲自点名的事情,谁也不敢有任何疏忽,担不起任何搞砸此事的责任!

不多久,由嘉历亲王亲自授权,朝廷方面终于向天下公布了一项足以让天下震惊的重大消息——大武正式加入了帝孙派!

此事所掀起的轩然大波是显而易见的!其直接影响的自然便是那些还未归附帝孙派的中小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向帝孙派投诚,以至于朝廷帝孙派那边的门槛每天都几乎被前来投诚的诸侯国的使者给踏平!

而相较于门庭若市的帝孙派,此时的帝子派便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除了极少数与永寿亲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诸侯,永寿亲王这边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在这样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巨大差距面前,原本还做着天子梦的永寿亲王可以说是惶恐不可终日,在绝望中日渐消沉了起来!最终还未等帝孙派这边形成绝对优势正式出手之前,从帝子派那边便传出了永寿亲王抑郁而终的消息!

自此,耗时数年的庆正之乱终于正式宣告结束,乱世似乎终于可以宣布暂告一段落!帝孙派获得最终的胜利,帝孙嘉历亲王不日登基,史称万隆帝,次年天下改元延和元年!

然而,随着庆正之乱的结束,原本天下间所有人都期待已久的和平治世终究还是没有顺利到来!由于天子的兵力在这场动荡之中损耗殆尽,天子再无能力约束各个诸侯国的互相征伐!原本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纷争进而变得更加越演越烈!

天下诸侯再无任何阵营的约束,相互征伐变得再无任何章法,乱世变得更加纷乱,而对于这一切,朝廷那边可以说是根本不想管,即便是想管恐怕也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不过无论如何,在目前天下的大框架之下,虽说各诸侯国的势力都已经如日中天,规则的破坏让他们获得了超乎朝廷想象的能力,而现在的朝廷已经失去了直接干涉这些诸侯国各项事务的能力,但是就目前为止还尚无任何一个诸侯国敢独立挑战朝廷的权威,天下依旧需要朝廷这么一个共主,维持这天下最基本的“秩序”……

如此看来,尽管这朝廷外面各个诸侯国是打得火热,可这朝廷总算是至少终于可以稍微过上了几天悠闲的日子!而对于各大诸侯国来说,这朝廷天子虽说已经没有过去的权威了,但是至少应尽的无伤大雅的礼节还是应当是有的!不过随着朝廷的管束力的日益衰退,似乎朝廷上下还并不是相当确信这天下所有诸侯都拥有如此的自觉……

因此,依照惯例,嘉历亲王顺利登基自然需要举行一场与其身份相对应的足够大规格的登基大典!而诸侯国除了依例需要向朝廷进贡以支持此次登基大典的经费以外,各诸侯国的国君依例也应当亲自来到太京,另外再携带额外的贺礼向天子道贺!

而这一回虽说也是依照惯例朝廷向各大诸侯国发出邀请,可是实际上这却是朝廷对于各诸侯的忠诚的一场测验!而但凡有一点政治头脑的国君,此时此刻便不会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犯糊涂,因此各诸侯在受到朝廷的邀请之后,便都纷纷开始准备进京朝圣之事了……

作为天下诸侯的一员,宋国自然也受到了朝廷的邀请!而这些年宋国为了专心发展国内建设,因此并没有经历太大的战乱,赵忠信实际上还未等朝廷向他们发出邀请之前便在与众臣商议此次进京朝圣之事!

尽管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赵忠信认为宋国虽然现在已经相当富有,可是他们还未做好所有的准备,还是暂时不宜锋芒尽现,一切低调从简,以当下宋国在天下间的固有印象去制订相应规格的朝贡以及随行的贺礼即可!

因此,在朝廷特使发来对宋国进京参加嘉历亲王登基大典的邀请之后,宋国这边立即遣使以宋国当下中小规模诸侯国的规格向朝廷进献了对应的朝贡!而赵忠信则在稍事准备之后,带着国君赵信胜以及一众家臣踏上了进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