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战结束之后,在血和火之中,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独特的王朝建立了。

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五十多岁的张明海称帝,立国号为华,学习唐代,尊其父张超为太祖,谥号为文宣,所以在后世张超又被尊称为太祖文宣皇帝。

登基为帝的张明海以胜利者的姿态正式摒弃了儒家,而代之以张学作为统治天下的思想基础,为此华帝国废除了孔子的神圣地位,将孔子的子孙赶到了海外殖民地。

皇帝不仅掌握了帝国的统治权,还垄断了帝国的意识形态解释权,从而建立了中华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新型统治模式。

为了支撑这一新的统治模式,帝国设立了济世院,由皇帝直接管理,济世院院士不允许超过百人,地位极其崇高,即便当朝的首辅见到院士也需要首先施礼。

其中的文史和政法分院的诸院士存在的目的就是解释和发展张学,为华帝国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

而同时设立的格物,工程,农业和医学分院的目的则是揭示自然科学的奥秘,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华帝国的发展。

为了培养帝国需要的人才,帝国依托济世学院和各地的希望学堂,制定了完善的教育和人才培训计划,并投入巨大的资金,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旧人才的依赖。

同时,帝国废除了明帝国对于人口流动的种种限制,鼓励移民。帝国为了促进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乘着战后人口大量流失,国有土地大为增加的良机,推动资本主义经营模式的农场,而对小农经济和传统的地主科以重税,或者以极其廉价的殖民地粮价加以冲击,逼迫他们移民边疆殖民地或者成为工场的工人。

华帝国对小农不仅不加以抚恤,还通过如此残暴的手段横征暴敛,激起了农民巨大的反弹,但是帝国新起,上下反应迅速,所以大批农民起义失败后,被迫含泪贱卖家产,离开内地,迁徙到广阔的边疆和殖民地,从而加强了帝国对边疆和殖民地的控制。

而大量人口外迁同时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模式的发展,也为工场主们提供了原材料,促进了工商业的迅猛发展。

华帝国非常清楚他的统治根基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所以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发展扫清障碍是帝国的核心要务。

所以华帝国对内以济世钱庄改组的银行为中央银行统一货币,逐渐统一国内和殖民地市场,严厉打击地方保护,鼓励自由竞争;

对外则坚持出口为导向,不断扩张殖民地,为大量工业产品开拓市场。

这是张超给新帝国规划的发展模式,属于对内残暴,对外掠夺的帝国主义模式,所以帝国必须长期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镇压内外。

所以从建国之初,华帝国就给予军队崇高的地位和荣誉。为了保证国家对于军队的控制,张超的新式建军模式从帝国成立之初就被严格执行,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坚持军政分开,严格限制政府和军队之间互相干涉。

而在行政方面,华帝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中枢,省,府,县,镇五级统治模式,官吏混同,所以必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

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军队,华帝国成立了直属中央的国税局,并授予国税局强大的内务部队。

在国税局成立之初,皇帝张明海训示重臣,什么时候国税局收不到钱了,中华帝国就要灭亡了,将帝国的存亡与国税局挂钩,以加强其权威。

新兴的华帝国为了拉拢地方势力,在中央,省,县成立了三级议会,只有拥有一定纳税额的民众才会拥有选举权,而标准则由精英组成的济世院来决定,以避免民粹主义和寡头垄断政治。

帝国由此形成了皇帝—国士院,—内阁(军队)的平衡体系,在未来由于皇帝能力的层次不齐,皇帝这个角色的权威地位逐渐被退休的重臣和济世院的专家所代替。

为了保证张氏家族在帝国的至高无上,张明海建立了三重保证,一是帝国树立了张超的神格,二是张氏家族控制的济世银行成为了帝国的央行,三就是帝国对于张氏子弟的分封。

与明帝国完全不同,张氏家族的子孙从小必须接受严格的培养,成年之后必须从军,然后经过考核才会获得分封的资格。王子只能分封在殖民地和边疆,待在长城之内一概不允许分封,只能靠着一份年金度日。

王子一旦被分封,就会被授予重权,成为独立的王国,除了军事外交受到中枢,经济受到济世银行的约束外,其余一概自主。

所以帝国对于分封十分小心,张明海继位之后,立下大功的兄长张明镇就被封为蒙古王,帝国将庞大的蒙古地区分封于他,张明镇和他的子孙在帝国的支持下经历三代才完全控制了蒙古,势力东至大海,西至西域,北至冰原。

所以在未来,帝国为了分裂这个蒙古王国费劲了心思,而几十万蒙古骑兵虽然不能进入中原,但一直制约着帝国的权臣不敢胡作非为。

而张超的长子明威因死于明帝对于张氏的屠杀,因为张明海对这位兄长的内疚,所以他的三个儿子最后都被分封,一封朝鲜,一封安南,一封缅甸,而分封之后,三王自募军队,经过多年血战,才征服了三国。

而张明海的亲兄弟明洋死于探险,而他的独子最后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放弃了分封海外,一直到第三代才被分封到遥远而富庶的新洲岛(新西兰)。

张明海继位之后,因日本吕宋马六甲琉球四地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被列为中央直辖,严禁分封,所以他的几个儿子日后都被分封在剩余的南洋地区。

以至于到了第二代皇帝,不得不将眼光瞄向印度,正是这样的分封逼迫着帝国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与诸王分封同时进行的是对于功臣的分封,分封的都是没有完全控制的殖民地,只不过地盘有大有小,这一类似于先周时期的分封促进了华帝国对于殖民地的控制,但也为这一庞大的殖民地帝国的最终分裂埋下了伏笔。

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存在了三百多年,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东亚和澳洲,北美的西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非洲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因为技术进步停滞,被西方追赶上,在世界大战后因为内忧外患,最终被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

最后一代皇帝被废黜后,被仁慈的安置于东番岛,最后死于先祖发家的东番岛上。

而张氏众多的封王有的生存下来,有的则被取代,甚至有的被后起的西方列强赶走。

但是帝国的本体在经过变革后,因为一直控制着整个东北亚的基本盘,根基雄厚,仍然是整个世界最庞大,最有影响力的帝国之一。

说完了国家,再说个人,张超死后,根据他的遗嘱被安葬于东番岛,后来这个岛屿也就成为了张氏历代皇帝安葬的地点。

张超死后,妻子王氏拒绝了皇太后的封号,她过世后,与张超合葬于东番岛。

而汪氏成为新朝的皇太后,在辅佐两代皇帝之后以九十多岁的高龄病故,死后没有与张超合葬而是葬于幼子的衣冠冢旁边,期待有朝一日这个葬身大洋的幼子的游魂能够找到她。

在未来的历史上,张超以及他的子孙所开拓的华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大帝国一直被铭记,但是张氏统治初期残酷的内外政策却一直饱受争议。

而张超留下来的一份皇室秘要因为披露了张超神秘才华的来源一直被历代皇帝严格保密,长期为世人所猜测。

一直到几百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份秘要才在网络上被公开发表,但是因为太过离奇,又不被世人相信,也许张超学识的来历注定将成为人类最大的谜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