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启胜看了一眼徐许,似乎在询问徐许的意见。

徐许笑着点头:“没事的,你就给郑叔叔画一幅好了。你江师父知道了也不会怪你的。”

郑敏文笑了起来:“放心好了,我和你江师父可是老朋友了!”

完,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对还在参观的一群学生道:“好了,那郑勋你带你同学们继续参观吧,一会留下来一起吃晚饭。”

“我先带启胜去画室,他一个孩子现在接触这些太早了。”

徐许笑着道:“我其实对于这些也不是很懂,要不我跟着你们一起去吧。”

“起来我也很久没有看过启胜画画了。”

这时候,风萧萧的眼珠子转了一圈:“那,那我可以一起去吗?”

郑敏文笑着点头,风萧萧赶紧快步跟上了,其它几个人还在收藏室里欣赏那些古玩字画。

走出收藏室,郑敏文笑着道:“看不出来,其实最聪明的是个姑娘。”

徐许有些愕然:“这话怎么?”

郑敏文笑着道:“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总是想来我收藏室欣赏。”

“可实际上,你们这几个时的时间,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

“古玩是需要很长时间打磨经验,打磨眼力,存储知识的。哪怕郑勋在这里生活了十九年了,至今也不过是个半吊子。”

“你们更多对古玩的兴趣,不过是因为那高昂的价值罢了。”

“如果真的有兴趣,至少也要家中有能力玩古玩,或者有很长的时间琢磨,才能够学到皮毛。”

“而启胜的画画能力,姑娘你和你的差距大吗?”

郑敏文突然对风萧萧问道。

风萧萧想了想:“实话,我在色彩方面和启胜的差距确实很大,但是在其它的方面可能差得不算多吧!”

郑敏文点头:“对咯!”

“你们别看启胜年龄,他的画技其实和你们现在是差不多的!”

“你们虽然比他大了这么多,但是他可是江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

“有很多东西,江先生在课堂上是没法给大家讲的。而你们正好和启胜的水平差不多,现在看他画画,绝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所以我才,这个姑娘是最聪明的。”

“很多人光看到山顶的东西光鲜亮丽,却不知道要踩紧山腰上的每一个落脚点。”

风萧萧被郑敏文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哪里,郑先生太夸奖了!”

徐许也微微躬身:“感谢郑先生的教导。”

这番话虽然是收藏室里两个人被高价的收藏品吸引了,但是未尝不能引用到生活中,指代那些有些好高骛远的人。

不愧是国学大师,一言一行都在讲述人生哲理。

郑敏文摇头:“姑娘不用自谦,我敢,你未来在画画方面的发展,肯定比那两个男孩儿好!不定,你现在在学校的成绩,就比他们俩好吧!”

看来郑勋是告诉过郑敏文他们都是来自京都大学美术系的了。

风萧萧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零头:“我现在在班上的成绩还算可以吧。”

徐许看着郑敏文的目光也有所改变了,少了一分警惧,多了一分震撼。

“不知道郑先生,为什么这么看得起我弟弟?”

郑敏文笑了起来:“我既然让他给我作画,自然是看得起他之后的发展!”

“启胜年龄虽,但是现在已经颇有点江老的味道了。而他的画又带有一种淳朴自然的味道,这是很多城里的孩子所不具备的。”

“只要他肯努力,不懒惰不放纵自己,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更何况,他的色彩是我所见过的画作中,最为出色的!”

郑敏文对于杨启胜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徐许拉着杨启胜,示意他向郑敏文表示感谢。郑敏文却摆了摆手。

“谢我就不必了,你只要记住我今的这几句话,以后秉持着现在的这颗心,肯定就能有所成就!而你想要报答我,就好好的给我画这幅画好了!”

言内可以发现,郑敏文对于杨启胜真的是很偏爱的。

大伙走到了画室,杨启胜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是他熟悉的场地。

他想了想,抬头看着郑敏文:“郑叔叔,我今可以不画油画吗?”

“我这段时间跟江师父和方师父学了一些水彩,他们我现在可以试着开始画水彩了,我给您画一幅水彩好不好?”

郑敏文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你还会画水彩?”

“不过也是,江老和方老师都是画水彩的高手。”

“那行!你就给我画上一幅水彩好了。”

江一帆的水彩画很有特点。

他是学水墨出身的,所以他的水彩即融入了西方油画的很多方法,又附带了一些华夏水墨画的特色。

水彩画主要特点是简洁快速,通常用来画清新明快的幅画作。

而因为这个特点,所以水彩最重要的,是使用绘画的技巧。

江一帆杨启胜可以画水彩了,明他现在的技巧已经不错了。

郑敏文取出水彩纸,又垫伶子在凳子上,方便杨启胜的身材。

杨启胜拿着水彩笔试了试,稍作思考,快而直接的在纸上画了起来。

他采用的画法是‘干画法’。也就是先用笔在纸上画上一层,等待颜料干了之后,再在之前的色调上画第二层,第三层。

这样的画法更能体现出鲜明的色彩,更适合杨启胜一些。

第一层画完,大家还模模糊糊看不出他要画的是什么。

第二层画完,大家似乎看出了一些轮廓。

第三层画完,渐渐整幅画都展现在所有人眼前。

第四层,第五层,杨启胜足足画了六层,才算是将这幅画完全完成了。

大家等不及画干,纷纷走到书桌前欣赏。

画上,整体的第一层,杨启胜用一种偏中性的色调打底,第二层,画面被分为了两半,一半是灰色的色调,一半是绿色的色调。

第三层,就是主体了。

灰色的色调这一边,渐渐出现了众多楼房的轮廓。

而绿色的这一边,树木花朵丛林渐渐展现出来。

最后几层,基本上就是在这些主色调之上,渐渐的增加细节,调整整体的感觉。

最让人注意的,是在两块板块中,杨启胜用来连接的,是两个人!绿色这边是个孩子,灰色这边是个少年!

这是徐许和他自己的故事!

书友们的龙套快要用完了。如果有需要龙套的书友,可以到书评区龙套楼回复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