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重生1952 > 第68章 各家谋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子在家躺着,心里开始琢磨,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

个人的发展一定要和当前的环境相配套。

如果自己的发展和环境需求南辕北辙,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虽然叶子可以随时学习那个有需求的技能,但是没有任何来由的技能,不能登上更大的舞台。

专业度和履历有时候很能解决问题,也很限制一个人发展。

现在就需要想明白,自己的发展道路。

未来的国家发展,首重工业化。

这一点是军队在半岛战场上吃了大亏,掌柜们痛心疾首后的觉悟。

半岛战争,虽然达成了战略目标,可过程之艰难,代价之惨痛。

只有真正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才知道。

自这场战争之后,国家就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要发展工业。

在这种情况下,四九城的轧钢厂,无疑是个好去处。

轧钢厂是重要的生产部门,但是他的级别和重要程度,保密程度,又没有和那些顶级部门一样,有那么高的限制。

要知道那些关键的项目,都是找个保密的地方,全员保密参与。

这种全是技术活,有些项目更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有些项目是参考国外技术,做逆向工程。

这种发明创造,靠的是钻研的精神,和灵光一闪的创造思维,这是叶子技能的弱项。

他可能做不了这个方面的大拿。

那只有转向基础生产制造,打打辅助是可以的。

如果不想做一线的生产者,那做一个懂技术的管理者或者调配资源的管理者,是最好的选择。

这两条路不是叶子如何去选,就能如何做的。

只能自己做好准备,看入厂的时机,工厂的领导,如何分配。

叶子唯一能准备的,就是在做学生的时候,拓展一些技能,然后慢慢的展露出来。

这样在以后成为一个可靠的多面手,就不会引发这样那样的争议。

就比如现在,由于和老大哥那边的关系比较好。

这次又向他们贷款买武器,打了这场战争。

后续老大哥提供技术援助,这需要一些专业的翻译。

那么俄语,就是必学的技能。

俄语热是一阵风。

蜜月期过去之后,英语又成为大趋势。

不少当初学俄语的人,只能重新再学一门语言。

所以两门外语,是叶子必须要谋求的技能。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语言来说,国人学的再好,哪有人当地人更精通。

得找个时间,寻两个相关人员,撸一把技能。

不过,这个不着急。

随缘,随机。

现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叶子,还不是那么急迫。

从现在的学习上来讲,一定要走技术方面的路线,偏向理工科兼学两门外语。

现在逐渐就要展露这方面的天赋,后来要用的时候才不突兀。

叶子是在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这才睡不着觉。

阎埠贵可就惨了。

他今天算计叶子不成,反倒枉作小人,两边都不讨好。

“孩子他爹,今天咱可亏了,白白的得罪了人,可啥都没落着。”

“谁说不是,白瞎了。”

“幸亏还能得到一个灶台,要不然,今天晚上我可睡不着了。”

“这个灶台是咱家和刘家合伙买的,是要花钱的,不算白得。”

“你傻啊,这灶台安了是合伙做食堂的。要是哪天食堂不做了,他还能来扣咱家灶台啊。”

“既然是两家公用的灶台,那柴钱是不是得两家一块出?”

“但是灶台安在咱们家,咱们就有额外的好处。”

“啥好处?”

“咱们自己家的饭,随便放进去就能温热。”

“冬天烧这么一个灶,多添两把火,屋里少烧一点煤球。”

“家里洗澡,洗衣服不用单独的烧热水。”

“这些都是好处啊,要不然我怎么会同意,把咱家自己的灶台拆了,重新安一个灶。”

“这就叫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

阎埠贵得意洋洋,说起这事就没有刚才那副吃亏折本的样子了。

聋老太太在家也没有睡着。

她开始患得患失。

本来以为易中海拜了干亲,她就会有了保障。

可是没想到,易中海是个表面人物。

虽说一日三餐不耽误,但是他也就是保证不把你饿死。

想要吃点好的,那还不可能了。

这还是他自己没有更多的负担的情况下,就这么对待她老太太。

要是真让易中海有个一男半女的,他不得只顾及自己的小家,彻底把她扫地出门啊。

叶子的话让她也意识到,手里没钱,肯定没有那么多孝子贤孙。

她把自己的房子卖了,也只是能解一时之困,并不能彻底解决她没有收入,坐吃山空的问题。

其实她还有一些珠宝首饰可以变卖,但是这个只能悄悄的发卖,不能拿到面上来讲。

她同意卖房子也是拿叶子当挡箭牌,万一真有人发现她花钱多了,她也有个说法。

卖房钱,总比说是她卖珠宝好吧。

想要还吃的饭菜,靠易中海是完全不行了。

易中海就是被架在那,不得不照顾她的。

他现在恨不得把自己这个包袱给甩了。

现在他顾及的不过是他易中海自己的名声,和需要自己帮他在院里说话。

这点情分和顾及也就照顾自己一个温饱。

叶家是一个不缺吃食的主。

叶子下河能摸鱼,上山抓兔子。

他家不缺肉吃,但是他家老太太占不到便宜。

叶子很精明,贾张氏硬要去占便宜,被搞了个灰头土脸还得挨家挨户的赔钱。

她去占便宜,结果把自己家的房子都卖给他了。

临走想顺他一锅鸡汤,都被他卖给了自己。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吃喝人家不缺,也可以给,只要你给钱交换就行。

自己手里的钱还得养老,花一分少一分,能不花就不花。

除了叶家,能经常改善伙食的就剩傻柱家里了。

他是个厨子,一是做饭好吃,二是别人请他做饭,有给钱的,有给菜的,还有给原材料的。

所以傻柱不缺吃喝,还经常吃好喝好。

傻柱,傻柱。

看起来就没有叶子精明。

等老太太想想办法,一个小孩还不被她拿捏的死死的。

聋老太太算计着自己美好的未来,顿觉生活有了盼头。

一个院子,老中少的三代人,都在为生活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