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水果软糖,甜不甜?”高远掏出了一个卡通小罐子,放到了曼昱手上,“我之前在新加坡买的,忘记给你了。”

其实不是忘了,而是不知道怎么给。这些天她都不跟他说话,打招呼也不理。应该还是在生他之前提分手的气。

糖果带着一股浓郁的水果香气,不算特别甜,也不算特别软,能感觉到丝丝的甜意在嘴巴里打转。

曼昱喜欢吃糖缓解焦虑,这个习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好像很久以前,那时候她才刚进队,除了打球她什么都不懂,什么人都不认识。

然后有天训练的时候,有两个男队的人过来看女队的练球,其中一个人还说认识她。

“你是王曼昱,对不对,去年在江苏镇江打比赛的时候,我看过你比赛。哇塞,你球打太好了,你今年多大啊?”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带着笑容问她。

“我十五”曼昱抬手擦了下汗,瞥了一眼男生说道。

“哇塞,你才十五啊。”男生捅了一下另一个壮一点男生的胸:“诶,启豪,你看她这种打法,跟咱们男队的差不多。我们以后说不定会被女队的虐啊。”

那个叫“启豪”的男生则一脸不以为然:“那是你,我可不会。走了走了,女队打球没啥好看的。去吃饭,火锅还是烧烤,你请。”说着就搂着瘦高男生的往外走。

男生被拖着往外走,还不忘回头一边笑一边给她比了个大拇指:“王曼昱,加油哦,我看好你,你球真的超好。”

“还球超好,人家才十五岁,你搭什么讪啊。”壮一些的男生拖着瘦高男生往球场外走,一边调侃兄弟。

“我认真的,不是搭讪。你刚没看她反手拉球吗,节奏特别好,力度一看就很凶......我跟你说,她肯定能打进一队.....”两个男生已经慢慢走远了,但声音还断断续续地传过来。

少女终于停下步伐,回头看了一眼男生的背影。

“别看了,人家是一队的。跟我们压根不是一路。”对面的队友也停了下来,有点疑惑地问王曼昱:“你不认识他俩吗?”

少女摇摇头,她不怎么关心男队那边的事。国家队人这么多,她光是女二队自己队友的名字都记不太清。

“林高远,周启豪,都男一队的。那个刚夸你的就是林高远,他刚拿了国际公开赛双打冠军。”

队友给她科普,“他是现在除许昕外最有人气的左手,咱女一队的人都想跟他配混双,你竟然不知道?”

配混双?他是左手?曼昱耸了耸肩,反正跟她没关系。她现在只想早日打进一队。

家里供她打球不容易,进了一队,就有更多的比赛机会,拿到更多奖金。

然而只是过了一个月,曼昱又在全锦赛上遇到了林高远。

她正在热身训练时,林高远从外面进来,看到了她,特地跑过来跟她打了个招呼。看她一个人,他又问要不要陪她练两个球。

曼昱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礼貌婉拒。然而林高远一点没有尴尬,反而丢给她一颗椰子糖:“等会比赛加油,我看好你。”

后面又在“直通吉隆坡”的队内选拔赛时,她因为第一阶段成绩不理想,没被选上打第二阶段的比赛。和队友一起在食堂吃饭时,林高远竟然又跑了过来,坐到了她的对面。

“别灰心啊。我跟你说,你球真特别好,特别先进。”男生认真地说,“有空我可以陪你练练球。”

男生吃完走了,队友有点惊讶:“你跟林高远熟啊?他刚拿了选拔赛第四名,排在许昕张继科马龙后面...”

曼昱一边扒盘子一边摇头,“不太熟。”

队友也摇头表示不信:“不熟他说陪你练球啊。他可是男一队的,男二队的陪咱们练球都得请客吃饭......”

曼昱也认真地摇头:“不知道,他可能比较闲吧。”

队友撇撇嘴,戳了戳旁边正在努力干饭,头也不抬的孙颖莎:“诶,莎莎,你不是说你也找了个男队的陪练吗,怎么没见人陪你练球啊?”

脸鼓得像个小包子一样,还一动一动的莎莎抬起头,用力想了想,似乎是有个男生说陪她练球来着,但她找了好几次都没见到他人。

“可能他没空吧,他比较忙。”莎莎把饭咽下去,语气平常。心里却在骂脏话:

靠,那个叫王楚钦的,说不定都忘了答应她陪她练球的事了吧...没信用的家伙,下次再看到他,就当没看见好了!

***

王楚钦忙着谈恋爱,早把答应某个二队小女孩做陪练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但林高远不是开玩笑的,他从吉隆坡打完比赛回国后,有天在场边看曼昱又是一个人后,真的拿着球拍过来。

然后他们练了球,加了微信,然后她又被扔了一颗大白兔奶糖。

“升降级比赛加油,我看好你。”男生的笑容在少女敏感又骄傲的心上凿开一丝裂缝。

阳光从裂缝中照进来,从此,冰山融化,溪水潺潺,山中有了春色,少女也终于有了少女该有的模样。

曼昱在女乒一二队升降级比赛,以全胜的战绩升入了国家一队。

进入一队后,曼昱有了比较固定的混双搭档,不是林高远,是于子洋。

于子洋也是一个左手,比她大一岁,两个人之前也搭过,第一次搭就获得了全锦赛混双季军。

后来,她还搭过方博,薛飞,王楚钦,甚至和前辈张继科打混双。反正她都听教练的,让她跟谁配都行,有球打,能赢球都行。

直到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前期,教练组开始让她和林高远配。

怎么说那种感觉呢,是一种偷偷在心里藏起来的种子,瞬间发了芽的感觉。

他们那时候已经算是朋友了,遇见了会打招呼,会一起在食堂吃饭,大家一起出去玩高远会来喊她。过生日时哪怕她在家,他还会给她寄礼物。

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她。有时候看她不爱说话,就一直讲笑话逗她。

他还会陪她练球。非亲非故的,不收任何好处的,也不是搭档,他有时候会花一下午的时间陪她练习她的弱点。

男队的整体技术水平都高于女队,有他的帮助,曼昱进步很快。

后来他们终于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高远成为了男队主力,而她也崭露头角,成为女队最大潜力股之一。

他们搭了混双,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让教练组都有点奇怪。

而后他们开始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他陪着她,照顾她,让她在国乒那么大的大家族里第一次找到了安全感。

她会在漫漫人群中找他站的位置;比赛的大巴车,她从第一辆找到第九辆,终于找到了他在的那辆;出国比赛,她的教练临时有事没来,她找他去买吃的,因为她还没能刷外币的银行卡......

少女的心事都是诗,而曼昱的心事是一首充满了隐喻,无法说清含义的现代诗。

对大哥哥的崇拜,感激,欣赏;对异性的懵懂,好奇;对好朋友的同频与惊喜;以及一个人对另一个全无关系人的信任与依赖.....

在雅加达混双队内选拔赛上,两人第一次搭档就获得了选拔赛第一名。第二名是王楚钦和莎莎。

可惜在雅加达混双决赛上,他们以2-4不敌王楚钦和莎莎,仅获得了亚军。

混双决赛比完,曼昱很自责,觉得是自己在局间的发挥失误导致了失利。

高远一直安慰她:“你打得一点问题也没有,是我们还缺一点运气。你要相信自己,我跟你说,你球真的超级厉害。”

他又丢给她一颗大白兔奶糖,“吃点糖,放松点,你是最棒的,加油。”

次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的女单决赛上,十九岁的王曼昱战胜了队友陈梦,第一次获得了亚运会女单冠军。

男生在场下笑的灿烂飞扬,朝她暗中比了一个手势:说了吧,你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