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遗爱不由问道:“青雀,你这个法子和我爹那些人说过吗?”

“没有。”李泰说道。

程处默更是走上前,摸的摸李泰脑袋,说道“青雀,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如此与众不同?这可是千年难题啊,你张张嘴就给解决了?”

李泰拍掉程处默的手,说道:“这可不是张张嘴就解决,我也是想了很长时间了,三更灯火五更鸡啊,也是近期才总结出来这个方法。”

众人中,最了解李泰的便是慎静,此时便是心想:“也没见这家伙想过啊,再说了,他平时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何时五更鸡起过床,更不用说什么三更灯火了。”

冯盎对此也极有兴趣,表示可以先在广州等城市进行试点,再慢慢往周边进行推广。

三日后,众人加上冯盎及十数名冯家子弟,再次登上贞观舰队。

刘仁轨询问行程,李泰让贞观战舰先走一下此前要粮食的地方,他要观察一下,刘仁轨去过哪些地方?

刘仁轨此前出海都是有海图的,对照海图,便可轻易再重新走一遍。

接着便是带着冯盎等人参观了一遍轩辕舰,看着高大的战舰在海上行走的平稳异常,各层功能齐全,冯盎等众人便是赞叹不已。

战舰上的饮食也不错,虽然在海上,各类鱼和海鲜成为主食,但每一餐都会有一些生鲜蔬菜,甚至还有猪羊肉,生活上还是相当舒适的。

有些冯家子弟按捺不住好奇,询问舰上怎么还蔬菜和猪羊肉时,李泰淡淡地说道,都是战舰上种的和养的,众人才恍然大悟。

长途远程航行日子不能闲下来。

李泰让水师们每日保持一定的操练量,陆战队员由于都是新队员,操练量更大些。

任嚣、任远无聊的时候,也会和萧锐、薛礼等人切磋,边切磋还会指出他们武艺中的一些不足,萧锐、薛礼的武艺这段时间涨得飞快。

十数日后,刘仁轨带领大家一道来到海岸,刘仁轨指着海岸说道:“这处地方是个重点地方,再往下还有几个地方。”

如此刘仁轨又带战舰在几个地方停了下来,说道:“此前就在这些地方筹粮。”

李泰点点头,下令战舰沿着海岸线航行,李泰对比脑中的记忆后,知道刘仁轨只是查探完后世越南沿海的三分之二,没有抵达过占城稻所在半岛南部。

数日后,李泰发现已经抵达后世中南半岛未端,用指南针校了校方向,便下令战舰沿着西南方向继续航行。

同时下令海图测绘员和书记官等这里开始要打起精神来,从这里开始有一二千里途中经过的全是海洋,要做好记录。

其后数日,大家发现果然如李泰所说的,途中全是海洋。

这些地方刘仁轨也没来过,众人不由纳罕李泰是如何得知这片海域的,众人肯定李泰此前不可能来过,毕竟贞观战舰也才制作出来两年。

但李泰好像对大海非常熟悉,心里面好像有一幅海图,可以随时取用。

这段时间以来,冯盎也发现了战舰上配备的单兵八牛弩、手弩、指南针、望远镜等物,不由得私底下问冯永姬和冯智戴要书院学到几成了?

当冯永姬和冯智戴把他们俩讨论得出的结论说出来,并说自己目前学到还只是初浅的知识时,冯盎不由叹了口气,但也明白,学识哪有那么容易获取的,何况获取得到后还需要进入实际应用。

当远远又出现一片大岛时,李泰下令沿着海岸线走。

如此又走了一天,当战舰一个转弯,进入一个狭窄地通道时,众人知道,这里应该就是李泰所说的那个海峡了。

李泰下令在海峡前后来回巡航,寻找最窄处和容易建设海港的地方。

经过反复对比,房遗爱、长孙涣等书院学子和测图员一致确认一处为最窄处,附近建造一个海港也不成问题。

“如何?冯公,就是此处,只要封锁这里,岭南便是基本无忧了,敌人再想进入岭南,除非多走上一万多里才有可能。”

冯盎看着眼前的这一片海峡,说道:“果然,越王所说无差,真是希望马上封锁这里啊。”

“这个容易,冯公想一个名字出来,我们马上开始施工。”

“什么?马上开始施工?”

“当然,冯公不会以为我知道这处地方,还什么都没准备吧”

“好好好,如此最好,这处海峡不如就叫大唐海峡,意味海峡之后,全是大唐,如何?”

“好”众人听了,一齐点赞,虽然冯盎这个名字有拍马屁的嫌疑,但谁敢说冯盎拍马屁,难道海峡之后还不是大唐?

李泰也点点头,后世地理,有多都是外语音译过来,对华夏子民来说,名字又长又臭又难记,现在多好,大唐海峡,只要学过一遍,保证不会忘记。

紧接着,李泰让贞观战舰的舰长们过来轩辕号上,说明了情况,再说建设物资已经在轩辕号上,让各战舰上的工匠和通晓木匠、石匠工艺的人员全部到轩辕号集合。

紧接着,轩辕号和各战舰上出来十来艘平底小船,轩辕号一个巨大的仓库打开,里面钢筋、水泥、挖矿用的各种机械、铁锤、动滑轮。。。等无不齐备。

物资如流水般搬运进入小船,再航行至岸边,开始建设塔吊。

物资搬完后,李泰让工匠等人员留下,再留下三艘贞观战舰在此防护,对着刘仁轨说道:“这里先进行建造吧,我们要去寻找良种,”

众人一听,又是一惊,“良种?什么良种?”

“在我们之前经过的那个岛屿,有一种水稻叫占城稻,这种占城稻可以在我大唐一半多以上地方种植,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三成以上?”

“占城稻?提高产量三成以上,可包括岭南各地?”

“当然,岭南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