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子孙后代着想,为长远计,没有人想成为流民,每家每户都积极上户籍。

好在苏老四那边房屋统计同时进行,这三千流民很快安排好了落脚地方。

苏老三没有厚此薄彼,宜州城存活下来的两千人,家里原来房子破败的,也和三千流民一样一起找城南的一进的院子住。

城西靠着海边,那边本来是平民窟,现在都是没人居住的空屋子,苏老四直接带人把房子全部拆了。

这边房子大多都是用木头稻草简易搭出来的房子,拆了之后,木头和稻草统一存放,可作为冬季柴火储备。

城东和城北有些破败无法居住的房子也被拆除,这一番拆除之后,发现城内布局更加规整。

空余可耕种土地主要集中在城东和城北。

商业主要集中在城南以及城中心府衙周围。

户籍统计完,就是土地分配。

不过因为干旱和朱天行的恶心,城内的所有的土地已经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了。

为了鼓励城中百姓务农,苏老四让城中百姓可以在城东和城北附近的荒地自由开荒,不管多少,只要开好了荒地,那就是他们自己的。

开好之后,再由苏老三带人丈量土地面积,登记造册。

为了鼓励农耕,苏老三还提出前三年赋税全免。

这个时代,大部分农民都是小农思想,认为家里必须有田,生活才会甜。

就像很多人认为家里必须有儿子才不绝户一个道理。

虽然城内只有六千人,(这里包括被苏念棠解救出来的女子和城内原来躲着的人,还苏家带领的三千流民和解救出来的一千矿工。)但是开荒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

不过陈家人,冯家人没有去开荒,他们村妇人都去宜州织造局做工。

年轻男人都参加苏家军,没有闲人伺候土地。

土地其实和媳妇一样是靠天收的,只要不精心伺候,这些土地就不你下崽!

连续忙碌碌了五六天,今天刚吃完晚饭,苏老太太就叫所有人去问话。

在苏念棠看来,其实就是变相的家庭会议,只是古人规矩多,大家族坐着训话,子孙站着或者跪着都行,一般男人是坐着的,女人和孩子是站着的。

苏老太太先看向李氏,“老大家的,你先说说你最近忙些什么?”

李氏先是给苏老太太请安,接着看向苏念棠,“我和棠棠近日来在城内找了两个五进的大院子,开了个医药局,房子里面已经收拾差不多了,明日便可贴告示招收学徒了。”

苏老太太点点头,“医药局乃是利民的大好事,你们不要以盈利为目的,等以后慢慢步入正轨,每月初一要义诊一次。”

李氏微笑着应下,“母亲,我和棠棠商量好了,每个月初一,十五都义诊一次。

苏家军及其家属看病只收药费,不收诊金。

在宜州江南织造局做工的女子及其家人看病,我们医药局也是只收药费,不收诊金。”

苏老太太满意的眼睛眯成了月牙,“好啊!理当如此!老大家想得很周到。”

苏老太太又看向苏老三,“老三,你们两口子近日来忙些什么?”

苏老三恭敬一礼,“回母亲,我今日主要为城中百姓办理户籍,以及督促开垦土地。”

苏老三媳妇赵氏回道:“我也有事情和母亲商量,我看城北有块荒地极好,后有山,前有溪流,虽然近乎干涸,但是我找人看过了,那边有地下水,可以挖井。

那边山地也还算平整,开荒也容易。

我想雇佣些人开荒,一部分种小麦,一部分还能种些中草药。”

苏老太太和李氏听了之后都很高兴,“那么好的地,咱苏家要自己留着的。

你只管找人开荒,银子从公中出。”

“念文,你要协助你爹爹多多管理城内的百姓,知道吗?”苏老太太特地点了一下苏念文,“你看看,棠棠可以独当一面,独自看诊了。

再看看念武啊也能自己押送粮草给你大伯了,你也要多替你爹爹分担一二。

你有空多帮帮你爹爹,你媳妇呢,有空多跟在你娘后面学习着些。”

苏念文低头应是,以前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他毕生所学都有用到的地方,苏念文自是开心不已。

苏老太太又看向苏老四,“老四,你们两口子近日来忙些什么?”

苏老四上前一步,“近日守城的事情交给顾宴清,我带领一些士兵对城内的房屋进行规整,目前城内能住人的房屋已经全部统计好,并且完成修葺。

如果再招兵买马也有地方安置新兵蛋子和他们家人了。”

苏老四媳妇上前捏着苏老太太的肩膀回答道:“母亲,我帮您管理这内宅事务吧,给您打下手。”

苏老太太拍了拍苏老四媳妇的手,“行,你管家,我也放心。”

苏老太太又看向苏老五问道,“老五,你们两口子近日来忙些什么?”

苏老五媳妇钱氏是个藏不住事情的,抢着回答:“母亲,我家不是世代酿酒吗?我爹爹有本书记载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甜菜野果子,野菜都可以酿酒。

以前老五喜欢喝酒,我们在家就经常自己酿酒,我最近和老五研究酿酒的方子,准备采些山上的野果子来酿酒。

酒可是好东西,能卖很多很多银子的。”

苏老五看向自己大侄女,“棠棠,能不能让朱厌去采些野果子给我们?我在城北搭个棚子给它们放,他们采摘来放哪里就好。

我会找人分类清洗,集中酿酒的。”

苏念棠想了想,朱厌长得像猴子一般,让它背着背篓采摘野果子也不是不可以,“五叔,明天你随我去城北那边走一趟。”

苏老五和钱氏眼里冒着小星星,脸上溢满笑容,“好,好!”

苏老四看到了酒中的大利益,“老五你们只管酿酒,买家我会帮你们联系好,保证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苏老太太又看向苏老六问道,“老六,你们两口子近日来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