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他们心里,进去鬼林子就是自寻死路,没想到有人走了出来,还活了下来。

这乱世自己没啥大本事,跟着能耐人后面或许能活下来,他们别的不求,只求能活过乱世。

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冯村长向何村长和杨村长打听山下的情况,因为自从去了山里,几乎与外界隔绝了,山里发生地震还蛮严重的,下山看到很多村子也塌方了,为什么没有朝廷军队过来救援呢?

他们对山下的事情一无所知,两眼一抹黑。

杨村长一拍大腿,气愤的说道:“不提朝廷我不生气,就在我们那些村子就淹不久后,朝廷就变天了,有人说这是上天对大梁的天谴,举着救苦救难的大旗,造反了,朝廷根本没空管我们,都去镇压造反的人了。

前天梁都发生地震了,听说灾民更多,朝廷压根管不过来,听说皇宫都被震塌方了很多地方。

越来越多人相信这是上天对大梁的惩罚,不少人生了造反的心。

江南有个私盐贩子也跳出来都占地为王了。

就这胤州城的知府大人啊,也不接受难民了,据说也想当皇帝……”

听到杨村长说那么多,何村长气得下巴都抖动下来,“哎呀,他们哪里是活菩萨,惨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啊!京城夜里泄洪,我们根本没有来得及跑,死了好多人,听说地势比较洼的村子啊,一个村民都没有活下来。

我们这些活下来的难民啊,朝廷也不管,无处可安生,无家可归。

以为去江南就好了,结果越往东南走,越干旱,你看着这里,河水都干涸了。

正不知道天下哪里还有容身之所。”

杨村长说着说着竟然流下了眼泪,“现在地震之后,逃荒流民更多了,我们是因为两个村合并起来逃荒,壮劳力比较多,想欺负我们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可朱家村就没那么幸运,你看杨大头闺女,被朱家人虐待成什么样子!”

杨村长一脸悲哀,他感觉他快护不住村民了。

害这一切罪魁祸首是朝廷,他们明明可以晚点泄洪,为什么为了自己的命,就不顾黎民百姓的命,所以反了朝廷的人越来越多。

杨大头听到村长点到他的名字,拉着朱大贵媳妇杨氏走了过来,对着冯村长和陈族长就要跪下来,“我闺女和我们说了,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她可能就死了。”

冯村长赶忙拉住他,“你们要跪,跪苏家人吧,是苏家人给我们底气,让我们敢要朱小七,朱小八和朱小九做童养媳,要不然我们自己都吃不饱,哪里多余粮食养别人孩子啊!”

杨大头走到苏家逃荒队伍前,跪下就磕了几个头,当看到哭哭啼啼的朱大贵媳妇,众人了然,看来杨氏找到自己娘家人了。

她娘家人也是不错的汉子,说跪就跪,干脆利索。

但杨氏好像根本没有打算把孩子们接回去,或许她在杨家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毕竟杨大头不止她一个孩子,还有儿子儿媳妇,孙子……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何村长和杨村长听冯村长和陈族长说完,都想跟着苏家人混。

这事他们可做不了主,于是他们找到苏老四做主。

苏老四看了看何家人和杨家人没有绕弯子,直接说:“我们苏家人不是造反的,是想要自保,才招那么多家丁。

但是如果有叛军要来抢我苏家粮食,我们也照杀不误。

我们和造反的起义军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暂时不想自立为王,但是我们家丁也是纪律严明的,和军队待遇一样,当然要求也一样,入我苏家军,就得纪律严明!”

何村长听到和军队待遇一样,他不清楚军队待遇,便问道:“每个月月钱多少?粮食肉类多少?”

苏老四说道:“我们大梁,上等士兵是一个月一贯钱,中等士兵是七百万,下等是三百文。

杂役每个月只有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

此外所有士卒一年饷钱是绢布3匹,粟米3石。

除了每个月的领导的军饷外,士兵衣食都是军营全包的。当然打了胜仗是有奖励的,三千大钱起步。”

当然苏念棠想采用募兵制,通过给士兵发放军饷的方式,让他们成为职业军人,专心打仗。

她灵泉空间里啥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

“一个月一贯钱?这也太多了吧,我之前在家种地,一年都没有一贯钱呢?”何家村村民很是心动。

何家村几乎山地,种水稻和小麦收成都不好。

“那是上等士兵,我们这种大老粗啥也不会,应该是下等士兵吧,一个月三百文顶天了!”杨家村民觉得自己身无长物。

“那我爹娘,妻儿怎么办?”何家村村民担心自己入了苏家,没人管他父母妻儿。

这个问题,冯村长熟啊,“苏姑娘说了,你家爹娘可以养鸡养鸭,妻儿可以种菜,到时候他们都买去给那些士兵吃!如果你妻子会织布,苏姑娘也会买去的……”

“那太好了,我当兵还能穿上媳妇做的衣服和鞋子,吃上爹娘养的鸡鸭鹅,这也太幸福了!何村长,我要加入苏家军!”

有些人还扒着手指头数数,“一石粮食等于一百斤,我家有三个儿子都能当兵,一年能领以九百斤,一个月领七十五斤粮食,我家子孙,媳妇,加老两口有十五人,每人每天能有一两粮食,加些野菜充饥,这样家里人再也不挨饿了!

过几年我加三个大孙子也能当兵了,家里又多了三个人去领粮食了,一年饷钱是绢布三匹,粟米三石。这样家里就有六个人领粮食和布匹,每年布匹根本穿不完,家里每年有一千八百斤粮食,每个月一百五斤粮食,家里不舔丁的情况下,还有十二个人,没人每天有四两粮食,多到根本吃不完啊!

……”

越算日子越有盼头,“我们要加入苏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