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苏老二看来,女人之间小打小闹最多脱层皮,又不会要人命,可是苏家几个兄弟出手的话,他和苏如风命就没了,苏家男人下手可没个轻重。

就那苏念武一拳头就能砸死他。

朱氏绝望的看着自己男人和儿子的背影,心里凄凉一片: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古人诚不欺我,她今日要死不死,来日一定一包老鼠药送这狗男人上西天!

苏念棠看着朱氏被打得十分痛苦,她心里乐呵哼着小曲儿帮四叔熬米糠,蒸野菜窝窝头。

经此一事,苏老二一家怕是在逃荒队伍里呆不下去了。

等米糠熬好了,苏念棠拿来一个桶把米糠舀进去,另一个桶放野菜窝窝头,找两个家丁在后面抬着,苏老四像喂猪一样吆喝,“吃午饭了,一人一个野菜窝窝头,一碗米糠稀粥,要吃的赶紧排队,吃食有限,抢完了就没了。”

这是人吃的吗?

这完全是猪食啊!

苏老二和他儿子听到要吃米糠和野菜窝窝头吓得躲得远远的。

但是他们还是昨晚吃的饭,今个儿早上就没有吃饭,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不吃这顿就的继续饿着,下顿说不定还这吃食。

都怪苏如云,苏老三媳妇赵氏气的掐着腰,把苏老二一家骂得狗血淋头,她这一骂,让整个苏家人都恨死了苏老二一家。

苏念棠勾唇一笑:三婶婶这泼辣劲儿,好讨人喜欢。

那不要钱的脏话,听起来让人神清气爽!

听了苏老四的吆喝,苏老三儿媳妇周氏拉住自己男人苏念文的衣袖撒娇,“文郎,我不想吃米糠和黑面窝窝头。”

周氏长那么大,就没有受过这个苦,她以前听下人说,米糠吃起来和吃甘草味道一样,难以下咽,野菜窝窝头更是又苦又硬,能把嗓子刮破皮,说不出话来。

苏念文如今身无分文,看到自己妻子周氏还是不明白现在的处境,在那娇里娇气的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吃的,他冷着脸说道:“周氏,这只是开始,我家接下来都会过这样的日子,你要是过不下去。我就写放妻书,你去投奔你娘家吧!”

周氏瞪大眼睛看着平日里疼她怜她爱她宠她的文郎,满脸的不可思议。

“文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害怕自己咽不下米糠。”

“咽不下去就别吃,还是没有饿,等饿到两眼昏花,地上爬的虫子都能捡起来塞嘴里吃了。”苏念文可是听大伯讲过,前线战士有时候都吃不上米糠和野菜窝窝头,实在饿急眼了,抓蚂蚱吃,啃野菜,他今个儿要尝一尝大伯受过的苦。

苏家人个个捧着一碗米糠,一个野菜黑面窝窝头啃起来。

苏念文喝了第一口米糠就被里面砂砾硌得牙龈痛,他没有吐,而是头一仰,把米糠吃进肚子里了。

“我不知大家有没有听我大伯讲过,前线战士有时候连米糠和野菜黑面窝窝头都吃不上,他们只能吃虫子,我们现在有米糠吃,比他们强多了。”

苏念文这句话,让苏家妇人眼睛噙着泪花,声音哽咽。

“我还听过大伯讲,他们饿急眼了都吃土,我刚刚喝了一口米糠,里面有泥沙,我刚想吐出来,但是一想到大伯,我就想尝试一下,结果真他娘的难吃!”苏念武从小的梦想便是当兵,但是大伯一直不让他去,他以前不理解大伯用心良苦,舍不得他吃苦,如今理解了。

“干了!”苏念棠举起米糠对着众人说道,她对军人的敬佩之情化为一碗浓浓的米糠,

“敬前方的战士!”苏念文声音哽咽的说道。

“敬保家卫国的英雄!”苏念文声音有些沙哑,端着碗的手因为情绪激动有些颤颤巍巍。

苏家家丁全部起身,“敬苏大将军!没有他在前方御敌,就没有我们后方的家人平安!”

苏念头看向二十一个家丁护院,大部分人是在战场上落下残疾无法正常谋生的,他们身材佝偻,皮肤干瘪,断胳膊断腿的都有,他们看向苏念棠,干裂的嘴角上扬,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

苏老太太在马车上看到这一幕,拿起手帕压了压眼睛的泪花,苏老五媳妇“呜呜呜……”的哭了起来,她嗓门大,性情豪放,根本没有控制自己来势凶猛的情绪,崩溃的大哭。

“爹爹和前线战士太不容易了,京城那些丧尽天良的还想污蔑他们,磨灭他们的浴血奋战得来的功勋,让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的付出变成人人唾弃的卖国贼!可悲可恨!”

苏念棠的话把苏家人心汇聚在一起,他们情绪高涨,一起干了一碗米糠,不知道是难以下咽到流眼泪,还是被感动的,队伍里很多人都哭了。

苏老二趁着没人注意拉着儿子和奄奄一息的媳妇,准备去事先安排好的农庄,暂时躲避一二。

苏念棠看着苏如风逃离的方向,并没有阻拦,她早在苏如风身上放了夜光粉,就等着他们一家露出马脚,没想到一顿米糠和黑面窝窝头就让他们露出黄鼠狼的大尾巴了。

刚吃完午饭,苏老三便带着家丁匆匆赶回来,看着三叔神色慌张,苏念头着急的问道:“三叔,京城情况怎么样?”

苏老三喝了一口水,缓了口气才说道:“到处设立了关卡,拿着咱家人的画像,抓人呢,三皇子一党污蔑我们苏家通敌卖国!”

话毕,个个脸色沉重。

这个时候,苏老太太从马车上下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们苏家做的正行得端,总有一天会平反的。”

听了老太太的话,每个人眼睛里都迸射出光芒赶走了灰暗与不安。

苏家媳妇儿看向苏老太太,“母亲,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隐名埋姓逃荒,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回答他们的是苏念棠,她有一空间的物资,到哪都不愁。

“这个主意可以,我听说大梁半壁江山都干旱,不少人逃亡江南!”苏老四对苏念棠的想法加以肯定。

“那我们也混进逃荒队伍逃入江南。”

“行,去江南!”

苏家儿媳们却很担心他们在京城的娘家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