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白见状,便给魏延倒茶,双手端茶碗而起,呈送到魏延面前。

魏延受宠若惊,不敢接。

李白遂端碗于自己嘴边,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碗,又说:“当今,雒阳朝廷虽小,但是,代表汉家天下正宗,武有赵子龙、徐公明等等名将,文有荀文若、戏志才等理国奇才,所辖区域地盘也在逐渐壮大。

人口就不用多说。

目前天下各区域中,以雒阳朝廷人口数量最多,达三千多万人。

李某在官渡、延津打败袁绍,斩颜良、诛文丑后,雒阳朝廷又多了很多人口。

屯田制和建安之治,确保了雒阳、许县之繁华,也确保河内、并州、幽州逐渐繁荣。

若兄来投,必受重用。

目下,李某正与袁本初大战,乃急需用人之际。

兄何不来投,把握机会,建功立业。

若兄来投,即封校尉,并授以兵权,独立领军征伐袁本初。

以后视建功情况再晋升。

若兄能引名将来投,即封兄长为中郎将,如何?”

~~

魏延闻言,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他随即起身移步,下拜于李白面前。

他泣声说:“丞相恩宠,小人愿誓死相随。

但小人目前身份地位不高,恐怕无法劝服其他名将来投。

故小人愿先为丞相伐袁之战中,充当马前卒,抢立战功,再来替丞相招揽将才。”

~~

李白扶起魏延说:“吾得文长兄,如得樊哙也!”

魏延闻言,更是激动,泪流满脸,又拜于地:“既得丞相看重,小人当为丞相战至最后一滴血。”

李白又扶起魏延,亲切地说:“文长兄休多礼。平定天下,才是李某心愿,但愿文长兄尽快随李某回归中原,征伐袁本初。”

他说罢,扶魏延落座。

~~

魏延也疑问:“丞相虽是天下奇才,但袁本初乃关东士族首领,虽官渡一战损兵折将七万余,但其实力不减。丞相如何完胜之?”

~~

李白便给魏延介绍袁绍的真实面目。

他说袁绍此贼实为大汉帝国的真正掘墓人。

袁贼也是眼下全新士族时代的揭幕者。

此贼费尽半生心血,所谋划的巨大阴谋,乃是为推翻延续四百年的汉家王朝,开启一个持续四百年的新时代。

袁贼将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一齐埋葬,最终摧毁这两根支柱支撑下的汉室皇权,彻底颠覆大汉王朝。

魏延频频点头,表态感受深刻。

若非如此,自己也不至于去当山贼,弄得出身不好,至今报国无门。

~~

接着,李白又分析说,袁贼力主请董卓率大军进京,就是为了把整个中枢朝局彻底砸烂,让整个天下彻底分崩离析。

接着,袁贼他自己起兵,握着讨伐逆贼的大义名分。

然后,他想去依次扫荡各地诸侯,最终牢固掌控天下。

但袁贼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引董卓入京,也打破其梦想。

前宦官首领张让临死前曾哀泣:“吾等灭绝,天下大乱也!

魏延怔怔出神地望着李白,听入迷了。

~~

李白为争取魏延,也为争取魏延背后的朋友,又继续深入分析袁绍必亡的原因。

他说董贼入京都,却不受控于袁贼,反而自立。

这也让袁贼最终功败垂成,一腔雄心壮志成空。

接着,袁贼一错再错,又称长安帝刘协非先帝亲生骨肉,欲另立刘虞为帝。

袁贼此举为世人看穿其心思,也使袁贼从此踏上不归路。

~~

说到此,李白又给自己倒茶,端茶润润喉。

然后,他又接着说袁贼一直高估了他这个关东盟主的影响力,但他这个盟主的头衔其实没有法统上的效力,对其部属和其他士人的号召力也是极其有限。

张儁乂来投雒阳朝廷,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袁贼部属对其无法像对绵延数百年的汉室的那样从心底里效忠,其部属跟着袁贼最主要目的是要争取最大利益。

这就造成其内部河南派与河北派激烈的内斗。

~~

魏延如少女一般,托腮望着李白。

他凝神听着李白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他感觉李白太厉害了。

李白续说袁贼既无雒阳朝廷那样的合法性,其在招贤揽才方面就远不及汉室,即便有人去投袁贼,但有丁点不舒服便会走人。

袁贼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很多人认为败于此贼之个人优柔寡断、不会用人,实乃是袁贼之合法性不及李某,其必须兼顾内部所有派系的利益。

而李某麾下,则是团结一致,都是同心匡扶汉家天下之名士名将,袁贼如何是李某之对手?

~~

魏延听得,眼睛眨也没眨一下。

李白说官渡之战前,袁贼本应重视本地民生。

因为袁军经过几年鏖战公孙瓒,已经师老兵疲,但袁贼急于当霸主,还要出兵和李某斗。

而李某呢?

一直屯田养兵,兼推“建安之治”。

论人口钱粮,李某远多于袁贼。

除了军事上的谋略,战争背后打的是人口、钱粮。

文长兄,汝可想想,官渡战后,袁贼还有多少人口?

李某现是凭绝对的硬实力碾压袁贼。

还有,袁贼一直做不到像李某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

袁贼是以关东地域为号召,所以只能重用关东人。

一些关西将领就算有本事也只能放弃,即便是沾染了关西风格的关东人也不行,比如出身并州的吕布,先后投靠袁贼兄弟,结果在二袁那里都讨不了好,只能灰溜溜跑掉。

~~

魏延又频频点头,完全被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所迷。

李白说完许久,他还在对面频频点头,尚未回过神来。

因为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太精彩了。

李白伸手,在魏延面前晃了一下。

~~

魏延才回过神来。

他又晃晃脑袋,说:“丞相分析太精彩,小人听入迷了。

不过,听丞相一番分析,小人也可以为丞相立一大功,可为丞相引荐一人。

因为小人可以拿丞相这番话,来劝服此人。

此人乃是荆州长沙郡虎将黄忠。

小人以前在义阳为山贼之时,黄老将军曾率部来平叛。

小人荣幸,曾与其交锋,败于其刀下。

其文韬武略,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此人忠于汉室,但因年纪偏大,也是一直不得重用。

小人有幸,与黄老将军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

现在,小人与之交情甚厚。”

~~

李白点了点头说:“很好!请文长兄引荐汉升老将军,李某也有书信一封,请文长兄代为送之。若汉升老将军愿意归顺雒阳朝廷,当封其为征北将军,兄亦为中郎将。”

他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纸书信,递与魏延。

~~

魏延接过帛书,惊喜地问:“原来丞相早就认识黄汉升老将军呀?”

李白摇了摇头说:“无缘认识,但久仰其名,本欲亲往拜会,但文长兄既然自信能说服汉升老将军,就劳烦兄辛苦一趟,李某在黎阳等候文长兄和汉升老将军。”

他说罢,起身告辞。

魏延依依不舍,噙泪相送。

两人挥手而别。

魏延前往长沙境内,去找黄忠老将军。

~~

李白率轻骑小商队,回归雒阳。

不知不觉,他又有两三个月没见爱妻蔡琰和爱妾貂蝉了。

他想她们了。

他也想知道自己离开雒阳后,朝廷在荀彧主持下,有什么变化,尤其是人心。

对比两三月前,雒阳又有些变化。

因为很多人口被调拨到并州、河内、新冀州去了,李白感觉街道变宽敞了,更加干净了。

因为是乔装入城,他能偷听到百姓对朝廷的议论,能听到百姓对朝廷的更加的好评。

城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

人们对荀彧、许禇、蔡邕都很满意,称雒阳治安很好,也盼望朝廷能尽快一统天下,免得有些在其他州郡县的亲朋戚友因战乱和蝗灾流离失所。

~~

李白能感觉到人心所归。

他放心了。

接下来,便是统一北方的时候。

反正还有些钱粮,而调拨出去的各地人口,仍然施行屯田制,还有不断有钱粮进贡。

所以,开启连年伐战之路,可定!

他欢快地牵马回府,拥抱蔡琰,拥抱貂蝉。

~~

李府前面就是相府。

荀彧和许禇闻讯,急来相见。

李白遂请他们到相府入座。

他谈了自己此去汉中招贤揽才的情况,并谈了沿途所见所闻,又提出可以让身在雒阳的百姓,去招揽在其他州郡县的亲戚或朋友来投,增加雒阳朝廷的人口。

~~

荀彧说因为此前人口增加,之前的存粮消耗甚大,兼之在调拨人口到陈留、颖川、新冀州、幽州之时,并随人口拨粮,沿途消耗也甚大。

他建议拿下原冀州北面其他郡县之后,再来招揽人口。

不然,朝廷吃不消。

李白感觉很有道理,遂打消这个念头。

许禇叫嚷嚷的,要申请去前线打仗。

他说手痒太久,又说那魏延、黄忠投来并马上去前线打仗,为何许某就不行?

~~

当着荀彧的面,李白自然不能说汝乃是吾心腹,得留守京都,控制各方。

李白只好委婉说李傕、郭汜要率部打京都,没有仲康兄,京都难保。

唯有以仲康兄之勇,才能退敌。

如此,许禇甚是高兴,甚是激动。

李白说罢,又起身去书房,拿四瓶飞天好酒出来,将其中两瓶好酒塞给许禇。

这可把许禇乐得,都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不用说,另外两瓶好酒,乃是送给荀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