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神医路上心酸事 > 第42章 对鬼子的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浩刚走出b院王涛就从身后赶了上来,边走边说:“郭医生,我送送您。”

郭浩早就看出了他心有疑惑,笑着说:“送我是假,想解惑才是真的吧?”

王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看见郭浩鼓励的眼神,神色变的坚定起来:“郭医生,我听您这两天讲的东西有点迷糊,怎么和之前学习的都不一样?而且好多的细节您讲的都似是而非的,好像在故意误导一样。”

郭浩对这个比自己还大两岁却把自己看成老师的学生很是喜爱,王涛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心思缜密,在以往的接触中很多患者的病情他都有独到的见解。

郭浩没有回答王涛的问题而是反问起来:“王医生,你对这次小鬼子摄制宣传片怎么看?”

王涛低头回想了下说:“这次摄制的很详细,田中武持对细节的追问很是一针见血。我感觉这不像是在拍宣传片倒像是在摄制教学资料。”

“那你对鬼子有什么看法?”郭浩继续发问。

“我对鬼子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们都很有礼貌,动不动的就鞠躬。而且勤奋好学,性格坚韧。战败后的鬼子国和咱们华夏一样都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人口数量和地理位置都没有任何优势的他们却能很快的崛起成为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他们的勤奋、好学、认真、敬业是分不开的,而且听说鬼子国也一直在帮助我们国家。说实话,我挺佩服他们的。”王涛边思忖边说。

郭浩看着王涛说:“王医生,你说的这些都很对,但你说的都是鬼子的优点。你只是听说鬼子给过咱们帮助,却忘记了鬼子曾经给过咱们的伤害!”

王涛见郭浩脸色变的难看,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嗫诺的说:“我知道他们侵略过咱们,其实我也挺恨他们的。”

“你对鬼子的仇恨可能只是停留在电影、电视里,你应该找找数据看看他们曾经的兽行,那样你就对他们喜欢不起来了。你知道吗?鬼子侵略咱们十四年,咱们华夏伤亡了三千五百万以上的人口,军队伤亡三百八十万人,平均每十三个华夏人就有一个死在鬼子的手里,每个侵略华夏的鬼子军人手上都至少屠杀了三十个华夏人,你只看到了他们的优点,你有没有想过先烈的鲜血和无辜群众的冤魂?!”

郭浩的表情变得狠戾起来,看着一脸震惊的王涛继续说:“听到这个数据很惊讶吧?还有更让你震惊的!十四年的侵略,鬼子从咱们华夏疯狂的掠夺走了黄金两万一千吨、粮食八亿吨、煤炭十亿吨、铁矿一亿八千万吨、铜矿一百五十万吨、稀土两亿吨。。。。。。”

王涛已经被郭浩说出的一连串的数字震惊的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但郭浩还没有打算就这样结束继续说道:“你知道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吗?被侵略期间粮食紧缺,遍地饥民。仅1942年的中原旱灾就饿死了三百多万人!其他的资源就不说了,单只这八亿吨粮食能够救活多少人?鬼子战败后能迅速崛起不单单只是依靠他们的勤奋好学、认真敬业,而是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从咱们华夏洗劫的巨额财富!至于说鬼子对咱们的帮助,能和这些数字相比吗?”

“咱们的古人早就把鬼子这个民族给看透了,明太祖朱元璋对鬼子的评价是“阴险狡诈、图谋不轨”他一生最后悔没有将鬼子这根毒刺铲除,曾经留下遗言:倭寇不除,日后必成大患;康熙皇帝也对鬼子深恶痛绝,在他的起居注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鄙,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资治通鉴》里是这样评价鬼子的: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拘小节而失大义。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导人对鬼子民族的评价,想知道的话你可以找找资料。现在你还喜欢他们吗?”

眼见已经走出医院大门,郭浩停了下来对王涛说:“那个叫田中武持的小鬼子根本就不是来拍摄宣传片的。如果是拍摄宣传片只需要拍摄简单的过程详细的结果,他们这明摆着就是来偷师的。所以我才故意的误导他们,中医这门瑰宝我不想让他造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畜生!”

随着入伍时间的日渐逼近,刘老已经对郭浩彻底的视而不见,郭浩也很自觉的把自己调整成了“放羊”状态。本着少见面少挨骂的原则郭浩一直在躲着俩老头,没想到还是被刘老一个电话召唤到了面前。

“刘老、章老,您二位找我有什么事儿吗?”郭浩小心的问。郭浩把买房子的好消息向马妧一在电话里显摆的第二天,马妧一就给刘老打电话告诉了刘老。刘老给下了“狗窝里放不住剩馍馍”的定语,还扬言一定要骂醒郭浩这个不思进取只知道置办安乐窝的蠢货。

“没事儿就不能过来看看我们?看来人老了真是不受人待见!”刘老眼皮都没翻的就又开始对郭浩冷嘲热讽,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章老来了之后他就没给过郭浩好脸色。

章老则是指着椅子示意郭浩坐下后笑呵呵的说:“我们两个现在正忙着写书,编纂医案,准备把我们两个这辈子对中医的见解和治疗过的疑难杂症汇编成册,想着将来能给后人一些启发。”

郭浩听完忙拍马屁:“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华夏中医界的泰山北斗合力出书,那还不得被我们这些后辈奉为神作!您二位快写吧,我现在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拜读了。”

刘老在旁边斥责道:“油腔滑调的没个正形,这次叫你来是想让你把你的正骨手法详细写出来,咱们三个互相印证一下取长补短,把最好的留给后人。”

“哦,我明白了,您这是求我传道啊?”郭浩故作恍然大悟状的故意摆谱和二老开玩笑:“求人有这样冷言冷语求的吗?岂不闻到不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