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神医路上心酸事 > 第51章 老的要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章老生气,郭浩只好把刘老已经给了特招的通知书、马良骥在军区开的非法行医情况证明和想请章老帮忙提学籍转校的事情完整的说了一遍,包括刘老想请章老进京城的意思也直言不讳的转达到了。把事情叙述完后郭浩解释说:“章老,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章老听完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这就对了嘛!郭浩,我年龄是你的四倍,你那些东拉西扯的把戏在我面前有用吗?你还是没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如果我不看好你的话会给老刘头打电话让他寻找你吗?既然看好了你就会尽力的去帮你,不为别的,就是想让你把中医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希望你以后遇到对你好的人能收起那些没有用的小心思,真诚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武器。”

章老站起身从电话旁边拿起老花镜带上,从抽屉里拿出电话本翻找到一个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放下手中的电话,章老拿出纸笔写了一个电话号码交给郭浩道:“这是宛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的电话,我把你的情况都和他说了,他也答应了帮忙。你下周再去找他,给他留几天和学校沟通的时间。”

看着章老慈祥的目光,郭浩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样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得知自己出事后,就一直奔波着,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甚至直到刚才还在教授自己做人的道理。郭浩哽咽的对章老说:“章老,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但我以后一定会回报您的。”

章老拍了拍郭浩的肩膀道:“郭浩啊,你要真的想回报我,我给你提几点要求你能答应吗?你放心,我提的要求都不会违反国家法律和道德底线。”

郭浩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章老,您说,我答应!”

“还是先说说我和那个老不修为什么要帮你吧!”章老望着郭浩的眼睛说:“我们之所以要帮你首先是因为你有一颗医者之心,无论是你和我或是刘希亮的相识都是源自你治病救人!”

郭浩还想谦虚两句,被章老用话止住道:“你先别说话,听我说完。”

章老接着说:“而且你的医术高明!我和刘希亮在咱们华夏中医界,不说是医术最高的,也很自信的认为能强过我们俩的没有几个。你不仅能得到我们俩的认可,而且我听刘希亮那老东西说正骨手法你比他会的还多!我和刘希亮都是中医世家,祖上几代人都是干中医的,我们接受的传承正骨的手法就是八种,你却会十二种之多!你又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如此的年轻!不管你找什么样的借口推脱说自己之是喜欢中医,我们都不相信!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对你的传承保密或者是有难言之隐,但并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也不想多问。就当你是一个热爱中医又天分、悟性极佳的小青年!”

说到这里章老对着郭浩笑了笑,用手又拍了拍郭浩的肩膀,示意郭浩那些胡扯的借口他和刘老早就了然于胸,只是没有说破。

章老长吸了口气面色郑重的对郭浩说:“我对你提的要求有三个,但在将来你能做到前两个,我就会很欣慰!我的第一个要求是你要把这颗医者之心保持下去,无论在任何时候,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也不要改变他,永远的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

郭浩看着章老的眼睛,认真的点了点头道:“章老我记住了,我向您保证我会永远的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辜负您和刘老对我的帮助和期望!”

章老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第二,你要答应我把你的所学所会完整的,没有保留的传承下去,别把它们丢在历史里!我们的古人有太多类似“家学秘不外传”、“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宁赠一串钱,不送一句言”。。。。。。的愚蠢的小聪明,就是这些小聪明让许多的老手艺都失传了。中医走到今天这样岌岌可危的地步,也和这些愚蠢的小聪明有很大的关系。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老了。我这几天在家处理处理杂事就去京城找那个老东西一起传道授业,但老了就是老了,精力跟不上所能做的也是有限的。”

见郭浩点头答应,章老又说出了第三点要求:“第三,是我希望你能踵事增华把中医发扬光大。我知道你肯定想去实现这个目标,我和刘老头也会不余遗力的帮助你去实现这个目标。但这个主要还是得看个人能力强求不来。所以只要你去做,做的好与坏我都满意。”

郭浩认真的点头答应:“您放心,章老。我答应您,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把中医发扬光大!”

章老哈哈的大笑起来道:“有这个态度就好!但你还不知道要把中医发扬光大有多难!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在思考的问题。你要愿意听,我就给你说道说道我对振兴中医的看法。”

郭浩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章老,您说,我愿意听。”

章老把自己这些年的感悟娓娓道来:中医之所以到现在这种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地步。最致命的弱点还是传承,我们的先辈是靠家族或者师徒去传承的。从大了说,这种传承方式导致了各自低头研究各自的东西,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十个中医面对同一个病人可能会有几种甚至十种不同的说法,这就导致了病人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谁才是对的。这就是因为重力理论体系的断代,缺乏一个大一统的理论体系把中医所有知识体系统一起来,串在一起。像西医那样无论医术如何,无论诊断是否正确,他们用的都是统一的诊断标准。不会出现一个病人十种说辞,让病人无所适从的现象。

从小了说,家族传承会受限于选择比较小,如果家族的后代都比较愚笨,就只能瘸子里边拔将军一代不如一代;师徒的传承又会有师傅藏私的想法,害怕徒弟和自己抢饭碗、害怕自己老了手里没东西徒弟不养活等等的原因,结果等到最后想要传授的时候却失去了传授的机会。这就是造成中医断代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学习中医时会有疑惑《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中医内科学》的内容不相联接。由此还衍生出了“经方派”、“时方派”、“温病派”。。。。。。等几个派系。这就是中医论体系的断代,不统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