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神医路上心酸事 > 第33章 初遇刘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浩心想两三年练成这样哪有这么容易,自己如果没有葛洪的记忆加持的话可能再过两三年也达不到现在的程度。郭浩在没有接收葛洪的记忆前找腧穴都得自己对着书用手指一点一点的测量,测量后还得先用手按两下确认了才敢下针,曾经自己给自己扎针灸因为拿不准穴位,心里犹豫导致进针慢把自己疼的直掉泪。

哪有现在这般点个小点,点哪扎哪的功夫。更别说控针和移动进针了,如果海涛知道事情的真相估计会自己抱着脚脖哭晕在厕所里的,算了,还是不打击他吧。

见海涛说的认真郭浩也认真起来。他想学推拿,郭浩也想帮这个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朋友。中医推拿真的做起来的话除了人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也算是一本万利的好项目了。但是也有顾虑,自己还没有《中医康复理疗师》的资格证,《中医康复理疗师》的资格证书都是在毕业前完成所有学科考试合格后随着毕业答辩一起考的,和毕业证一起发放。

在学校时老师讲过无证行医的利害关系,会入刑的。另外自己在东京市第三中医院是实习生的身份,如果这个推拿按摩店被医院知道会影响不好,可能会影响到自己转正。

想拒绝但看着海涛渴望的眼神又不忍心。就实话实说:“你说的办法倒是不错,边学习边实践确实会学的比较快的。不过我现在还是实习生,没有行医资格的。开推拿按摩店可以,但是不能挂中医,也不能针灸,拔罐,只能挂推拿按摩。另外我实习生的身份很敏感,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会影响我转正。你考虑下,不挂中医,不暴露我的身份的原则下你还想干的话我们就干。至于钱不钱的,咱们两兄弟还提什么钱,就是图个能让你尽快学到东西,万一真的赚钱了,也是平分的。”

海涛想了想又兴奋起来:“不挂中医就不挂中医,咱们手法好挂不挂都是一样的。在咱们家门口都是老街坊,到时候我叮嘱他们不往外说就好了。我平时也不喊你名字他们谁会知道,不会暴露你的。再说了现在春节都过完了再过几个月你不就拿到那个什么中医证了吗。你放心,万一有什么事情也是兄弟我顶上,不会给你找麻烦的。哥们一会就去整房子,咱们说干就干,过两年哥们学会了也考个证书,到时候哥们也成李医生了。”

这货是乐天派,想事情比较简单,但是有冲劲,说干就恨不得现在就动手。看着兴奋中的海涛郭浩忙说:“海涛,先等等,也不急在这一两天,我可能马上就又回康复器械室上白班了,等我先稳定下来再说。现在时间都确定不下来怎么干?”

“那好吧,那就等你先确定好时间咱再干吧。”海涛无奈的说。

送走了海涛后郭浩忙不迭的给章老打了电话,在电话里汇报了小亮的今天早上表现。

章老很是吃惊,想不到这才不到一周的时间小亮的病情就有了如此明显的好转,又详细询问了郭浩的按摩手法和针灸穴位后思忖半天才感慨的说:“中医从来就不是慢郎中,这孩子的病好转的如此之快,和你得体的治疗有一定关系,和孩子旺盛的生命力也分不开。人的身体是一台很精密的机器,一个很小的故障点都有可能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后果。人体同样也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错误的运转身体机能时,也不停的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去修复,你在消除小亮身体的故障点的同时小亮的自身也在努力的修复着。郭浩,你很棒,我现在越来越期待与你见面了。”郭浩谦虚后又问了章老之前给小亮开的药方想拿来做参考。

章老也觉得到了用药的时机,也就毫不吝啬的告知当初给小亮开的方子是洗心汤:人参,茯神,半夏,陈皮,神曲,甘草,附子,菖蒲,生枣仁。参考的是清朝大家陈世铎的辩证录,治呆病方。郭浩谢过后挂断电话又仔细的研究了洗心汤的组方,是以调肝化痰开窍通阳扶正为主,对于小亮的病情也算是对症。

但目前小亮最主要的还是肾阳不足,这个是郭浩早上给小亮针灸时五色脉诊得出的结论。这种宛如作弊的脉诊方式可以让患者的气血五脏运行立体的呈现在脑海,肯定会比章老的诊断更为精确。思忖再三,郭浩还是决定先用桂附八味丸把小亮的肾阳补起来再做调整。

一上班就接到白班的通知今天是在老年病科的最后一个夜班,下了班休息24小时,后天早上回康复科报道。消息在意料之中,自己矫情了两天终归还是回去了。交接班巡视时和李燕商定好以后小亮的推拿针灸时间放在晚上郭浩下班后,李燕上班前。这才安抚住李燕有点焦急的情绪。

因为看到了疗效,郭浩和李燕商量给小亮服用桂附八味丸李燕并没有丝毫的抗拒。例行的给小亮做完推拿后就独自回到了值班室。出于对军人的敬佩和年轻人的惋惜,郭浩每天都会给马建军诊脉,然后在脑海中用不同的方法反复的推演着给马建军治病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颈椎脱位始终是郭浩无法解决的难题,郭浩在脑海中演示了多次始终无法独立完成。

今天也不例外,郭浩在纸上画着马建军颈椎的情况。寰枢关节脱位,枢椎侧寰关节移动,造成齿状突后移万幸的是寰枢脱位没有并没有压迫延髓,但复位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延髓;第三,第四,第七颈椎错位。郭浩正用笔逐一的标注着先后的复位顺序,复位手法,注意事项等。写了划,划了又写的努力寻找着最佳方案。

想来想去都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需要至少有一个很有经验的正骨高手配合固定住马建军的颈部,在复位时能随着郭浩的手法轻微转动颈部又不能转动过大损伤到延髓。配合需要非常默契,有半点的闪失就有可能导致马建军延髓损伤轻则影响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重则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正苦恼自己分身乏术,又不认识正骨高手时敲门声打断了郭浩的思路,由于晚上值班为了更快的应付突发情况,郭浩值班室的门都是半开着。

郭浩抬头看去,门外两名老人正注视着自己。站在前边敲门的老人五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一身深色衣裤,如同标枪般笔直的站在门边。灯光下两道浓眉很是醒目,不大的眼睛目光炯炯的盯着郭浩,不怒自威。

深色衣裤老人身旁跟着一位身穿缎面中式对襟棉袄、老式黑色棉裤的老人。老人六十多岁的年纪,面色红润却头发胡子都白了,笑眯眯的正上下打量着郭浩,有点像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的形象。

一身深色衣裤的老人面色平静的问道:“您好,请问您是郭浩医生吗?”声音洪亮,语速很快,听的出老人已经故意的把声音放低想让声音变的柔和些,但依然冷峻。

不知道为什么对上老人的眼光郭浩心里有些发虚。郭浩避过老人直视的目光说:“我时郭浩,请问两位有什么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