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激情四射的年代 > 第85章 刘慧娟带着开房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慧娟说:“饭菜都在墙上写着呢。”

说完一转身,看到是王宾那张笑脸,脸上一红,然后左右看看,没有人注意这边,问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我来看看你啊。”王宾笑着说。

刘慧娟面上一红,问:“你找我有事?”

之前就觉得自己居住在县城里面,王铁柱平时只在乡下活动,双方也不会见面,两边距离20多里地呢,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自己做了对不起丈夫的事情,和王铁柱乱来,这更像是两个世界,谁知道,这一转身竟然看见王铁柱出现在眼前。

突然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王宾说:“我来县城有些事情,顺便走到这儿了。”

刘慧娟说:“那我忙完这一阵去请个假带你在县城里面转一转。”

王宾说了声好,这是早餐的高峰期,没有很正当的理由,刘慧娟是不能请假的,约定40分钟之后,两人在旁边的路口见面。

王宾从安福饭店出来,只是40分钟的时间也不能走远,王宾忽然看见旁边有个老大娘挎着篮子和别人打招呼说去买菜,忽然就心中一动,跟在了后面。

当然王宾并不是想加害对方,只是想去看看菜市场,能不能买到鸡鸭,要是可以,就想办法卖了粮食,然后在县城里买上一批。

原本是想让刘慧娟来介绍的看看有没有门路,不过眼下正好去转一圈。

虽然是跟在大妈的后面,可大妈也不以为意,这毕竟是去菜市场的路,两人先后进了菜市场,就分开了。

这个菜市场是一片开放区,通往好几条胡同,用楼板支起来,高度大约有半米,卖的东西都放在上面。

和乡下的菜市场差不多,卖什么的都有。

王宾左右看看,就看到有两个工作人员,拎着麻袋上前问:“同志,我卖几个野兔子,要什么手续?”

年长的工作人员说:“有介绍信吗?”

“有。“

王宾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对方看。

请假的时候,王宾就直接给自己开了了介绍信,盖了章,其实盖了章空白的介绍信王宾空间中多着呢,眼下出门根本不害怕检查。

那人看了看说:“交一毛钱,自自己找个位置卖。”

“好咧。”

王宾交了一毛钱,拿了一个小纸片,来到一片卖鸡鸭的地方,抽出四只野兔摆在楼板上。

之前捉住的时候一共收了有10多窝野兔,野外的每一窝当然就是一公一母两个大兔子带着几个小兔子。

可如果要是养殖的话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兔子,一个公兔子可以搭配4个母兔子,这是为一组,所以王宾经常拿出大兔子售卖送人。

当时的小兔子有大有小经过这个把月的时间,已经长大了。

兔子这种动物发育的很快,出生一个月就可以达到一斤的体重,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长到三四斤了,一般8个月就可以达到成年兔子的体重。

当时捉的小兔现在大的已经涨到了两斤多,将近三斤的样子,所以王宾已经可以有计划的,把一些比较大的公兔子进行售卖了。

野兔子摆上来,就有人过来问:“小同志,这野兔怎么卖?”

“大的二块钱一只,小的一块五。”王宾回道。

王宾拿出来的兔子大的是五斤左右的老兔子,小的就是四斤的兔子,这样容易算账。

买家是个戴眼镜的斯文人,问了句能不能便宜,王宾摇了摇头拒绝了,也就没有多问,痛快的买了两只。

王宾再次从麻袋里拿出两只补上,这时候来了一个妇女,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上来就问了价格。

王宾说过之后,这位妇女同志,拎起一只兔子的后腿打量着,还上手摸了摸。

口上开始碎了起来,颠来倒去的说这兔子瘦,浑身都是骨头没有肉,皮毛不好等,只挑错。

王宾都被逗笑了,这几只野兔在空间里面已经养了很久,天天灵泉水喝着,皮毛光泽肉质紧实,如果再说这个野兔子不好,那就没有好兔子了。

“大姐,你要是看不中就不用买了。”

“你这小同志怎么说话呢?我说不买了吗?你哪只眼睛看见我不要了?我只是说说你这兔子的毛病,你看你这小同志,怎么还急眼了呢?”

这位女同志如同机关枪一样突突突的说了一大串,让王宾傻眼,这比乡下骂架的老太太还能说。

王宾急了:“你买不买?”

“你这孩子怎么就急了,我当然要买了,不买我来这菜市场干什么?大冬天的,冻死人了......”

王宾连忙打断说:“大兔子是2块钱,小一些的是一块半,你要买就掏钱,不买就别耽误我做生意。”

“啥?怎么这么贵啊,你看看你这兔子,瘦不拉叽的,浑身没有二两肉,卖这么贵,你是抢钱呀,根本就不值这么多,顶多也就1块钱。”

王宾知道自己遇到泼妇了,准是这周围的老人,看自己这个小年轻的面生,过来欺负一下,要是不善言辞的人,稀里糊涂的就便宜一些卖给她了。

把眼一瞪,装作很愣的样子说:“干什么?找不痛快是不是?再唧唧歪歪的我给你点颜色看看。”

王宾看上去很和善,不过一瞪眼的时候面露凶光,还是很吓人的。

中年妇女被吓着了,知道乡下很多小年轻的人都是愣子,做事情不考虑后果,说打架就打架。

自己要是再唧唧歪歪的,说不定对方真能打自己几下子,嚷道:“你这小孩子横什么横旁边就有公安同志...”

“你买不买不买就上一边去.“

“买,当然买了。”

妇女犹豫一下还是试探地问:“能便宜点不?”

“不能。”王宾没有好气地说。

“不能就算了,横什么横。”

妇女还是乖乖的掏了1块5毛钱,买了一只兔子,左右对比掂量了半天,把自认为最重的那一只拿走了。

王宾也就是为了算账方面,直接定了一个便宜一些的价格,这样容易卖出去。

虽然没有讲价,这个比正常的售价也已经稍微便宜一些了,走了这名爱讲价的妇女,剩下的几只兔子很快就卖完了。

6只兔子正好卖了10块钱,王宾手上钱又多了一些。

刚想顺手再买两只老母鸡,就看见四厂的一头来了一辆三轮车,上面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从开口处可以看见里面竟然是新鲜的青菜,青椒,油麦菜,芹菜等不应该在冬天出现的蔬菜。

王宾有些傻眼,怎么这时候会有人在卖青菜。

这时候就有大鹏蔬菜?

要是个土着,或许还会很惊讶,可毕竟王宾有一定的见识,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暖房了,已经可以在冬天给王公大臣提供少许的青菜。

到了现在塑料布早就有了,只要是有渠道搞来塑料布,建设一座蔬菜大棚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都到了70年代末,既然有人可以这样拉着青菜过来售卖,这就说明,塑料大棚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掏出烟递给旁边卖鸡的老大爷,点火后问:“大爷问你点事,你们这经常有人来卖青菜吗?”

老大爷看了看手中的烟是大前门,咧了嘴,笑了笑,这都是干部才能抽得起的好烟,满意地吸了一口,吐出一道烟圈,说:“小同志,你是才来的,不知道情况,这到了冬天,我们这附近的王集公社的大棚蔬菜就上市了,夏天的时候青菜只要一两分钱一斤,这竟然卖到了5毛一斤,真是抢钱啊。”

王宾很惊讶的说:“这么贵呀?”

“是啊,冬天的青菜就是这么贵,谁让就只有他们公社才有呢。”

大爷停顿了一下,然后说:“王集公社都是跟四季青公社学的,四季青公社他们更厉害,前些年在京城里面都卖一块钱一斤的青菜呢。”

“四季青公社?”王宾还是第1次听到这个名字。

老大爷说:“四季青公社是最早生产大棚蔬菜的,好像是刚解放没几年就有了,那时候冬天全京城只有他们那有青菜,无论是青菜还是黄瓜番茄,都能卖一块钱一斤。”

王宾刚想问这么贵有人买吗,转眼又想这可是京城呀,虽然说普通人工资不高吃不起,青菜可总是有有钱人能吃的起一块钱一斤的青菜的。

王宾之前一直以为这时候没有蔬菜大棚了,自己空间中的青菜只能自己偷偷的吃,都不敢拿出来。

不是今天来了一次县城,还不知道这时候已经有蔬菜大棚了,这下以后岂不是可以想办法把青菜拿出来卖?

之前只想着把粮食卖出去,只是卖粮食在这个时候太过于扎眼,容易被人举报。

毕竟眼下土地都是集体的,每个人分到手的粮食有限,如果卖出去太多,别人就会怀疑。

不要小看眼下群众的热情,稍微有些违规的都会当上一回朝阳群众。

可自己要是售卖青菜就不一样了,别人也不会意外,眼下我们就是要确认一下,除了王集那边,是不是还有别的大队生产大棚蔬菜。

问:“大爷,除了王集,还有别的生产队搞这个大棚蔬菜的种植吗?”

“有啊,马池口,沙河,回龙观都有一些大队建大棚,只是他们的规模小,产的蔬菜就少,偶尔来一回。”

王宾然后打听了一下,城北区除了这个菜市场还有和平街的和平菜市场,还有南面的红庙菜市场和牛角菜市场。

这里靠近刘慧娟家,她要是买菜肯定也就在这个菜市场,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底,如果在这里卖青菜被他撞见了,到时候怎么解释青菜的来源?

王宾当然要跑远一些,不在这个菜市场卖就行了。

之前只想着卖粮食,可即使是最贵的小麦加上票也不到4毛钱一斤,卖粮食少了不值什么钱,多了容易出意外,也不能敞开去卖。

可是如果拉一车青菜过来卖,没有人会怀疑是偷的,毕竟市场上有人卖青菜,也没有人会去举报调查青菜的来源。

这下找到了来钱的路子,之前没有见过卖青菜的,也不敢卖啊。

老大爷卖的是两只老母鸡,王宾也花了3块2毛钱顺手买了下来,又从别的摊位上买了五只,一共搭配四只公鸡,十六只母鸡。

王宾拎着麻袋,走到卖青菜的摊位前看了一会儿,买青菜的人还是很多的,黄瓜,番茄和小青菜买的人最多,那黄瓜和番茄上市的少很快就被抢完了。

其他的青菜下的也比较快,一三轮几百斤的菜眼看着已经卖掉了不少。

这让王宾心头一阵火热,青菜之前存了不少在空间里面,后来嫌多,减少了种植面积,眼下只种了一亩。

不过即使这样,每天也可以收获大量的青菜,黄瓜,番茄等新鲜的蔬菜。

相比于空间中的蔬菜,王集公社拿出来售卖的青菜就显得不怎么水灵,品相没有自己种植的好。

想一想也是,空间中可是有灵泉水加持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合青菜生长。

那塑料大棚虽然能保温,可毕竟是反季节的种植,和春夏季正常生长的蔬菜不一样,不过眼下是冬天,比正常的稍微差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王宾在这旁边看了一阵,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拎着麻袋出了菜市场,走在胡同里的时候,趁着左右无人,把麻袋送进空间里面。

赶到那路口的时候,刘慧娟已经着急地站在那里四处张望,看到了王宾,也不等他走近,转身就成旁边走。

等走远了方才放慢了脚步然后和王宾并并排走在一起问刚才都去哪了。

王宾说:“我是来卖野兔的,刚才去了菜市场。”

然后说起遇见了一个不讲理的,那嘴巴跟个机关枪似的,买个野兔还想讲价。

听着王宾的形容,刘慧娟脸色有些古怪,这怎么形容的跟自己的婆婆一样?

忍不住问:“你说的那个女人耳朵上是不是有颗痣?”

王宾想一想说:“好像是有一颗,你认识?”

“那就是我的老婆婆。”刘慧娟还是直接说了出来。

王宾大奇,刘慧娟的工资不高,一个月只有17块钱养活两个大人,还有两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以说是月月光。

这老婆婆还有闲钱买兔子吃?

王宾直接把这个疑惑问了出来。

刘慧娟叹气地说:“我是没有钱,可是我老婆婆有呀,她买了兔子准是送给她闺女了,用她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外人,指望我养老不行,三天两头弄点好东西,都往她闺女家送,平时吃喝还都是我的。”

谁让老婆婆的儿子意外死了呢,刘慧娟继承了工作,就要受老婆婆的气,要是离开这个家,这个工作也保不住,回到娘家上工还不如在这县城生活呢。

“行了,不说这闹心的事情了,我带你在县城里转转?”

王宾说:“县城里面有什么好看的,带我找个干净的招待所,先开个房间。”

刘慧娟吓了一跳,忍不住说:“这还是白天呢,你可不能拉着我做那个事情。”

王宾笑着问:“姐,你说的是做什么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