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北隋军神 > 第182章 人才难得不忍杀,杨昭二见徐子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人才难得不忍杀,杨昭二见徐子延

半晌过后,中军大帐

杨昭站在地形图旁,聚精会神地画着行军路线和军事部署。

他一边画图,一边思考着对方的部署,渐渐地入了迷。

这时,一名军士走了进来,向他抱拳道:

“启禀将军,帐外来将军求见!”

耳边听到军士的声音,杨昭思虑回转,抬头道:

“请来将军入帐!”

“喏,小人遵命!”

军士答了一声,出帐去了。

俄顷,来渊掀开帐帘,慢悠悠地走到杨昭身后。

他仰视杨昭,抱拳道:

“末将拜见将军!”

说罢,杨昭将笔一搁,转过身,微笑地道:

“将军免礼!”

他说完此话,缓步前行扯了张椅子。

放到书桌前面,做了个“请”的动作。

之后,两人面对面坐下,杨昭笑着开口:

“将军是三弟的兄长,年长本侯一岁。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有何言直说!”

来渊听后,神情一松,就把昨日之事,

一句句跟杨昭讲清楚,末了便向他提议:

“将军,军中对敌将徐子延的看法一致。

认为将军对他仁至义尽,若不降当杀之。”

杨昭听后,蹙额锁眉,左手托着腮,凝神而望:

“来渊兄长,你今日一大早前来中军帐里

不会跟将士们一样,劝本侯杀了徐子延?”

此话说罢,来渊奕奕地看着他,眼眸中带光亮,说道:

“将军,末将此番前来,是来询问如何处置敌将的。

不是来向将军请愿的,毕竟处置敌将,只有主将有权!”

杨昭听后,凑到他身前,小声地道:

“不瞒兄长,本侯已让来整派人送信。

只待那边的消息一到,便可劝降他!”

来渊闻之,心里有些担忧:

“可是将士们很激动,徐子延又每日大骂你。

长此以往,很担心有人违反军令对他出手啊!”

听了来渊的一番话,杨昭心中泛起了嘀咕:

难办了,徐子延每日激怒将士,就是在求死啊。

任他折腾下去,不等他的家眷被救出,人就先死了。

不行,还是要想个办法......

想到这,他摸着额角,揪着头发,低头思考了会。

少顷,杨昭抬起头,凝注而望,说道:

“来渊兄长,你的话有道理。

不能让徐子延再叫骂惹人怒。”

杨昭调整气息,延缓地道:

“不然的话,就算本侯计策再好。

徐子延也未必能撑到计成的那天!”

话音方落,来渊心里是真的松了口气。

他眼底焦虑之色慢慢褪去,朝外吐了口浊气。

来渊看着杨昭,抱拳道:

“请将军示下,如何对待徐子延!”

杨昭的思绪在脑海里飞速地转动着。

稍后,他眼神一凝,看着来渊,亲善地对他道:

“兄长,我想再去俘虏营劝一劝徐子延。”

来渊听后,眉上露出褶皱,脸色有些偏青:

“将军,劝降的事情恐怕困难重重。

几日以来,末将私底下去过那里。

也劝过徐子延几句,但他还是......”

话说到这份上,来渊脸上略带愠色,叹了口气。

却见杨昭微微一笑,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到他的身侧。

他注视着来渊的眼睛,镇定地道:

“若徐子延真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何须你我花费大心思在此招降于他?”

听了这话,来渊微怔,目视杨昭。

杨昭的视线微偏,目光朝帐外看去,幽幽地说:

“徐子延品德越高,日后本侯才能托付他大事。

世人都喜欢忠义之辈,这样的人才收入麾下。

不仅本侯会高兴,父王和皇爷爷也会高兴的。”

来渊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文武艺,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他听完杨昭的言论,有所悟道:

“将军,末将明白您的意思了。”

话落,杨昭赞许地点头,又道:

“祸害百姓者有罪,应当处死。

至于其他人能够宽恕便宽恕。”

言罢,来渊心领神会,朝杨昭抱了一拳:

“喏,末将谨遵将军之令。”

他说完此句,施礼告退,朝帐外而去。

只见杨昭追过去,将虎符递给他,莞尔道:

“兄长,你拿着虎符,通晓全军。

徐子延谩骂之事,到此为止。

军中再有人敢乱言,杖责三十!”

来渊凛凛,回答道:

“喏,末将遵命!”

说罢,他拿着虎符,自去行事了。

.......

杨昭看他走后,内心思考了一下。

不久后,他脸上带着笑容,带着几个军士就向俘虏营走去。

来到俘虏营,杨昭直接进入关押徐子延的大帐。

几日不见,徐子延面容虽憔悴,但精神十足。

他双手戴着镣铐,坐在一张石桌前。

杨昭咳嗽了一声,几名军士将一盘盘菜肴放在桌上。

徐子延嗤笑一声,眼带寒光,轻声道:

“这是断头菜吗?”

杨昭从怀里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小瓶酒来,倒进碗里。

他坐在徐子延的对面,笑盈盈地道:

“将军不必担忧,酒中没毒。”

说完,他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又用筷子夹了两筷子菜放入嘴中。

徐子延在一旁看见他大吃大喝,

心中的不安稍稍消退了一点。

他眉间微皱,疑惑地问道:

“你来,又是想劝某投降?”

杨昭轻点头,凝注他,直言不讳:

“小子不忍心将军回去送死。”

徐子延有些不耐,大声地道:

“你就不会换句话来劝某吗?

整天就这几句,某都厌烦了。”

杨昭凝望他,浩然叹息:

“小子所说均是良言啊。

将军不听劝将祸事缠身!”

徐子延摇了摇头,盯着杨昭,大声道:

“村中的教书先生说过,不能轻信他人。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有人要加害某家?”

杨昭听了这句,有些无语:

这年头还有人信教书先生的。

我也是服了,一副憨厚的样子。

难怪会被王氏一族看中收为家将。

你现在这样,好意思说不轻信他人?

整个一王氏家臣,为主效死尽忠啊。

吐糟归吐糟,杨昭看着徐子延,尽力劝道:

“现在小子没法让将军相信。

但小子能推断将军的处境。”

徐子延听后,呵呵一笑:

“你既然无法确定,就莫要来劝某家。

某家宁可死于刀斧之下,不做叛臣!”

说完这话,他有些洒脱地看着杨昭:

“你有勇有谋,在军中的地位不低。

日后若攻入琅琊,还望不牵连家眷!”

徐子延好像想通了一些事,大笑道:

“是某对不起妻儿。

和妻儿没有关系。

还望将军明察秋毫!”

说完,他带着镣铐,重重地朝地下磕去。

一下,两下,三下......八下,九下

徐子延磕了九下,额头都有些磕破了。

鲜血如细雨般顺着伤口渗透到地面。

杨昭听到他喊“将军”心中咯噔一声,

而后看到徐子延向他行大礼,心中明了:

他这是托孤求死!

顿时,他脸色一沉,心中感慨:

这般忠勇之人,当救之!

想罢,杨昭马上将徐子延搀起,言道:

“将军言重了,小子不敢当。”

说完这句,他就将话题岔开,跟徐子延聊些家常。

徐子延将心中想说的话都说出,

虽没听到杨昭答应放过他的家小。

但他心里畅快了,为妻儿留好后路。

因此,这会儿杨昭邀请他喝酒吃菜。

他欣然答应,一杯接着一杯喝起来。

加之他看淡生死,对菜肴也就不客气。

一边吃一边想:

就算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带着这样的心思,他吃喝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片刻过后,徐子延只觉得眼前一虚,

身子有些轻了,便栽倒在桌上不动了。

杨昭见此,心中默数了:

一、二、三、四、五......

然后他起身来到徐子延身旁,

从他的衣襟内翻出一枚玉佩。

杨昭低头看着玉佩,嘴角微勾:

真不容易,信物终于到手了。

有了此物,他投降把握添两成!

想到此,他小声吩咐军士收拾残局,

把徐子延搀扶到床上躺下休息。

稍后,杨昭收好玉佩从帐子内走出,

离开俘虏营朝中军营的大帐慢行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