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282章 舆论利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就是改供词!”

“供词中,不是说研制瘟病一事,是江西总会那边指使的吗?那就改成由是他们擅自勾结白莲教研制的!

这样一来,即便江南那边不会全信,但起码也能起到一定迷惑的作用,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迎着几人的目光,朱由校却是一脸平静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陛下,依供词断案,乃是律法公正的体现,怎可随意更改?”

方从哲也是一脸认真的看向朱由校,虽然朱由校的想法不错,但他还是选择了反对。

身为首辅,他是很有必要对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劝谏的,尤其是这种原则性的问题。

虽然说律法这东西,对于皇帝和一些位高权重之人没什么大用,但毕竟是起到一个约束作用的。

只要上头不是过分的乱来,下边也就不敢无视。

这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

毕竟,你身为皇帝,今日为了对付教会而修改供词,明日为了对付别人,就有可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

一旦传出去,那天下岂不是大乱了?

“陛下,方阁老所言甚是,还望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修改供词一事万万不可行!”

周嘉谟、张维贤等人也赶忙出言劝阻。

“诸位爱卿的顾虑,朕也明白,可是不这么做的话,如何保证朝廷在北方行动的顺利?”

见到所有人都反对自己的意见,朱由校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方从哲思虑片刻,随即说道:“陛下,世间最强的力量,有两个,其一是天子权威,其二就是舆论。

陛下想要暂时稳住江南那边,完全可以利用舆论力量,实在不必做出触动律法之事。”

“哦?这个舆论该如何利用??”

听到方从哲的话,朱由校不由眉头一动,不由来了兴趣。

身为后世之人,朱由校自然明白舆论力量的可怕之处。

此前他也想过弄出报纸什么的,用来操控大明的舆论,来打压那些不安分的家伙。

可惜,这个时期的舆论,全都掌握在了读书人的手里,而自己的许多想法又与那些读书人背道而驰。

毕竟,天下的百姓识字的不多,报纸上的一些内容,还是得经过读书人的嘴来传递。

在没有扶持起一个可靠的学派之前,一旦贸然弄出报纸那种东西,难免会成为他人用来愚弄百姓的工具。

而今方从哲突然提起了“舆论”这个词,不由让朱由校看到了一丝机会。

只见方从哲凝声说道:“陛下,常言道:三人成虎;一件事情,经过多人传导,即便不是真的,它也能成为真的。

您完全可以派人,将您方才的提议,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出去。

对于这则流言,朝廷只需拿出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即可,不认同、不阻止!

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心有存疑,觉得此事既为真,同样可以起到迷惑作用……!”

“方阁老这个方法是不错,可是这个流言该怎么传呢?毕竟只是单靠宫里流出去的话,怕是没什么说服力呢!!”

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一脸玩味的看着方从哲。

“陛下,臣等也可以出一份力!”

方从哲也是没有丝毫迟疑的回应了一句。

如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想要安稳的靠岸,必须得齐心协力才行。

这个道理,方从哲还是明白的。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好,那就这么办吧,具体该怎么做,诸位爱卿回去各自看着办!”

“不。过有一点诸位爱卿要记住!”说着朱由校一脸认真得看向众人:“传递流言之时,必须选一些可靠之人,务必要做到不留痕迹!”

“臣等明白!!”几人齐齐答应了一声。

“好了,今日之事,就先这样吧,徐光启的题本暂时留中,待一切都布置完成之后,再行批复!!”

说着,朱由校将徐光启的题本收了起来,然后冲着几人挥了挥手。

“臣等,告退!”

方从哲几人起身行礼之,然后躬身向外退去。

待几人离开之后,朱由校随即取出纸笔,将自己之前的想法写了上去。

写完之后,朱由校抬头看向殿外:“来人呐!”

“奴婢在!”

殿外值守的一名小宦官,快步来到了朱由校的近前。

朱由校随后将自己写下的东西递了过去:“记下来,然后传出去。”

“是,皇爷!”

小宦官答应了一声,然后恭敬的接过纸张开始细细的观看起来。

“皇爷,奴婢都记下了!”

片刻后,小宦官便将朱由校写下的内容,全都记了下来。

朱由校挥了挥手:“好,下去吧!”

“奴婢告退!”

小宦官一边躬身向外退去,一边将那页纸张揉成一团塞进了嘴里咀嚼着,到退到殿门的时候,也将其咽了下去。

将殿门关好之后,也到了换班的时间。

与前来接差的同伴交代了一声之后,那小宦官便脚步匆匆的向着自己的住所走去。

小宦官所处的住所,位于乾清宫以西,里面住着的,也都是在乾清宫负责伺候的人,只不过具体职责有所不同。

那名小宦官刚一回到住所,就看到屋内几名同伴正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

看到来人,屋内几人也神色一动,一名中年宦官随即说道:“哎,你可回来了,快过来!”

“诸位这是怎么了?在议论什么呢?”小宦官笑着,一边走,一边问道。

“也没什么,就是看到英国公、秦将军与内阁三位阁臣同时离开了皇爷那里,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那中年太监随即看向小太监说道:“你今天在皇爷身边值守,应该听到了一些什么吧?如果是什么机密的话,就不要说了!”

说到最后,那中年太监又额外补充了一句。

小宦官笑了笑:“是听到了一些,事情的确很大,不过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

“哦,什么事情,快说来听听!”

一听又有大事发生,屋内的一众宦官,也兴趣盎然的围了上去。

虽然朝中大事,与他们关系不大,但能够提前知道一些事情,也算是对宫中枯燥生活的一种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