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197章 朱常洵的练兵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了魏忠贤的一番话,杨涟也知道自己有些失了方寸,安静的坐了回去,与魏忠贤一同饮起了茶。

“对了魏公公,这块令牌是做什么用的!”

沉下来的杨涟,看向那块奇怪的木牌,也不禁一脸好奇的问道。

“咱家也不太清楚,不过,看着上面的图案,应该是某个组织的标记吧!”

魏忠贤拿起木牌,看着木牌上的莲花图形,意有所指的说道。

杨涟神色一动,“魏公公的意思是,白莲教?”

“应该是吧,不过那个人已经死了,再想调查,就只能等成国公与福王落网之后再说了!”

说着,魏忠贤将那块木牌收了起来。

对于魏忠贤来说,朱常洵和成国公都准备造反了,勾不勾结白莲教已经不重要了。

……

另一边,河南巡抚赵德铭在接到了朱常洵的传信之后,只是略微犹豫了片刻,便答应了下来。

当然,赵德铭也耍了一个小聪明,在出具的公文上,只是要求各府县配合督御使衙门,抓捕盗贼。

至于盗贼是谁,有多少人,哪里来的,完全没有任何说明。

另一边,张清也是打开府库,将里面的军械,拉到了城西的一处工地。

这处工地,对外宣称的是修建庄园,实际上,却是朱常洵的练兵场,方圆三十里,更是禁止任何百姓靠近,一旦被发现,便会立刻处死。

练兵场内的士兵,正是从乡村当中征召而来的那些青壮,足有三万五千人。

这么多人,每日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朱常洵虽然家大业大,但也异常心疼。

平日里朱常洵很少让人对其进行一些高消耗的训练,而且还是十来日才训练一次,甲胄、火器什么的,更是连见都没见到过。

所以,这些青壮虽然来的时间不短了,但是仍旧没有半分军队的模样,怎么看都像是一群农民军。

磨蹭了将近小半个时辰,那些青壮才被聚集到了校场中央。

看着那些青壮们组成的歪七扭八的阵型,张清也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好在,如今的京营也强不到哪儿去,而且都被成国公控制在手里。

不然的话,指望这样的军队去造反,还真是让人感觉心里没底。

命人将军械发给那些青壮之后,张清便带人离开了这里,继续去搜捕魏忠贤等人的下落。

可惜,经过两日的大规模搜捕,河南周边,以及各个府县境内的乡村,全都都转了个遍,仍旧没有找到魏忠贤一行人半点儿踪迹。

福王府。

“一群废物,那么多人,怎么就找不到?难不成魏忠贤他们还长了翅膀不成?”

听到张清汇报的情况,朱常洵也是恼怒不已。

“大王,如今已经过去了两日,魏忠贤他们想必已经逃出了河南,咱们还是将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才是……”

面对朱常洵的怒火,张清仍旧硬着头皮劝诫道。

“呼~,你说的对。”

朱常洵吐出一口气,随后吩咐道:“你立刻带人,运送一批粮食到工地去,对那些士兵加强训练。

并派人将河南境内的所有铁匠、木匠全都召集起来,打造兵器和攻城器械。”

“是,大王!”

张清朗声应是,旋即躬身退了出去。

很快,张清便将负责搜捕的官兵全都撤了回来,开始于河南境内征召那些工匠们。

而魏忠贤与杨涟等人,则是趁机溜出了城,向着那些乡村赶去。

六月二十八日。

京城南门。

官道上,一骑快马,向着城门极速使来。

“来人止步!”

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当即上前一步大声喊道。

“吁~!”

马背上的人一拉缰绳,停在了十米外,然后翻身跳下马背,跑到了城门口。

“我乃东厂魏公公麾下,有紧急情报,传与陛下……!”

说着,那人从怀中取出一块身份令牌,递给了守卫士兵。

守卫接过令牌看了看,确认无误之后,将其还给了对方,然后看向身旁的几名士兵。

“快,立刻去城中开路,互送位兄弟去皇宫!”

“是!”

几名士兵朗声应命。

“多谢!”

来人向着守卫道谢一声之后,在几名士兵的护送下,穿过了门洞,向着皇宫赶去。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午门外。

验明正身之后,那人又跟在皇宫守卫的身后,向着乾清宫赶去。

乾清宫。

朱由校正坐在椅子上,神色轻松的翻阅着题本。

“皇爷,魏忠贤于河南,有紧急消息传来!”王安步履匆匆的过来说道。

“带进来!”

朱由校闻言眉头一拧,旋即放下了手中的题本。

“是,皇爷!”

王安恭敬的答应了一声,步履匆匆的退了出去。

很快,魏忠贤的那名手下便跟在王安的身后,走了进来,几名宫中侍卫也跟在后面。

“小人拜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刚一进入殿内,那名手下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声音之中,还带着一丝激动的颤抖。

朱由校和声道:“起来吧,魏忠贤派你送什么东西回来?”

“启禀陛下,是关于杨御史遇刺一事,以及一些调查情况!”

说着,那名手下取出魏忠贤的密信和杨涟的那本账册,一并交给了一旁的王安。

王安接过,快步来到案牍前,将其摆到了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拿起密信的同时,看向仍旧喘着粗气的信使,随即冲着王安吩咐道:“先带他下去好好休息一下,再赏他五十两银子!”

“是,皇爷!”

王安恭声应命。

“多谢陛下隆恩!!”

那信使闻言,也一脸兴奋的向着朱由校叩首谢恩。

“好了,都下去吧!”

朱由校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冲着众人挥了挥手。

“是!”

众人齐声应是,而后跟着王安退了出去。

待众人离开之后,朱由校这才拿起魏忠贤的密信,开始观看起来。

信中,魏忠贤将杨涟遇刺的经过以及对福王麾下士兵数量的猜测,还有河南官府与锦衣卫的情况,全都详细的说与了朱由校。

看完密信,朱由校脸色凝重的拿起了杨涟走访的那本账册。

看完之后,朱由校不由深吸了几口气,随即扭头看向宫门口。

“传,张维贤、秦良玉、徐光启觐见!”

“是!”

宫外值守的宦官答应了一声,旋即快步向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