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188章 管吃住,还发工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月的北京,天气已经渐渐转热,城内也变得越加热闹起来。

街头上,人来人往,随处可见的小摊贩们,也是扯着嗓子叫卖着,只求能够多卖一些东西出去,好养家糊口。

可惜的是,街头上的人虽多,但是能买东西的却没几个。

那些小摊贩的东西,大多都是一些手工制品和各种农产品,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

街上的人们,大多都是一些衣衫破旧的寻常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一些没有土地和手艺的人,他们在街上四下转悠,只想着进入一些店铺做工,或者是到某家之中去做个下人,赚取一些能够活命的吃食。

就在众人四下寻找之际,一名中年文人,领着十几个彪形大汉,抬着几张桌案,出现在了街尾处。

每张桌案上,都摆放着一堆竹签,竹签上面写着一个“工”字。

这个中年文人,正是张维贤的妻弟,李卿,也就是如今名动京城的李记商铺的大掌柜。

他们今日出来,就是受了张维贤的吩咐,前来招募建设工厂作坊的民夫。

将一切都布置好了之后,李卿看了看街上四处游荡的百姓们,随即冲着身旁的一名壮汉打了一个手势。

壮汉会意,随即上前冲着街上大声的吼道:

“李记作坊招工了,不仅管吃住,还有工钱发放,想做工的,都过来看看呐!”

听到壮汉的喊声,街头上那些游荡的百姓们顿时脚下一顿,然后齐刷刷的望了过去。

管吃住,还发工钱?

这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儿?

在这个资本尚未露头的年代,除去那些工匠之外,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百姓做工,能够在主家吃上一顿饱饭,已经是一种奢求了。

若是在逢年过节,主家能够赏赐一些东西的话,更是一种天大的好事了。

因此,对于壮汉喊出的优厚条件,街头上的那些百姓们,反而有些不太相信了。

场面一度陷入了安静之中。

李卿见状,随即冲着街头高声喊道:“我是李记商铺的大掌柜,方才的一切,都是真的,若是欺骗了你们,你们完全可以到东厂去告我们!”

听到李卿的自报家门,以及提起的东厂,百姓们也不由信了几分。

经过这么久的为民做主,现在京城的百姓们,对于东厂那可是非常信任的。

在他们看来,李卿敢拿东厂出来说事儿,肯定是有底气的。

随后,距离较近的十几名无业青年,便向着李卿走了过去。

走在前面的一名青壮,大声道:“俺们报名,什么时候出发?”

李卿笑了笑,“现在就可以出发,你们拿着竹签,可以自行到京城以北的工地,那里会有人安顿你们!”

“好!!”

青壮点了点头,随后从李卿手中接过一根竹签,然后向着城北走去,跟在他身后的人也纷纷上前领取标签,紧随其后。

见有人带头,街上的无业百姓们,也不再犹豫,纷纷向着李卿那边快步走去。

如今,随着香水、肥皂、白糖的热卖,每日的需求量,也是急剧增加,光靠内工院那点儿产量,根本就无法供应这么庞大的需求量。

因此,扩大生产量,已经是迫在眉睫。

看着每日错失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李卿这个商铺大掌柜,自然是心急如焚。

依照朱由校与张维贤的吩咐,这些香水、肥皂,那可是要供应全国的,工厂作坊的规模,自然是要往大了建。

因此,在李卿看来,多招一些人,就能尽快完成工厂作坊的建设,到时候便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对于前来应招的这些百姓们,只要不是太老或者太小的人,李卿也是一律来者不拒。

不过小半个时辰,这条街上游荡的百姓,便消失一空,全都拿着一片竹签向着城北赶去。

整条街道,瞬间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看了看有些空荡荡的街道,李卿随后看向一众手下吩咐道:“你们就按照我刚才的喊话,到何处民房附近去招人!”

“是,大掌柜!”

十几个大汉答应了一声,然后各自取了一些竹签,分别向着城内各处平民胡同走去。

因为有着东厂的名头,那些穷苦的百姓,面对如此优渥的条件,自然是蜂拥而至。

一批又一批的百姓们,拿着竹签,向着城北涌去。

不过半日的时间,就有五千多名城中百姓应召。

当人们到达建设工厂作坊的工地之后,也是愣愣的站在工地外围。

只见,在他们面前的一片空地上,正摆放着数十口大铁锅,大锅内正熬煮着粟米饭。

在大火的燃烧下,锅内的米饭,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米饭的香味儿,飘散四周。

前来做工的百姓们,在闻到香味儿之后,也是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工地的负责人名叫陈清,是内工院的一名高级工匠,奉朱由校之命,前来协助工厂作坊的规划与建设。

眼见米饭都已经熟了,陈清随即来到一众百姓面前,大声道:

“在动工之前,大家还是先吃饱再说,你们放心,只要你们肯用心做工,我们这里管饱!!”

一听这话,百姓们多少面色一喜,连忙向着陈清开口道谢。

随后,这些应招的百姓,在陈清等人的组织下,排成了十几条长队,开始凭借手中的竹签,上前领取米粥。

一名饿了许久青壮,端着满满的一大碗浓稠米粥,也顾不上烫不烫,蹲在地上,便开始吸溜了起来。

不过片刻,一大碗米粥,便被他吃的一干二净,就连碗底也被他舔的有些清洁发亮。

揉了揉仍旧有些空虚的肚子,那青壮犹豫了一下,随即捏着竹签,向着一处正在派粥的大锅走去。

“俺还没吃饱,能不能再来一碗?”

青壮男子拿着碗,看向派粥人员的目光,有些躲闪。

“当然没问题了,来!!”

派粥人员笑了笑,随即接过青壮男子的碗,然后给他盛的满满当当。

“谢谢,谢谢你!”

接过碗粥,青壮男子一脸欣喜的向着对方道谢。

“哈哈,不必谢我,悄悄告诉你,这可是当今陛下吩咐的,你们尽管吃,不够可以随时再来!”

派饭人员笑了笑,适时的开始向百姓们宣扬起了天子的名声。

这些人,都是朱由校派来的,除去监督建设以外,自然也是为了借机获得百姓们的认同。

“谢谢陛下,陛下真是仁慈圣君呐,竟如此厚待我等!”

果然,当周围的百姓们,听说是天子的吩咐之后,也不禁开始称颂起了天子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