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金大帐内。

努尔哈赤面色阴郁的坐在主位上,不断的思索着可行之法。

帐内众将,也安静的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就连呼吸也是小心翼翼。

沉默许久,努尔哈赤抬起头看向一众手下和自己的几个儿子。

“你们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够拿下沈阳?”

听到努尔哈赤的问话,众人微微一怔,也皱眉苦思起来。

沉吟片刻,代善出声说道:“父汉,儿臣以为,眼下想要拿下沈阳,只能设法将他们引出城外,使其与我军决战方可!”

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努尔哈赤点了点头,“继续说,如何将明军引出城?”

“父汗,我军若想拿下整个辽东,除去沈阳之外,辽阳也同样势在必得,想必熊廷弼也十分清楚一点一点。

因此,儿臣以为,我军可以假装前去攻打辽阳,引熊廷弼出城去救,而我军则可以半路埋伏!”

代善也一脸自信的将自己想到的这个办法,大声的了说了出来。

话音刚落,站在代善身后的皇太极却是不由嘴角一动,微微摇了摇头。

皇太极的这番动作,却是刚好被努尔哈赤看在眼中。

皇太极,又名黄台吉、洪太主,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自幼聪慧机敏,且富有谋略,深受努尔哈赤的看重。

其实,代善刚刚说的这个计谋,努尔哈赤一开始就考虑过,不过想到守城的是熊廷弼,便将这个计谋放弃了。

如今眼见皇太极如此模样,努尔哈赤不由眉头一动,抬眼望了过去。

“皇太极,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努尔哈赤没有急于否定代善的方法,而是率先问起了皇太极的见解。

被点名的皇太极站出身来,凝声道:“父汗,儿臣以为,二哥的计策虽然不失为一条良策,但却很难奏效!”

不待努尔哈赤说话,代善便先皱着眉头,看向皇太极:“八弟此话何解?”

皇太极说道:“二哥,根据过去探子打探的情况来看,熊廷弼自接任辽东经略以来,便一直主张坚守的策略,不断的挖掘壕沟、加固城防。

这样一个人,无论我军做何动作,都不会轻易出城。

再者,辽阳那边也同样是深沟高垒,拥有近三万明军守卫,熊廷弼也清楚,我军凭借这些骑兵,根本就打不下辽阳,自然也就不会出兵去救。”

一听这话,代善也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主位上的努尔哈赤见状,心中也稍稍安慰了许多。

虽然此次进攻受挫,但自己的儿子如此优秀,将来也总有胜过大明的一天。

努尔哈赤随即看向皇太极问道:“既然熊廷弼不肯出城,那你以为我军接下来该怎么做?”

皇太极沉吟片刻,而后抬起头,一字一顿的说道:“绕过沈阳,攻打广宁!”

话音刚落,帐内顿时一静,所有人都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皇太极。

“八弟,你是不是疯了?绕过沈阳?万一那熊廷弼截断我军后路,我军岂不是腹背受敌?”

代善也是脸色难看的呵斥道,他没想到,一向富有谋略的皇太极竟然会提出这么愚蠢的办法。

正所谓攻城略地,想要占领一个地方,攻城便是第一要做的事情。

除去城内拥有大量得人口与粮草物资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防止自己的退路被断。

首先,你要绕城,就得放弃所有的粮食辎重,选择孤军深入,一旦前方城池急不可下,后方城中又出兵围攻,极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当然,就算女真骑兵战斗力强,不顾屁股后面的攻击,攻陷了前方的城池,抢到了自己想要的物资,可总得回去吧?

带着那么多物资回去,势必会拖累大军的行军速度,想要安全的回去,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皇太极提出的这个策略,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办法。

然而,主位上的努尔哈赤却并不这么认为。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这个第八子,皇太极不是一个蠢人,他能提出这个策略,定然有他的用意。

只见努尔哈赤看向皇太极沉声问道:“说一说你绕城的用意!”

“是,父汗!”

皇太极答应了一声,随即提高了音量:“诸位也知道,绕城而进,乃是兵家大忌,可这兵家大忌,却也是我军攻下沈阳的一个机会。

只要他熊廷弼敢率军出城断我后路,那么我军便可直接放弃广宁,回兵攻打。

广宁守军不过五千,断然不敢与熊廷弼前后夹击。

届时,只要消灭了熊廷弼的大军,那么沈阳便唾手可得!”

代善眉头一皱:“方法是不错,可那熊廷弼若只是步步为营,一心拦截我军,又该当如何?

届时我军被困广宁,那可就真的全完了!”

皇太极笑了笑,“有时候,想让熊廷弼主动出击,不一定非得去算计他本人。”

“哦?此话怎讲?”

代善不由疑惑得问道,显然没有听懂皇太极话里的含义。

“二哥,那广宁知府,名为王化贞,乃是明国前首辅叶向高的弟子,一向心高气傲:志大才疏,很是看不起熊廷弼的坚守策略。

一旦我军兵临广宁城下,那王化贞定然会以为是熊廷弼故意放我军过去的。

到时候,我军只需散布几个谣言,说熊廷弼已经投靠我军,准备与我军一同划分了辽东,那王化贞定会向明国朝廷上书弹劾。

到时候,要么是明国朝廷将熊廷弼捉拿问罪,要么就是熊廷弼为了自证清白,选择主动出击,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对于我军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皇太极也将自己的谋划,详细的说与了众人。

在他眼里,战争,永远脱离不了政治,熊廷弼本事再大,也挣脱不了政治的陷阱。

听到皇太极的一番话,众人不由纷纷点头称赞,就连努尔哈赤看向皇太极的目光,也满是欣赏。

唯独这个代善,却仍旧皱着眉头,“你说的都不错,可是,如果明国皇帝对熊廷弼信任有加,并不干预的话,那该如何?”

皇太极却是一脸自信的笑了笑,“在中原王朝历代皇帝眼中,他们首先要提防的就是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有忌惮。

当年,秦赵交战,在国家危亡之际,秦国都能靠着反间计,让赵国撤回廉颇、处死李牧。

那样的大将,都难逃如此下场,何况一个熊廷弼?

毕竟明国皇帝不是父汉,熊廷弼不是你我兄弟,他们君臣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信任对方。”

皇太极的一番话,既点明了大明皇帝和朝廷的腐朽,又侧面吹捧了努尔哈赤的贤明,同时还着重了自己兄弟的忠诚,可谓是漂亮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