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177章 武将素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去年接到天子圣旨之后,身在四川的秦良玉,也不敢怠慢,开始于四川境内招募乡勇。

俗话说,十室之内,必有忠邑。

四川虽远离北京,但是这里的百姓,忠于大明的,还是有很多的。

当听说天子要招募乡勇到京城当兵之后,无数青壮纷纷响应。

再加上秦良玉的影响力,以及圣旨中优渥的招募条件,更是使得招募之处门庭若市。

由于这是新天子给自己的第一份圣旨,因此秦良玉也异常用心。

经过几个月的精挑细选,与细致的调查之后,秦良玉这才选出了两万名身强体健、且家世清白的良家子。

骑在马背上的秦良玉,望着越来越近的京城,心中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虽然秦良玉如今已经官居三品,但一直以来都在各处征战,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见到高高在上的天子。

北京城南。

上千名京营士兵,身姿笔挺的分列于南门两侧,周围的的百姓,也全都被疏散到了官道两侧。

此时的官道,也是洒了水、铺了一层细细的黄土。

按照规制,这是三品以上外臣要进京了。

专门负责接待封疆大吏的贤良祠驿丞也带着十几名驿卒,在城门楼迎候着。

然而,在此迎候的,除去贤良祠的驿丞以外,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英国公张维贤、兵部侍郎徐光启。

在这几人身后,还站着兵部的几名官员和京营的几名武官。

在众人身侧,还摆放着一顶八人抬得红顶大轿。

众人等了没多久,一支队伍裹挟着一团尘烟渐驰渐近。

秦良玉的四名亲兵护卫在前,接着便是秦良玉,跟着是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后面便是三千白杆兵以及招募来的两万四川乡勇。

到了门前,看着迎候的众人,秦良玉赶忙翻身下马,将马鞭扔给了一名亲兵,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向着张维贤等人快步走去。

王安一脸含笑的迎上前去,向着秦良玉拱手一礼。

“在下王安,奉皇爷之命,特来迎候秦将军!!”

“有劳王公公了!”

秦良玉也赶忙一脸客气的拱手还礼。

“哈哈~,都说秦将军巾帼不让须眉,乃是我大明不世出的奇女子,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老夫张维贤,见过秦将军!”

一旁的张维贤也大笑一声,走上前来与秦良玉见礼。

“原来是英国公在上,在下不过是妇代夫职而已,当不得如此夸奖!”

面对张维贤这位顶级国公,秦良玉的面上多了一丝恭敬。

张维贤看向后方的白杆兵,笑声道:“秦将军能练出这种精兵,足见将军之才,若再谦虚,这叫我等如何如何自处啊?”

秦良玉:“英国公乃我大明柱石,在下如何能与您比得?”

“哈哈~,得了吧,秦将军没来之前,因为练兵一事,陛下差点儿骂死老夫,如今有您来帮忙,老夫也总算不用再挨骂了!”

面对秦良玉的恭维,张维贤心中受用的同时,也与秦良玉套起了近乎。

毕竟,未来的勇卫营能到什么高度,可全在秦良玉了。

秦良玉赶忙道:“英国公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负陛下重望!”

“嗯,好,来来来,老夫跟将军介绍一下!”

说着,张维贤指向了一旁的徐光启,“这位是兵部侍郎徐光启,乃是陛下亲自点名提拔上来的,除去负责勇卫营军械一事之外,还肩负着遍练通州新军。”

一句话,张维贤便将徐光启的跟脚与职责说了出来。

徐光启也连忙上前,向着秦良玉拱手一礼:“见过秦将军!”

“徐侍郎有礼!”

面对这位天子心腹,秦良玉也表现的异常的客气。

她没想到,当今天子竟如此看重自己,派出这么多大人物出城迎接,心中也是感动不已。

待到众人见礼过后,王安也走了过来,笑着说着:“秦将军,皇爷可是一直盼着您呢,您还是先行随咱家入宫面圣,以安皇爷之心如何?”

秦良玉点了点头:“有劳王公公了!”

随后,王安陪着秦良玉来到了红顶大轿的跟前,并亲自打开了轿帘。

在来之前,朱由校便对王安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怠慢这位女将军,可见天子看重,王安自然要留的一个好印象。

秦良玉向着王安道谢一声之后,这才低头钻了进去。

待秦良玉坐好之后,大轿也立刻被抬了起来,向着门洞走去,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也跟在了大轿的一旁。

而张维贤与徐光启等人,则是安排人手,领着白杆兵与两万四川乡勇,向着京营走去。

乾清宫,暖阁。

为了以表重视,朱由校也特意换了一身红色衮服,等候着这位大明的传奇女将。

不多时,朱由校心心惦念的那道身影,便穿过殿门,来到了暖阁之中。

只看了一眼,朱由校也不由心中一叹。

在前世之时,朱由校便对这位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女将军颇为崇敬,更是亲自前往博物馆,瞻仰秦良玉穿过的盔甲。

根据那套盔甲的规格推算,秦良玉的身高,应该在一米八以上,今日一见,朱由校目测,秦良玉的身高最少有一米八五。

如此身高,便是在男性之中,也极为突出了。

秦良玉能以女儿之身,征战四方,果然是名副其实。

就在朱由校感慨之际,秦良玉已然跟着王安来到了近前。

“臣,秦良玉,拜见陛下!!”

“秦爱卿免礼!”

“谢陛下!”

待行礼过后,早有一名一名小官宦搬来了一个铺着软垫的凳子,摆在了秦良玉的身后。

朱由校笑着说道:“秦爱卿一路辛苦,坐下说!”

“谢陛下!”

谢恩之后,秦良玉这才恭谨的坐了下去。

待秦良玉坐下之后,朱由校也打量起了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明的传奇女将。

此时的秦良玉已经四十八岁了,多年的征战生涯,使得她浑身散发着一股军人特有的铁血之气,两鬓斑白,面容坚毅。

“秦爱卿,此来京城,路上风景如何?”

朱由校满面笑容的看着秦良玉,问出了一个看似与此次召见,毫无瓜葛的问题。

听到这话,秦良玉也不由暗自思索起天子这么问的用意。

虽然眼前这个天子看起来年轻稚嫩,可是她却不敢有丝毫轻视。

从字面来看,天子是问沿途的风景,实则是在问她各地民间的情况。

沉吟片刻,秦良玉随即摇了摇头:“回陛下的话,臣此来京城,路上的风景并不怎么好!!

各处卫所皆破败不堪,军户十不存一,城外到处都是流动的难民,土地更是大片荒芜。

路边也是随处可见的枯骨……”

最终,身为将军的秦良玉,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在她看来,文官可以用些漂亮话还敷衍讨好天子,但是身为武将却不能这么做。

实情上报,这是身为武将,最基本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