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169章 大明税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失魂落魄的崔呈秀,刚一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神色呆滞的盯着不断跳动的烛火。

想着天子让自己记下的关于士绅免税制度,崔呈秀到现在仍旧感觉自己一阵恍惚。

士绅免税,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这一阶层的特权,历朝历代,哪个也不曾改、也不敢改。

他知道,一旦上了这份题本,自己在朝堂之上、乃至整个文人阶层,都将再无立锥之地。

这个可怕的后果,只要一想,便会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可是,他如果不上的话,势必会惹恼天子,到时候天子随便一句话,就能将自己给弄死。

直到后半夜,崔呈秀这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取来纸笔,开始书写题本。

相比于和天下士人作对,他还是更怕得罪天子,而招来杀身之祸。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成了,天子与大明获得的利益也是无法想象的,到时候自己必定能够得到重用。

没办法,谁叫自己贪生怕死呢……

对于此时的崔呈秀来说,要能活着、活的更好,即便与天下人作对,又有何妨?

时至天明,崔呈秀也终于将题本写好,然后走出家门,向着通政司的衙门走去。

等崔呈秀到了通政司衙门,这里已经站满了前来递交题本的官员。

等候在一旁的黄立极见到崔呈秀过来了,也走上前去。

“崔御史,您这是一夜未眠吗?怎么看起来如此憔悴?”

看着崔呈秀布满血丝的双眼,黄立极不由出声问道。

“唉~!”

崔呈秀摇头叹息一声,一脸苦涩的说道:“只因思绪颇乱,故无法安眠!”

“祸兮福所倚,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何必如此忧虑!”

黄立极倒是看的开,他也知道,既然这题本是天子授意的,那么便是天子心中想要的。

哪怕是失败了,自己为天子背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天子还在,自己终究还是有机会的。

听到黄立极的劝慰,崔呈秀只是摇头叹息一声,也不再言语。

将题本交上去之后,崔呈秀便来到了府衙,心情忐忑的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这一次改祖制的题本,是在朝堂之上,由百官共同决定的,因此,可以无需内阁票拟,直接由天子来做决断。

一个时辰之后,百官的题本,经通政司整理之后,送到了朱由校的案牍上。

起初,朱由校还是仔细的观看着每一封题本的内容,可是,在看了二十多封之后,朱由校便失去了耐心,只是胡乱翻看两眼之后,便将其扔到了一边。

无他,百官们所上的题本,除去那些请求废除“诬告反坐”这一条的,要么就是请求增加百官待遇,要么就是请求厚待士大夫……

真正提出意见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题本的风向,也甚为一致,那些对文官不利的祖制,全都废除,对皇帝和勋贵不利的,全都保留。

反正没有一个是为皇帝和大明未来考虑的。

由此可见,那帮文官,是何等的自私,所想的,全都是自身利益,在他们眼里,大明朝不过就是一个为他们获得利益的工具。

对此,朱由校的表情也很是平淡,双眼快速的上下晃动,翻看着每一封题本,凡是自己不满意的,全都被他扔到了地上。

不一会儿,案牍前方便散落了数十封题本,一旁伺候的王安见状,也只是安静的站着,不敢去动。

又过了半个时辰,案牍上的题本,便只剩下了十余封,之前的那些,一封让他满意的都没有。

朱由校随手拿起一封题本,一脸淡漠的垂目望去。

只见标题上书:《议大明税制不合理,谏议疏!》

看到这个标题,朱由校不由眉头一动,原本平淡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凝重了,而后认真的观看起了题本的内容。

提本上,直接否定了朱元璋当年定下的三十税一政策,而是建议朱由校改为十税一以此来增加国库收入。

早年,朱元璋因为体恤百姓,将正税定的很低,国家每年的收入也只是刚好够用而已。

一开始的话,这样并没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发生灾害或者战事什么的,国家的钱就会不够用。

不够用怎么办?就只能苦一苦百姓,增加一些摊派了,最着名的就是“三饷”。

但是,一旦出现摊派的话,各地方的官员定会趁此上下其手,狠命的搜刮,朝廷摊派一两银子,他们弄十两,都算是心善了。

这样一来,就会搞得民怨沸腾,其后果便是国家的崩溃。

如今按照这个提议来看,虽然百姓的正税高了,但却保证了国家的收入,还能减少百姓摊派的负担,两相比较的话,对朝廷和百姓,都是有利的。

并且提本上还建议朱由校轻徭役,每户至少要留下一个壮劳力来进行耕种维持土地的产量,并且在服役过程中,由朝廷和官府来负担服役之人的食宿,降低百姓的负担。

“好啊,这个建议真是好啊!”

看完题本的内容之后,朱由校也忍不住开口称赞,平淡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这封题本的内容,可以说是与朱由校之前关于税制改革的想法不谋而合。

随后,朱由校向着题本的左下角望去,想要看看到底是谁,提出的这个建议。

“咦?竟然是他?”

当看到左下角“左光斗”这个名字之后,朱由校也不由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身为东林骨干之一的左光斗,竟能提出这种建议。

“看来,有些人,倒也对得起君子的称呼!”

轻笑一声,朱由校拿起朱笔在左光斗这封题本上批复道:此乃谋国之策,可行!

随后,朱由校将这封题本放在了自己的手边,然后拿起了又一封题本观看起来。

这一封题本,是邹元标所上,其内容,是建议朱由校,为张居正平反,并恢复张居正时期的考成法与一条鞭法。

看着这封题本,朱由校沉吟片刻随后批复道:考成法可行,一条鞭法仍需细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