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114章 熊廷弼的心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朱由校这边忙着发财的同时,身在辽东的王体乾也乐呵呵清点着自己的收获。

此时的熊廷弼与王体乾正停留在大凌河堡,

这些日子,他们依照之前在辽阳的行事方法,先后对广宁、右屯、大凌河等地进行了大清洗。

王体乾也从那些辽东将官家中,抄出了价值四百多万两的钱财,可谓是兴奋至极。

命人将这些钱财清点清楚之后,王体乾也来到了府衙找到了熊廷弼。

“熊经略,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要去锦州了?”

提起锦州,王体乾的脸色也更加兴奋起来。

锦州可是辽东重镇,辽东将官的主要势力全都盘踞于此,若是能将他们铲除的话,那收获完全顶的上前面几城的总和。

看着一脸兴奋的王体乾,熊廷弼却是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王公公,咱们接下来哪儿也不能去了,您还是先行绕道松山,赶往山海关的好!”

“熊经略,这话是什么意思?只要咱们平了锦州,辽东将官也就没了丝毫反抗之力了!”

面对锦州这块肥肉,王体乾显然不太愿意放弃,自己此行,能够弄多少银子、立多大功,可全在锦州之行了。

熊廷弼却是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王公公,您可太小瞧辽东将官了,咱们之前清理的那些,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罢了,锦州这边,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只要咱们能够封锁消息,将城里的士兵拉到咱们这边,他们还不是照样任由咱们宰割?”

王体乾眉头一拧,对之前的那套行事方法,显然非常自信。

“唉~,锦州可以说是辽东将官的最后防线,他们在此盘踞多年,城中士兵,几乎全都是他们的私兵,而且从未缺过钱粮,向来只认将领、不认朝廷。

一旦咱们进入锦州,那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熊廷弼也不由叹息一声,对于清洗锦州一事,也是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什么?依您的话,他们这与割据一方,还有何区别?”

听到这话,王体乾也不由脸色一变,他没想到,锦州重镇,竟然已经成为了人家私地了。

熊廷弼苦笑一声:“确实如此,所以,锦州咱们是万万不能去的!”

“那怎么办?那些人若不尽早铲除的话,辽东早晚还会被他们控制在手中的!”

王体乾也皱起眉头,面上露出担忧的神色,这一路走来,虽然清洗了不少辽东将官,但同样让他看到了本地势力的可怕之处。

熊廷弼沉吟片刻,而后说道:“在下倒是有一个方法,不过此法太过危险,需要王公公尽快赶往山海关,将那边稳住。

只要山海关稳了,在下也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锦州!”

“既然熊经略已有良策,咱家自然可以配合!”

王体乾点了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对于熊廷弼对付锦州的方法,并未多嘴询问。

一日后,王体乾也告别了熊廷弼,带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护送着那些钱财向着松山赶去。

熊廷弼下令大凌河驻军严防死守的同时,也带人向着广宁赶去。

刚一回到广宁,熊廷弼便派人向驻守辽阳、与西平的总兵发出了调令,将驻守二城的两万驻军,与俘虏的那四千私兵调到了广宁。

十一月二十五日。

王体乾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山海关。

刚一入关,王体乾下令锦衣卫接管了城中户所,并对关内的将官进行了监控。

另一边,西平、辽阳的驻军也开进了广宁城,熊廷弼随即下令全军备战。

一众士兵虽然疑惑,但也积极的准备着。

广宁府衙内,熊廷弼背对着府衙大门,神色凝重的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目光不断的在锦州、广宁与山海关之间来回游动。

就在这时,全身披挂的曹文诏从府衙外走了进来。

“熊经略,广宁、西平、辽阳三卫的三万弟兄已经全都准备就绪,可以随时出发!!”

熊廷弼闻言,将目光看向地图上的锦州,头也不回的问道:“那些私兵情况如何?”

曹文诏凝声道:“回经略的话,他们全都表示,愿意戴罪立功,他们的家人,有的已经到了辽阳,有的正在路上!”

熊廷弼点了点头:“那好,让他们出城,兵围大凌河堡!”

“是!”

曹文诏朗声应是,随即退了下去。

待曹文诏走后,熊廷弼叫来一名亲卫,吩咐道:“立刻传令贺世贤持本督将令,率领一万辽阳士兵星夜出城,接管松山卫!”

“是!”

亲卫恭声领命,随后快步离去。

很快,接到命令的四千私兵,离开了广宁,向着大凌河堡赶去。

是夜,贺世贤也率领一万士兵,向着松山而行。

第二日一早,熊廷弼来到了军营当中。

将剩余的两卫士兵召集起来之后,熊廷弼也亲自带队,率领大军,沿着那些私兵的行军路线,尾随而行。

呼啸的北风吹过,面色凝重的熊廷弼,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棉衣,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此时已经临近十二月,辽东的天气尤为寒冷,身上即便有厚厚的棉衣,也难以抵挡这刺骨的寒风。

向前望去,远方一片望不到头的雪地,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的照映下,折射出阵阵耀眼的光芒,让人无法久视。

在熊廷弼的身后,是广宁与西平二卫的两万士兵,他们四人一排,排成一条长长的纵队,艰难的跋涉在雪地之中。

士兵们各自扛着手中的武器或是旗帜,低头缓行,比起熊廷弼的神色凝重,他们似乎更加专注于脚下的道路。

行军速度虽然不快,但他们的队列,却是弯弯曲曲,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只军队参差不齐的素质以及行军的艰难。

所有士兵都想不明白,为何熊廷弼会在这种天气下令行军,而且行军方向还是自己的后方。

忽然,一道身影出现在熊廷弼的视线当中,正向着这边快速靠近。

负责前哨的副将迎了上去问了几句,而后回到了熊廷弼的身边。

“经略,前面的斥候回报,前方五十里在,就是大凌河堡了!那四千私兵已经围在了大凌河堡的南门与西门!”

熊廷弼点了点头:“照此情形来看,消息已经传到了锦州,传令大军,停止前进!”

“是,那么斥候要不要扩大活动范围?”

熊廷弼凝声道:“不必了,这种天气,斥候行踪极易暴露,只需盯住大凌河堡那边即可!”

“是!”

副将答应了一声,随即拨马便走。

随后,熊廷弼带领大军,寻到了附近的一个村镇,开始进行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