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92章 朱由校的期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知宋应星是来自成国公府,一旁的张维贤顿时脸色一变,这才想起来昨天从朱纯臣府上带回来的那些人。

“难道多出来的那些工匠,真的是朱纯臣自己花钱雇的......?”

想到这里,张维贤的脸色顿时精彩了许多。

朱由校一脸好奇的看向宋应星,“你好好的一个举人,怎么跑到成国公府去做工的?”

宋应星微微叹息一声,“不瞒陛下,草民于去年,跟家兄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又花光了身上的银两。

为了凑齐回乡的盘缠,小人便与家兄各自寻了一份差事,因为小人喜好手工,便寻了一间木匠铺,为人做工。

前不久成国公府的人,突然寻到铺里,并开出了每月二两银子的工价,于是草民便去了。

结果昨日却被英国公的人又带到了这里,非说草民是京营的士兵......”

宋应星也是一脸苦涩的将自己的经历,大概的说与了朱由校。

“呵~,这还真是巧了!”

听到这里,朱由校也不由轻笑一声。

原来是那成国公与魏忠贤两人抢夺工匠,无意间把宋应星也给捎了进来。

随即朱由校看向一旁的张维贤,“英国公,你昨日从朱纯臣那里带人的时候,就没好好数一数吗?”

“回陛下,臣也没想到那朱纯臣竟然真的会花钱雇佣工匠,因此也就没太在意!”张维贤也是一脸尴尬的解释道。

朱由校没好气的看了张维贤一眼:“你这个老糊涂,人多了也不知道查一下吗?这要是打仗的时候,混进来一些细作怎么办?”

张维贤悻悻的缩了缩脖子,“陛下说的是,臣下次一定注意!!”

朱由校无奈的摆了摆手:“行了,去把那些工匠都挑出来吧,都是一帮手艺人,留在这里像什么话?”

“是,陛下!”

张维贤答应了一声,随即赶忙带着那名军官去挑人去了。

一旁的宋应星见状,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心中对于这个圣明的天子,也不由多了许多好感。

很快,那些与宋应星一样,同是出自成国公府的两百名工匠,被带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能够被朱纯臣花钱雇佣的工匠,手艺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内工院的建设也能加快许多了。

这朱纯臣还真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看着这些人才们,朱由校的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随后朱由校看向那些工匠,朗声道:“诸位都是难得的人才,朕的内工院正是诸位大展身手的地方,一会儿你们都跟朕走吧!”

“这......”

那些工匠们听到这话,也不由呆若木鸡。

先是进了成国公府,后又被带到京营,这还没缓过神来呢,又要跟着皇帝去什么内工院了。

这一波接一波的情况,也确实让他们感觉有些应接不暇了。

见那些工匠一脸迟疑的样子,朱由校还以为他们是在担心工钱,于是大声道:

“诸位放心,朕不会亏待你们的,每月一样给你们二两银子,如果手艺好的,还会更多!”

“谢陛下!!”

一众工匠们这才回过神来,赶忙行礼谢恩,对于他们来说,天子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一旁的宋应星,却是一脸迟疑的说道:“陛下,草民本非工匠,您看能不能让草民回去?”

朱由校眉头一抬:“回去?回去做什么?”

“呃~!”

宋应星神色一怔,继而说道:“回禀陛下,草民想回去修习,预备再考,以图及第,报效陛下!”

听着宋应星的这一番漂亮话,朱由校笑着说道:“想报效朕,方法有很多,干嘛非得科举呢?”

“陛下,这科举乃是正途,没有功名,如何能够入仕?”

到底还是一个年轻的书生,此时的宋应星,面对初次科举失利,尚未心灰意冷。

虽然他很喜欢手工技术,但还是将科举视为了自己的主要目标。

当然,眼下的宋应星,不过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一个缩影而已,想改是改不了的。

朱由校也没打算去改,毕竟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变命运吗?

朱由校看向宋应星,笑声说道:“回去就不必了,明年改元,朝廷会加一次恩科,你还是先留内工院,等明年再考就行了,也省的你来回颠簸!”

“既如此,那草民愿听陛下安排!!”

听朱由校如此一说,宋应星直接恭声答应。

在他看来,天子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他可不觉得天子为了留下自己,而在众人面前撒谎。

昨日发现了几个未来勇卫营的猛将,今日又发现了一个与徐光启同级别的科学家宋应星,朱由校的心情也不由美到了极点。

而且据朱由校了解,历史上的宋应星除手工以外,对于水稻育种那也是非常精通。

若是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没准儿也会出现一个属于大明的“稻神”,然后帮助大明度过这个难熬的小冰期。

因此,朱由校对于宋应星也是充满了期望。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之后,朱由校随即看向一旁的张维贤。

“如今京营就这么点儿人,可是实在有些不像话了,不知英国公准备怎么做呢?”

“呃~,这个嘛......臣.....臣.....”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张维贤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张维贤顶着总督京营的名头,可是他对于军事,却是一窍不通,让他负责编练勇卫营,还真是难为他了。

朱由校也是很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说说你,当年第一代英国公,那是何等的风光,怎么到你这里就这样了?

难怪那些文官们一直看不起你们这些勋贵,只会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儿,那怎么行?”

“陛下教训的是,臣却是有辱先祖威名!”

提起先祖,张维贤也不由一脸羞愧的低下头去,心中却是多了一丝感动。

他知道,天子这是亲近他,才会对他说出这番话的。

好在英国公府还是忠于大明的,能力不够,那就只能给他找一个有能力的帮手了。

朱由校也无奈的摆了摆手:“罢了,过不了多久,四川的秦良玉也就到京城了,到时候让她来协助你重新统练京营,你也要好好学一下,知道吗?”

“是,陛下,臣一定好好向秦将军学习!”张维贤也赶忙恭声应是。

秦良玉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能够以一介女流代替丈夫接过军职,并且立下了许多战功,当的上是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