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71章 欺天大案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由校一句“欺天了”,让方从哲几人心中一颤。

他们知道,这一次天子是真的怒了。

那些涉案的官员,上下勾结,贪墨饷银,是谓欺天,欺瞒的欺。

在那些官员眼中,那些饷银自从出了内帑,就有他们一份,他们不拿,别人也会拿。

而他李如祯和李家之人利用辽东作为威胁想要保命,是谓欺天,欺负的欺。

在李家之人看来,朝廷不能没有辽东,而辽东不能没有李家,只有辽东乱了,他们李家才能从中获得更多。

因此,无论怎么看,那些涉案官员和李家,都是死定了。

但是,真的能将他们全部杀光吗?

刘一燝、方从哲等人心中暗自摇了摇头,如果能够这么简单,他们也不会背着欺君的罪名,前来请示了。

方从哲又一次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此案事关辽东安危,还请陛下息怒!”

“还请陛下息怒!!”

刘一燝、杨涟、邹元标也同时跪了下去。

朱由校紧盯着跪在地上的四人:“几位爱卿怎么看?”

方从哲道:“回陛下的话,兵部、户部的涉案官员,贪墨巨大,当依律抄家处死!!”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而后望向刘一燝、杨涟、邹元标三人。

“你们呢?也是这么认为吗?”

“回陛下的话,臣赞同方阁老的意见!”

说话的是杨涟,虽然他也恨透了李如祯以及那些靠向李家的辽人,但他也知道,与自己坚持的原则相比,辽东的稳定和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刘一燝也开口说道:“惩治贼人,不在此一时,陛下当以大局为重!”

朱由校轻笑一声:“呵~,既然几位爱卿都这么说了,那朕也只能向他李如祯李家,服个软了!”

“臣等万死!!”

一听这话,方从哲、杨涟等人,不由叩首请罪。

正所谓君辱臣死,而今天子面对李家明目张胆的欺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这让几位大臣心中,很不是滋味。

朱由校看了几人一眼,随即挥了挥手:“都起来吧,辽东那边的情况,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日后慢慢解决就是了!”

“是,陛下!”

四人也随即站起身来。

朱由校随即说道:“这件案子,被大理寺和刑部拖了这么久,如今终于有了一丝眉目,绝对不能再让他们拖下去了!”

“陛下的意思是.....?”

一听这话,方从哲、刘一燝、杨涟几人不由脸色一变。

“放心,朕不会移交东厂的!”

见自己的心思被天子猜透,方从哲几人,不由低下头去。

朱由校随即看向杨涟与邹元标,沉声道:“如今大理寺和刑部都靠不住了,单靠两位爱卿,短时间内也很难调查清楚,朕决定派锦衣卫去帮你们!!”

“锦衣卫?”

杨涟与邹元标不由愣了一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不错,有些事情,你们不方便出面,就交给锦衣卫吧!”

“是,陛下!”

邹元标与杨涟齐声应是。

他们也知道,既然如今李家不能动,那么想要凑齐那两百万两的饷银,就必须使出一些非常手段才行。

这种事情,他们做不来,就只能依靠锦衣卫了。

“行了,几位爱卿先下去吧,朕累了!”

说着,朱由校向着几人挥了挥手。

“臣等告退!!”

几人向着朱由校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待几人离开之后,朱由校扭头望向一旁的王安。

“去,告诉骆思恭,调查的时候,上点儿心,顺便看看还有哪些人的家底丰厚!!”

“是,皇爷!”

王安恭声领命,随即快步向外退去。

“还有,把魏朝叫过来!”

“是!”

时间不长,魏朝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奴婢,拜见皇爷!”

朱由校开口问道:“前往山西买马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魏朝赶忙说道:“回皇爷的话,奴婢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朱由校点了点头:“那就好,事不宜迟,回去准备一下,立刻就出发吧,顺便带一些善于养马的马夫回来!”

“奴婢遵旨!”

“还有,此去山西,不可暴露身份,也不要走官道,尽量多去乡村转转,替朕看一看百姓们的生活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皇爷!!”

魏朝恭声领命,随后躬着身子看着地面退了出去。

另一边,回到内阁的方从哲与刘一燝也按照商议的结果,开始草拟圣旨。

杨涟与邹元标也回到了都察院,为贪墨饷银一案,坐着结案的准备。

接到命令的骆思恭,也当即亲率五百名锦衣卫缇骑,赶到了都察院,等待着杨涟与邹元标的指令。

“圣旨到!!”

随着一声高呼,一名官员手捧圣旨,向着都察院内走去。

杨涟、邹元标与骆思恭也赶忙出来,跪地迎接。

只听那官员展开圣旨,扯着嗓子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诏?

听到这个字,跪在地上的杨涟与邹元标不由神色一怔。

大明的圣旨,分为多种格式,若是封赏、惩处某些官员,一般都是按照对方品级,使用用“诰”或“敕”。

宣布一件事情则是用“制”、“书”、“檄”等,应对不同情况。

只有发生什么大事或者颁布新的政策,需要昭告天下,才会用“诏”这个字。

例如之前的给百官提奉,用的就是“诏”。

如今因为贪墨饷银一案,而用了“诏”,可见天子是何等震怒,并准备借此来震慑宵小。

只听那名官员继续大事念道:“朕自御极以来,每日恭谨持身,不敢丝毫懈怠,一心谋求强国富民之策。

然,诸多官吏,不思为朕分忧,反而贪赃枉法,置大明江山社稷与百姓安危于不顾,大肆侵吞边关饷银。

朕欲容之,天亦不能容!

今责令邹元标、杨涟等人,统三法司,严厉彻查,凡有涉案之人,一律严惩不贷,钦此!!”

“臣等,领旨!!”

杨涟、邹元标、骆思恭等人齐声领命。

邹元标从那名官员手中接过圣旨,然后看向骆思恭以及准备就绪的锦衣卫缇骑。

“骆指挥使,有劳了!”

“邹侍郎放心,有我们锦衣卫在,他们一个也逃不了!”

说着,骆思恭看向一众锦衣卫缇骑,朗声道:“弟兄们,出发!!”

“是!!”

一众锦衣卫缇骑大声应命,随后分散而去。

沉寂了许久的锦衣卫,终于再次再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