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阁,负责值守刘一燝,正端坐于案牍后,处理着各地送上来的题本。

眼下天气日渐寒冷,各地送上来的题本,也大多都是请求朝廷拨付御寒物资。

“唉~,眼下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钱?”

看着这一大堆题本,刘一燝不由叹息一声,随即开始逐一进行票拟,其内容,也全都是要求各地官府自行解决。

至于怎么解决,刘一燝也没有明示,但他知道,那些百姓为了扛过这个冬天,肯定不是借贷,就是卖儿卖女,要么就是贱卖掉手里的土地。

虽然这样,会使那些本就生活困苦的百姓苦上加苦,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朝廷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赈济和帮助他们。

之前锦衣卫清理后宫,查出了一大批与宦官勾连侵吞内帑的地主、商人。

随后户部便将追剿赃银一事抢了过来,结果到现在过去这么久,不要说银子,就连人都没抓一个。

这不禁让刘一燝大为恼火,在他看来,韩爌之所以这么做,根本就是为了不让锦衣卫出头,压根儿就没想过能不能追回银子。

那帮家伙一心只想着的党争,根本就没把其他事情放在心上。

“唉~!”

想到这里,刘一燝也不由叹息一声,原本他与那些东林党人还是颇为亲近的,觉得他们的理念非常不错,可是最近却对那些家伙大失所望。

这些人,嘴上虽有千言,但胸中实无一策,根本就不适合当官执政!

就这样,刘一燝心情沉重的翻阅着一封又一封的题本。

终于,刘一燝发现了一封内容不太一样的题本。

这是一封拜辞题本,上这封题本的人,名叫徐光启,内容也很直接:生病了,请辞!

看着只有短短几个字的题本,刘一燝不由摇头失笑。

对于徐光启这个人,刘一燝还是知道的。

去年明军四十万大军与建奴在萨尔浒大战,结果不仅损失惨重,还彻底丧失了大明在辽东的主动权,转而开始被动防守。

徐光启接连上书,痛切陈词,不仅对辽东用兵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请求能够亲自训练新军。

万历帝遂同意了他的练兵请求,擢升他为河南道御史,命他在通州训练新军。

不过训练新军一事却没那么顺利,这一年多了,无论是饷银还是军械,始终无法供应,以至于新军始终无法成型。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朝中无人支持,那些大臣们全都忙着党同伐异、大肆贪墨,哪有多余的精力,去管一个练兵的家伙?

徐光启也因此心灰意冷,向朝廷递上了辞呈,准备回家种地了。

看着徐光启的这封题本,刘一燝也不由叹息一声,这样一个为国操劳、一心实干之人,竟被逼到这幅田地,实在是让人不免唏嘘。

随即刘一燝在题本的票拟上写下了:国事艰难,不可轻离。

就在这时,王安也来到了内阁当中,刘一燝也放下了手头的事情,站起身来。

“王公公此来,所为何事?”

王安朗声道:“皇爷有旨,韩爌勾连内廷,其心甚恶,着内阁拟诏,革去韩爌大学士及户部尚书一职!!”

“什么?”

刘一燝不由愣住了,这种大事,为何提前没有一点儿消息传出?

“刘阁老,这是崔文升的供状,您可以看一看!”

说着,王安将那份供状,递给了刘一燝。

“这......此份供状从何而来?”

看着供状上的内容,刘一燝也不由心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韩爌竟然不知不觉中,与崔文升联系到了一起,还试图利用红丸案对付当朝首辅。

党争历来有之,但大多都是暗中交锋,阴谋诡计的确是防不胜防,但很少暴露在明面上,如今闹这么一出,这朝堂之上,怕是再也难以安稳下去了。

王安淡淡的说道:“刘阁老若是怀疑这份供状真实与否,自然可以去东厂求证,也可以寻韩爌过来问话!”

刘一燝看了王安一眼,随即摇了摇头:“陛下自然不会冤枉他人,在下这就拟诏!”

他知道,天子既然派王安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前来传旨,那么必然已经得知了全部过程,东厂肯定不敢制造冤假错案。

当然,除去上述原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刘一燝对户部以及韩爌的不满。

很快,接到消息的首辅方从哲,也从家中赶到了内阁值房。

看着供状上的内容,方从哲也是被气的头眼发昏。

亏的自己之前还打算借用黄立极那封题本,对韩爌卖个好,以希望他能够放自己一马,结果人家却早就布置好了,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这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方从哲也是二话不说,当即同意了罢免韩爌的旨意。

很快,由首辅和次辅共同拟定的圣旨被送到了皇宫,加盖了天子印玺,并送到了六科进行传抄备份。

消息传出,朝野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一向恭谨持身的韩爌,竟然会与崔文升走到一起,还试图阴谋坑害当朝首辅。

在京的官员们大感意外的同时,心中也不由对那些东林党人,多了几分防备与疏远。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你要说只有韩爌一人参与,傻子都不信。

再者,他们今天能够用这种损招对付方从哲,明天就能对付别人,这样的小人,还是离的越远越好。

西苑,内工院。

外界纷纷扰扰,这里也同样热闹。

身为天子的朱由校,也是脱下了龙袍,拿起刨子,与木匠王富贵一起,做起了木工活儿,体验着劳动的乐趣。

都说劳动能够让人充实、快乐,以前朱由校还不太相信,可是这番忙碌下来,却让他真实的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唉~,难怪历史上的天启帝,会醉心于木匠活活儿,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的确让人享受至极!”

体验了一把沉浸式快乐的朱由校,心中暗自叹息一声的同时,放下了手里的活计,他也怕自己会真的上瘾。

见朱由校终于停了下来,一旁的王安也赶忙上前行礼。

“皇爷,内阁请示,不知派谁前去宣旨?”

朱由校一边擦着手,一边说道:“内阁的意见呢?”

王安恭声道:“内阁的意见是,韩爌身为阁臣兼户部尚书,传旨之人,官位不宜太低!”

朱由校想了想:“唔~,那就派邹元标去吧!”

“是,皇爷!”

韩爌的府邸前,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不少人。

二十名大汉将军,守在大门两旁,另有上百名锦衣卫缇骑,将这座府邸团团围住。

不多时,一辆马车缓缓的停在了府邸门前,邹元标手持圣旨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唉~,何苦如此呢?”

看着眼前的府邸,邹元标心中暗自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