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45章 东林党分裂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紫禁城内也被笼罩于黑暗当中,偌大的宫城当中,除去巡逻卫队手中的灯笼之外,唯独朱由校所在的乾清宫仍旧散发着阵阵光亮。

朱由校俯首于案牍之上,批阅着各地送上来的题本。

这些题本都是经过内阁票拟的,因此朱由校也只需写下一个“准”字即可。

作为一个合格的好皇帝,采纳大臣们的意见,便是首要的条件之一。

大明自立国至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权力,已然达到了一个平衡。

此时的朱由校可以把他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他却很难提拔擢升他所喜欢、看重的官员。

因此,即便朱由校拥有对内阁和大臣们提议进行否定的权力,但他却没有改变提议力量。

想要改变这一切,唯有利用文官集团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冲突,而后借用皇权的力量扶持自己的心腹。

“皇爷,已经亥时了,您该歇息了!”

就在朱由校看题本看的入神之际,今夜负责值守的刘若愚带着人端着一盆洗脚水走了过来。

“已经亥时了吗?这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朱由校抬起头,望向外面深邃的夜空,不由感慨一句。

刘若愚笑了笑:“皇爷您日理万机,这一日二十四个时辰,怕也是不够呢!”

说着,刘若愚从宦官手中接过洗脚盆,端到了朱由校的脚边。

“呵~,贫嘴,这一日要真有二十四个时辰,朕岂不是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看这些糟心的东西?”

朱由校不由笑骂道,看着满满一桌的题本,面上露出了一丝无奈。

自己翻看了一整日的题本,原本是想通过这些题本了解一下自己的这个国家,谁成想,这些题本要么是一些歌功颂德、吹嘘太平盛世的马屁,要么就是弹劾某人的废话,一点儿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

“这大明上下,全靠皇爷您操劳着,那些糟心的东西再多,您也得看不是?”

刘若愚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去,帮助朱由校脱下了靴子。

“哼~,朕不怕操劳,怕的是有些人,在后面扯朕的后腿!”

朱由校轻哼一声,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双脚伸入了木盆当中,感受着微微发烫的水温,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神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伺候多日的刘若愚也明白,皇爷这是对那些文官不满了,但是他却不敢多说什么。

“王安今日除了周嘉谟的府上,可还去了别的地方?”

听到皇爷冷不丁的问话,正在一心给皇爷洗脚的刘若愚不由手上一顿。

“回皇爷,据回来的小宦官说,王公公出了周嘉谟的府上,便直接回了自己的住宅,并未前往他处!”

“嗯,那可曾有人去找过他?”朱由校闭着眼睛问道。

“不曾!”

刘若愚回道。

“嗯。”

朱由校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殿内也顿时安静了下来。

泡了一会儿,感觉浑身舒畅许多之后,朱由校便抬起双脚,刘若愚赶忙拿起一块白布上前擦拭。

“嗯?又换新盆了?”

看着脚下崭新的木盆,朱由校不由皱了皱眉头。

“回皇爷的话,这是王公公吩咐的,说您是天子贵足,旧了的盆,不能用了!”

刘若愚一边擦拭着朱由校的脚底,一边不着痕迹的说道。

“哼~,朕既没病,也不喜欢木香味儿,要新盆做什么?”

朱由校轻哼一声,言语之中多了一些不悦。

刘若愚身体一颤:“回皇爷,奴婢也不知道王公公为何如此吩咐。”

“不知?那你可知这木盆多少钱一个?”

朱由校沉着脸,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望向刘若愚。

“奴婢不知!!”

刘若愚跪伏于地,后背也不由冒出丝丝冷汗。

朱由校脸色一沉:“不知那就去问、去查,看看这宫里的木盆和外面的有什么不同,价钱几何!”

“是,皇爷,奴婢明日就去问,就去查!”刘若愚赶忙恭声应命。

朱由校挥了挥手:“行了,下去吧!”

“奴婢告退!”

刘若愚如蒙大赦,端起盛满洗脚水的木盆,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还真是不打算让朕安生啊!”

待到刘若愚退出去之后,朱由校不由闭上了眼睛。

这后宫清理了还没几天呢,竟然又有人开始打自己银子的主意了,而且这罪魁祸首,极有可能就是王安,这不由让朱由校的心中很是无奈。

就在这时,守在门外的王体乾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正于殿内请见!”

“骆思恭?他来做什么?”

朱由校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抹疑色。

“叫他进来吧!”朱由校随即淡淡的吩咐了一句,这骆思恭来的也正好,有些事情倒是可以让他去打探一下。

很快,骆思恭便跟在王体乾的身后,走了进来,向着朱由校恭敬行礼。

“臣,骆思恭,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朱由校看了骆思恭一眼:“骆卿这么晚了过来,有什么事吗?”

“回禀陛下,锦衣卫今日夜间巡查之际,发现许朝中官员出入户部尚书的府邸,臣觉得此事颇为蹊跷,故而前来禀报!”

说着,骆思恭取出那份名单,捧在手中,来到了朱由校的跟前。

“哦?他们去做什么了?”

朱由校神色一动, 问话的同时,接过名单细细观看起来。

骆思恭:“回陛下的话,据锦衣卫的弟兄回报,韩府之中并无菜香、亦无鼓乐,想来应该是商议某件事情!”

“呵~,议事?就真的见不得人吗?非得大晚上的议事?”

朱由校冷笑一声,双眼却是依旧紧紧盯着名单上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将他们牢牢的记了下来。

看完之后,朱由校皱了皱眉头,而后看向骆思恭。

“去过韩府的人,都在这名单上面吗?”

“回陛下的话,全在上面了!”骆思恭如实答道。

“这就有意思了.....”

一听这话,朱由校不由轻笑一声。

要说东林党的作为,以及只会动嘴、不能实干的德行,确实非常遭人恨,但是他们最初的理念,或者说,他们标榜的道德,却也值得称道。

其中尤以杨涟、邹元标二人,让朱由校最为印象深刻。

他们不危言耸听,也不从随意发表过激言论,行事只分对错,从不随意猜疑。

可偏偏这两个人的名字,全都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面。

这也从侧面说明,外没有遇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压之前,此事东林党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脑海之中,不由生出了一个从内部,将东林党分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