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看看!”周深蓝没好气的把一条肥膘有两指厚的腊肉,怼到他眼前。

这可就比婆婆准备的肉少一点点了,在本就缺吃少穿的当今,谁还能这么大方?

蔡常武看到那肉顿时也精神了,虽说自己职位高,但肉也不是时常能吃上的,特别是最近各地都受灾了,部队里的伙食都开始掺粗粮了,更别说是肉了。

每次想吃肉了,都只能带着媳妇孩子偷偷的打牙祭解解馋,虽然今天也吃了肉了,但也不是敞开了吃的那种,对于已经缺油水很久的自己来说,这几条肉确实很有吸引力。

起身披上衣服,把包裹打量了一下,瞬间明白了,

“这是春妮妹子给的。”

闻言周深蓝眉头一挑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我们跟她都快出五服了吧?”

“嗯,到咱儿子那辈就出五服了。”

蔡常武想到她是想托自己照顾那人的,要是不收下她反而不放心,

“收下吧,我心里有数。”

“这三条腊肉每条都有三斤多呢。”

周深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没晒之前这几条肉都有十多斤了,收下真的可以吗?

要知道自己婆婆也就给了三条肉和一只鸡呢,这还是老武给了钱的结果。

“没事,收下吧,不要让大哥看见了,我怕他们会误会。”

周深蓝想到老武跟春妮妹子单独聊了一会儿,就皱起了眉头

“你答应了她什么?”

“就是帮她带点东西,哎呀,这事你就不用管了。”

蔡常武又躲回了被窝,随意敷衍几句。

透过春妮的态度,蔡常武觉得自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那个人了。

天还没亮时,蔡春妮就醒了,赶紧去洗了把脸,醒醒神,拎着两个绑在一起的包裹,悄声出了门。

见正在往车上搬东西的两位小战士,跟他们点头微笑了一下。

两人给她敬了个礼,就继续往车上搬东西。

蔡常武出来本来打算去找她的,没想到一出门就看到了她,便极其自然的接过她手里的包裹,递给其中一个警卫员。

“春妮,好早啊,我们逛逛怎么样?”

“行!”

两人心照不宣的来到院子拐角处,蔡春妮把信封递给他

“小武哥,麻烦你了。”

蔡常武快速把东西塞到衣服内袋里,点点头。

随后两人闭口不提这事,只聊了近些年来的事。

两人再回到院内,就见装车完毕,周深蓝正满脸不舍的安慰两个孩子。

刘老太也泪眼朦胧的,看老二回来了,抓着他的不停地嘱咐,要多穿点,早点睡,有空了就回个信报平安之类。

期间满仓夫妇也赶来了,一大群人依依不舍的看着军卡的身影渐渐消失。

这两天心情大起大落又没睡好,刘老太有点熬不住了,扶着额头被儿子们搀扶回房。

蔡春妮和满仓见没什么大事,就离开了。

蔡常武的车紧赶慢赶的,在年二十九的上午终于赶到边陲公社,好在有提前来接应的人手,不然在这一望无际的雪原,迷失了方向就麻烦大了。

趁着天气好,事双方短暂的交流了一番,就启程了,总算是在天黑前到达了目的地,红星农场。

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建筑物,在这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中份外显眼。

提前来建设北大荒的先锋模范们,见驻军的总指挥终于到了,纷纷欢呼出声,还专门开起了篝火晚会。

蔡常武的亲信们也都松了一口气,虽说营长就是要过来接手的,但原驻军的管理人员还在,在自己营长还没接手前,自己这一大群人属实煎熬了一段时间。

晚会结束后,蔡常武才回到分配给自己的院子,是个独门独院的小院。

召开亲信们开了个会,了解了农场的各种实地情况,就宣布散会了。

明天还要交接,蔡常武正准备休息时,派出去打听的警卫员小成回来了。

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蔡常武顿时眉头紧皱,决定在还没把驻军完全拢在手心前,不把东西送过去。

刚好这事也可以做一个诱饵!

蔡家岭

这几天又陆陆续续的下了几场小雪,人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只要这小雪能一直下到开春去,积少成多的话,也能结燃眉之急。

生产队里也慢慢带了点年味,家家都在大扫除,蔡春妮家也不例外,里里外外都收拾的焕然一新。

年三十这天,长莺算是看到了贴对联,用一碗面糊糊涂在门框上,再把一副窄小的手写对联贴好,门上贴着两张门神,至于是谁,长莺不知道。

福字竟然是贴在厨房的,不过也是到着贴就是了。

早饭很是丰盛,有羊肉锅子,腊肉炖萝卜,清炒白菜。

开饭前,蔡春妮先是给空无一物的神柜上了三炷香,拜了拜,才开饭。

难得有两个肉菜,这一顿把长莺的肚皮都撑的鼓鼓的。

不过还有一个老母鸡汤还没上桌,老妈说是留着晚上下饺子吃的。

一上午没出门,也没人来自家,偶尔还能听见鞭炮声,长莺就陪着老妈在家做鞋子。

吃完午饭后就开始了准备包饺子的馅料,砍了两棵大白菜,再加上腊肉和豆腐剁成碎丁,把发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一片片薄厚均匀的饺子皮。

长莺扶着灶台凑过去,踮起脚尖才看得到老妈包的饺子,饺子鼓鼓的像个金元宝,连面皮都还带着微微的黄色。

蔡春低头看向凑热闹的长莺,笑了笑

“午饭才刚吃完,晚饭还早着呢,你急什么?”

“黄色的,饺子。”

长莺想不通就问,好奇也问,势必要满足自己所有的好奇心。

“加了点玉米面,忘记了吗?哦!还加了红薯面。”

蔡春妮快速地把手里的饺子合口,边解释道,

“加了红薯面的饺子皮会透些,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把所以馅包好后,大概数了一下,两百多个饺子,不算少了。

蔡春妮捡了三十六个饺子出来,拎着小篮子就准备出门。

刚好满仓也端着盘子来了,姑侄两人在院里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