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殿上,落针可闻。

参公主不守孝德,还是丁忧期间私会男子这样的重大丑闻。

这要是被坐实,不出意外的话,太平公主怕是要永远禁足在富阳侯府,与太平公主私会的男子免不了抄家灭族的下场。

“启奏陛下,微臣昨日收到密报,太平公主前日驱车前往定远侯府上,滞留一个时辰有余。”

“臣也问过西街上的摊贩,他们可以作证,太平公主前日确实是去了定远侯府上。”

段熙和许成杰各自禀道。

听到是定远侯府,朝堂众臣的心不由稍稍放下来一些。

赵德清的神色也是微缓:“两位爱卿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太平是朕的女儿,定远侯是朕的手足兄弟,太平虽是丁忧,但拜访定远侯府,无论如何也称不上私会男子吧。”

“陛下,臣等还听到传言,太平公主曾在前望月楼、今聚贤楼中私会定远侯世子唐宁,请陛下明查!”

段熙‘噗通’一下跪倒在地。

“请陛下明查!”

许文杰也跟着跪下。

“放肆!”

赵德清一拍龙椅,怒然起身:“朕可以作证,太平未在望月楼私会唐宁,你们若是铁证如山,就给朕拿出来,朕给的是你们风闻奏事之权,不是造谣生事之权!”

“陛下息怒。”

群臣齐齐跪倒在地。

“陛下,太平公主与唐宁私会望月楼虽是臣等听闻,但太平公主以前从未拜访过定远侯府,偏偏在这寡居丁忧期间,明知定远侯府未有女眷的时候拜访,实在令人生疑,臣等需要一个解释。”

段熙和许文杰跪着上前,以首叩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

太平公主和唐宁私会望月楼他们拿不出证据,但拜访定远侯府却是实打实的。

现在只能等太平公主前来当面对峙,若是太平公主拿不出一个可以服众的理由,他们今日必将一举成名。

“你们要一个解释,朕就给你们一个解释!”

赵德清盯着殿下之人,随即看向殿外:“来人,宣太平公主上殿。”

一名内侍匆匆而去。

殿内气氛依旧凝重异常。

赵德清因为大动肝火,忘了让众臣起身,众臣现在自然也无人敢再言。

此刻。

所有朝堂重臣都陪着段熙和许文杰两个御史跪在地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

在大半个时辰后,太平公主赵明珠一身白色素裙,领着怀抱一个木盒的桃红上了大殿。

“儿臣参见父皇。”

赵明珠行过一礼,看向殿内连忙跪倒在地:“不知儿臣犯了什么过错,父皇才会将满朝栋梁都罚跪在地?”

赵德清这才从盛怒中回过神来:“太平平身,诸位爱卿也都起来,是朕之过。”

“谢陛下。”

众臣忙谢恩起身,揉着酸疼的膝盖,看向这位长公主的眼神只有感激。

“太平,前日你可去了定远侯府上?”

赵德清开口问道。

“是,父皇,儿臣前日是拜访了定远侯府。”

赵明珠行礼而答。

“有人说你在丁忧期间,拜访定远侯府是为了私会定远侯世子,不守孝德。”

赵德清看着淡定如常的女儿,刚刚提起的心又放了下来,望向依旧跪在地上的两人:“他们向朕要一个解释,朕也想知道你拜访定远侯府所谓何事?”

殿下众臣也纷纷望向赵明珠。

“回父皇,孝德虽重,但在儿臣心中,国事更重,儿臣拜访定远侯府一心为国,本想在完成之后再来向父皇禀报,不成想因此遭了小人猜忌,只得尚未完成就带来了。”

赵明珠一指身旁桃红怀中抱着的盒子。

“盒子里装的是何物?呈上来让朕看看。”

赵德清轻轻招了招手,李德全正要下去接过桃红手中的盒子。

只见赵明珠亲自接过木盒,抱着它走到了赵德清身旁,放在了龙椅前的桌案上。

“儿臣在忙碌钱庄之事时,婢女桃红告诉儿臣,定远侯世子说过一法,银票不仅可以用画,而且还可以雕刻,儿臣随即想到,此雕版之术不仅可用于银票,同样也可用于天下书籍利国利民。”

赵明珠一边往外掏着黄铜刻板和油墨,一边道:“儿臣故才前往定远侯府,询问以何物用以雕版最好,历经一个时辰,终于测试出雕版印刷之术的最佳材料。”

“雕版印刷之术?”

赵德清好奇了一句,盯住了自家女儿的举动。

赵明珠拿着一柄小刷子,将油墨刷在黄铜刻板上之后,将一张宣纸附在了刻板上,拿出戒尺均匀刮过一遍,便将宣纸拿了下来,递给自己这位父皇。

随即又重复了一遍方才之事。

“这是经史第一章吧,完全一模一样!”

赵德清看着左右手中两张宣纸上的文字,啧啧称奇。

“父皇,用此黄铜雕刻一套书籍模板,即使是目不识丁之人,也可在几日之内编订出一本书籍来,可以节省大量翰林院庶吉士抄书的工作,而且此模板不用之时刷油保存,放置百年也可再次使用。”

赵明珠再度介绍雕版印刷之术的好处来。

赵德清满意放下手中书纸,望向右手侧首位之人:“丞相,你身为天下读书人之首,你觉得此等雕版印刷术可否为利国利民之举?要不你也上来试试?”

“不用了陛下,臣离的这么近,看的到长公主的举动,此雕版印刷术可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丞相赵炜微笑而答,随即扭头看向一处:“老臣觉得翰林院大学士和国子监祭酒应该比老臣更需要试试。”

话音刚落,两名颤颤巍巍的老臣就激动出列。

“陛下,老臣年岁虽高,眼睛虽花,但耳朵不聋,能免去大量庶吉士抄书的工作,得丞相大人如此赞誉,定然是天下未有的妙法。”

“陛下!老臣的国子监急需《经要》、《算经》、《论理》、《绝句》等此类百年不变的书籍雕版,只需五十年,我大夏识字之人将比现在多出两成以上。”

国子监祭酒萧成彦高兴的都快跪下了。

历朝历代为何读书那么少,不就是因为所用书籍都是读书人抄写而成,又少又贵么。

若是有一套的这样的模板,正如长公主所说,哪怕目不识丁,也能编订成籍,书籍的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还怕天下没有更多人读书么。

“好啊!读书识字明理的人越多,我大夏方能欣欣向荣。”

赵德清感慨一句,望向殿下的段熙和许文杰:“你们二位还有何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