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琼芳在忙着挖泥鳅钓黄鳝的时候,姜甜也没闲着。

她把后世比较受欢迎的那些面条的浇头,都试着做了一遍。

胡女士和小姜先生,就成了家里的小白鼠试吃员。

姜甜先做了鳝丝面跟河虾面。

这两种都是不能提前做好浇头的。

因为黄鳝跟河虾都是要现做现吃才好吃,不过,姜甜已经打算好了,等他们开店的时候,就买个冰柜。

估摸着每顿要卖的份量,提前把黄鳝杀好切丝,搁在冰柜里,一两个小时不会立刻冻住,客人点了就拿出来烧,味道和现杀的也差不多。

既然是奔着开店赚钱去的,做的时候,姜甜就让姜诚在旁边拿手表给她看着时间,她要计算一下,一碗鳝丝面、一碗河虾面分别要用掉多少时间。

鳝丝面做起来不难,热油锅,把切好的姜丝、蒜片、洋葱丝倒进去,翻炒均匀。

然后倒入切好的鳝丝,快速翻炒的过程中,加入盐、米醋、料酒、一勺自家晒的黄豆酱。

看着鳝丝炒到变色了,倒入切好的青红椒。

翻炒到青红椒断生,最后倒入调好的淀粉糊勾芡,翻炒几下,倒入提前煮好放在碗里的扯面。

撒上葱花,一碗鲜美的鳝丝面就做好了。

可惜没有木耳丝和香菇丝,不然味道更好。

不过,没有就没有吧,这两样配菜都挺贵的。

姜甜现在执行的原则就是:创业初期,能不花钱的地方,尽量别花钱。

姜诚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盯着手表,报出了一个数字:“三分二十二秒,姐,你怕不是厨神转世吧?”

姜甜伸出手指,弹了老弟一个脑崩儿。

“快,趁热吃吧,放凉了再热就不好吃了。”

说着,一边让姜诚给她看着手表,一边重新热油锅,开始试做河虾面。

河虾面做起来就更快了。

前面的程序都差不多,佐料爆香后,把洗干净的草虾倒进去,加入料酒、醋、一点点酱油,翻炒到草虾变色后,加盐和半碗水。

煮沸后,锅里的草虾变成了漂亮的橙红色,最后打两个土鸡蛋,把鸡蛋搅拌均匀,倒进去,盖上锅盖焖半分钟。

这是他们本地的一种吃法,叫“草虾焖鸡蛋”。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本地的草虾个头特别小,做好了之后,拿筷子夹不起来。

索性就往做好的草虾上面泼一层蛋花,用蛋液裹住草虾,这样一夹就能夹上来一大块。

个头小小的草虾,不需要去壳,搭配土鸡蛋,味道非常鲜美。

为了试吃,姜甜做的都是小份的盖浇面,一个碗里只加了小半碗面条。

姜诚早就吃完了那一小碗鳝丝面,正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的草虾焖蛋呢。

姜甜抿嘴一笑,幸好这份草虾焖蛋比较多,她从锅里夹了点面条,又做了两碗河虾面。

姜诚赶紧狗腿地给他姐报数:“这次用了四分二十秒。”

姜甜点点头,让他把两个数字记下来。

姐弟俩呼哧呼哧吃完河虾面,姜诚差点把碗底都给舔干净了。

“姐,这河虾面真好吃,咱们下回再做吧?你放心,我去撮虾子,我来洗!”

这会儿姜诚同学倒是不嫌弃草虾挑拣起来太麻烦了。

早知道这么好吃,他天天去河沟里撮虾子也不嫌烦好吗?

下午闲着没事的时候,姜甜还去镇上买了点花椒八角香叶之类的,老抽酱油也买了两袋,回来调了一个卤汤,把镇上买来的豆干、豆皮都放进去卤了一下。

还煮了几个土鸡蛋,剥了蛋壳之后放进去一起卤。

本来想试着弄点卤猪头肉和猪大肠的。

今天没赶集,这个点了,镇上别说猪大肠了,连新鲜猪肉都没得卖。

姜甜再次怀念起了几十年后满大街的超市。

这两天,姜家是一顿饭也没煮过,顿顿都是面条子。

早上吃个河虾面,中午换成熏鱼面,晚上再弄个鳝丝面。

除了现烧的浇头之外,姜甜还准备了好些以后在自家面馆可以“自选”的加菜。

之前做的卤菜就不必说了,还有酸豆角炒肉末、酸辣椒炒猪肝、青椒肉丝、雪菜肉丝、腊肠炒豆角丝、酱爆螺蛳……

总之配菜的原则只有一个:素菜尽量用大量上市又便宜的时令菜,其他的一律都是菜市场里就能买到的,猪肉、猪肝之类的。

酸辣椒、酸豆角和雪菜这些,也是自己家可以腌的。

姜甜还趁机怂恿胡女士,到时候找人批地皮的时候,尽量把院子弄大一点,后面多搭几间棚子,到时候他们可以自己腌酸菜。

“妈,咱家菜地也不能荒了,到时候可以种点豆角、雪里蕻、辣椒之类的,这些都不用怎么管着,隔几天回来浇浇水,收成够咱家腌酸菜的了。”

本地人吃啥都离不开各种小菜。

什么酸豆角、酸辣椒、酸萝卜、酸菜,万物皆可腌。

没想到胡琼芳的想法比闺女还要超前。

如果说之前她想开一家面馆,只有五分把握的话,连续吃了两天闺女做的面条子,再加上那些花样繁多的浇头,她已经有至少八分的把握,这个面馆一定能挣到钱了。

既然能挣钱……

“到时候忙不过来,咱们就回村里收点菜得了。”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菜园子里的菜,长得太快,吃都吃不完。”

“晌午你翠芝婶子还跟我说呢,她家的扁豆子今年结的太多了,都快把菜园子里那两棵树给压断了,她婆婆要砍掉两棵扁豆秧子,让我去摘两篮子回来泡酸扁豆,或者晒点扁豆丝儿什么的。”

不得了!胡女士居然都已经有资本家的觉悟了,懂得原材料采购了!

这个词儿,还是姜甜前世在工地食堂做饭的时候,听过来吃饭的大老板们说的。

反正吧,姜甜觉得胡琼芳说得很对,这个年代,农村很多时令蔬菜真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尤其是夏秋季节,菜园子里的蔬菜多的吃不完的时候,辛辛苦苦摘下来,挑到镇上摆摊去卖,一毛、五分一斤,还不够折腾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像翠芝婶子那样,直接让想吃的邻居自己去菜园子里摘,不要钱。

这么一想,到季节的时候,直接到村里来买,还真比自己种划算多了。

看着低头吃面的胡琼芳,姜甜再一次感叹:

照这个形势走下去,搞不好不用她自己奋斗,她妈自己就能奋斗成富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