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神容太过郑重,让屋中原本轻快的气氛瞬间为之转变。

骆霆威捻着胡须,笑呵呵的看着穆子越。

“子越可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事?”

穆子越摇头,在骆霆威意味深长的注视中缓声开口。

“晚辈遇到宝儿时,是刚结束院试从府城准备归家,院试放榜前宝儿一直说晚辈一定能考中秀才。

“后来放榜,晚辈果然榜上有名,宝儿和母亲她们那日极为开心,一同去城中食肆庆祝了一番。

“再后来,晚辈乡试下场,宝儿说晚辈一定能高挂桂榜,放榜后,晚辈果然高中,得了解元。

“准备会试时,宝儿一直说晚辈一定会上杏榜,中进士,做翰林,晚辈对自己的才学有信心,也相信宝儿的话,她说晚辈能高中,那晚辈就一定能高中。”

骆霆威继续捻着胡须,心中对穆子越后续的话已经有了猜测。

穆子越迎着满屋探究、疑惑亦或是了然的神色,只又镇定淡然的开口。

“晚辈想求一条通天路,想在三十岁前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求镇国公帮我。”

他说得直白,没有将自己的心思遮遮掩掩。

在骆霆威如炬目光中,他一切的心思都如暴露在日光之下。

他想求人,便要摆出求人该有的坦荡。

骆霆威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突然出声问了句:“可是因为看到宝儿瘦了?”

“是!”

有皇帝旨意在前,骆家人以后受到的掣肘也许只会更多。

所以他们无法护着宝儿,那就由他来!

就算他现在还没入仕,也有将邓文昌从首辅位置上扯下来的野心。

骆霆威又笑了一声:“子越可是觉得宝儿这次平白遭了罪,受了委屈,我们镇国公府却没能力为她讨回公道?”

“晚辈不敢如此想。”

穆子越躬身,只刚刚那番言辞已经无声说明一切。

骆霆威笑着笑着便叹了口气:“骆家祖训我身为后辈无法更改,但不意味着祖训之外我们依旧什么都不能做,子越可明白这点?”

穆子越心中微动,随即便掩了面色,只继续躬着身。

“有些事啊,不是快意恩仇,你打我一巴掌,我回敬你一拳就算了结。

“日子还长,有时你以为是忍气吞声、退后一步,但也许这一步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力,让这一拳打得更有重量。

“不过,你要入仕,有十年内登顶的野心……不错,老夫确实没有看错你,这个忙不论为了谁,老夫都没道理不帮!”

帮扶旁人还是帮扶将宝儿视作家人的人,这道选择题太容易选。

骆霆威对眼前的年轻人越发有好感,唇角的笑意也越发真切。

“放心,宝儿我们还护得住,你现在不要多想,安心准备下场,你这一科若是考不中,宝儿可要失望了。”

心心念念,日日挂在嘴边有大才的三叔呢,考不中……岂不是很丢人?!

“是,晚辈一定不负所望。”

他这一科一定要考好,不止要高中,还要考得一个好名次。

既然要做官,就要努力做站在最顶峰的那个人。

宝儿不知自己这次落湖让穆家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又改变了穆家不少人的命运,她还在吴氏房里听尹氏说着今日晚宴的菜单。

穆子越是他们镇国公府的贵客,绝对不能怠慢。

“宝儿,你这位三叔可以成亲了?”

柳氏突然凑到宝儿身边,笑呵呵的看她。

宝儿一怔,随即摇头:“没有,三叔这些年都在读书,奶想等三叔高中后再成亲,四叔还没说亲呢。”

原本王氏是想着穆子越中了举人,就可以在城里为他说一门亲事,是宝儿将她劝住了。

乡试和会试中间只隔了半年,若是会试中榜,身份不同能娶到的妻子也不同,都已经等了几年,也不差这半年。

王氏只觉她说得极有道理,穆子越和穆子成的亲事就全都耽搁下来了。

“亲事也还没说?”

柳氏听她这样一说,顿时来了精神。

她娘家侄女今年已经十七,一直没寻到合适的夫家。

这穆家虽然门楣有些低,可有镇国公府的帮衬,那穆子越看着也像是个能干的,日后一定差不了。

而且,这穆家人只听宝儿提起就应是极好相处。

王氏这个婆母,能容得下宝儿这个外人,也一定不会为难自己的亲儿媳。

她刚刚看到穆子越的第一眼,就觉他日后一定是人中龙凤,她要帮自家侄女抓住了。

宝儿懵懵的听她提起柳家姑娘,又茫然的看向吴氏和尹氏。

“二婶娘,三叔的亲事要等奶他们到了才能说定,您同我说……没什么用的。”

她一个小辈,哪里能做长辈的主,还给他张罗亲事!

有前一世的记忆在,她一直清楚就算婚姻大事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要心生欢喜才行。

不然变成怨偶,又如何能过一辈子。

吴氏听到她们这边的动静,看到柳氏喜滋滋的模样,不由笑骂了一句。

“你倒是手快。”

“那当然,这穆三爷看着就是个好的。”

吴氏等自家儿媳那股得意劲儿过去了,这才笑呵呵的又说了句。

“那穆子越,咱们宝儿可是喊她三叔,你那侄女……差着辈分呢。”

柳氏:“!!!”

她居然把这一茬忘了!

那么清隽挺拔的青年,不能说给自家侄女……柳氏揉着掌中的帕子,她好闹心!

宝儿抿唇偷笑,隔着辈分那好像是不行了呢,不止柳氏的娘家侄女,其他几位婶娘的娘家侄女都不行了。

马氏凑过来,笑呵呵的坐到宝儿另一次。

“娘,二嫂的娘家侄女差着辈分不行,儿媳家里还有个幺妹,今年也十七。”

马氏是家中嫡长女,下面三个庶出的妹妹,一个嫡亲的妹妹。

三个庶妹都已嫁人,只嫡亲妹妹小了她七八岁,今年刚十七,配穆子越倒是刚刚好。

吴氏看着自家儿媳面上的得意,也不多掺和,只笑着说了句。

“你爹娘若当真有心,等穆家老夫人到了京城就寻个机会见一见。”

以吴氏从宝儿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王氏对自家儿子的亲事没有太多盘算,家世容貌怕是都没太多计较,只要姑娘品性好。

马氏那个妹妹虽算不得是老来子,也是被她爹娘捧在掌心养大的,一股子娇蛮气。

她都看不上,摸爬滚打出身的王氏怕是更看不上。

毕竟娶的是儿媳,不是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