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夏水流长 > 第59章 为真情洪女发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裘举道:“我不想那样做。再说我也半老不少了,那还能读的进去呀。我要在街上赚钱,早日把父母他们接回来。”

甑老爹笑了,“你也是,孙子啊,你爹为你没少操心,你娘也省吃俭用,就拿你姐与弟妹们都为你以前读书出了力啊,今后也要走正路,好好为人。现在你长大了,已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以后将恩回报全家那才是对的。只要我与你爹有钱就再让你去那读洋书,一定把你培养出来,你可要争气啊。”

裘举笑道:“我不读那些洋书了,我这大的人就是要立门户孝敬长辈了。”

老爹高兴道:“你这懂事真让人高兴,我们爷爷奶奶健健康康地再活几年一定能享到你的福的。”

婆婆道,“我就争取多活十年,给他带孩子,带我们的重孙!”

祖孙两代人高高兴兴谈到快子时睡觉,裘举这一夜睡得很香很香。

第二天一早,裘举被祖母叫醒,吃了一碗准备好的豆丝煮腊肉就与祖父母打招呼道:“爷爷、奶奶,我去上工去了。”

祖母笑道:“快去吧,莫迟了赶不上先生说书了。”

老爹一笑,“老婆子,你孙子是做事去了,又不是到馆子里听评书。”

老爹道:“老婆子,孙子是去听东家的安排,别人有钱人么样安排就怎么样去做,这叫分配事情。不过,这也跟听评书一样,只是老板不懂时,管账先生会进一步说明白的。每天鱼行的进出账目,作为管账先生要跟老板详细说清白,他在燕家就是这个角色,是一人之下,百人之上啊。那评书的就没那好了,那是讲故事给人听,赚几个小钱养家糊口。”

刚好,在街上卖完菜的姐姐甑秀进门,笑道:“我走五里路在街上把菜都卖完了,你才起床啊。做账房先生多好,你为什么要去燕家鱼行呀?”

“姐姐,你在陈家辛苦了。”裘举又笑道:“那账房先生你都那清楚,不是告诉你的呀,还是从你哪个如意郎君那里打听了来的。”原来姐姐也嫁回了大沙湖湖边的陈家村,那里是有打渔人家;其中他姐夫家就是个买卖鱼的小商户,他家是收买大沙湖鲜鱼在拿到河口镇起卖的生意人。原来,他姐夫也时常到坪坊镇来卖鱼或者买些东西,就是不来这个内弟这里。

甑秀羞得满脸通红地道:“小小年纪就学坏,还不上工去!”

裘举看在家里的爷爷奶奶好好地,加上姐姐也常来了就笑道:“我走了咧,有时间再回来看爷爷、奶奶。姐,我看你就多玩几天,不久你要是有了孩子了,再与爷爷奶奶呆在一起就难了。不过,你早点回去看下爹娘也好,就要爹娘放心不要惦记我。”

甑秀笑了笑,“跟姐姐都没正经的,你几时能长大啊。看样子人高马大,性格就跟十几岁毛孩子一样。”

裘举道:“我是提醒你一定要注意身体!”

甑秀道:“我以先回家就是帮母亲在家理渔网;如今他家没什么事情,我不累的。再说,我也会注意的。说回来,娘她跟父亲一道下湖,回来后不仅要干家务,还要理渔网。我在家就可以减轻她的活路。如今我嫁了,娘她就更辛苦了啊。”

裘举道:“你都是出嫁了的人了,那还能指望你了啊。那小义,这家伙不帮忙家里做下!小妹是指望不上了的。”

甑秀道:“他们有他们的事情,他们理卡子,虽活路比理网轻得多,也是个磨人的活。”

湖区的卡子就是用竹签弯成一个弓后套上煮熟了的芦苇筒,芦苇筒内诱饵,鱼一吃诱饵口就被伸开的竹签卡住,成了线上逃不了的一条活鱼。

裘举道:“全家人都辛苦了,我一定在这里好好干。姐,你要是有空回去,就要父母放心吧,我会听洪表叔的教导的。”见姐姐笑了笑就道:“那我就去上工去了。”

甑秀道:“去吧,还婆婆妈妈的!”

裘举刚出村口就见洪宝钗与胡玫瑰边闹边玩地向村里走来;洪宝钗一见裘举就火了,大叫道:“裘举,你一夜死到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全家瞎找你!”

洪宝钗与胡玫瑰在武昌起义后又回了武汉;可是那里混乱不堪她们又回来了。这次,她从武汉回来就在家度过那些无聊的日子,她们想回武汉学堂里去读书,可是武汉那边不比以先了,学潮时时发生,街上也不是那么安宁了;为了安全她们不得不待在家乡。

洪宝钗在家无所事情,就托人给裘举带信,要裘举今天晚上到她家去玩。她之所以大胆与裘举来往,也好似她父亲的意思,其实也是她的意思。她在外面看到了好多的不如意,也看到了外面那些男人与女人关系多是钱财交易,而往往是女子成了受害者。那些嘴巴上大讲女子解放的人,有的就是在借机玩弄女;可怜那些反封建的女子又跳进了人贩子的火坑!再说城里的人天南地北,谁的家境都是个谜,糊涂嫁出去,将来回娘家也是个问题。更可怕的是嫁了个中山狼,那一辈子吃不完就兜着走。这样的婚姻与自由恋爱洪宝钗不习惯,也不愿意,所以她回心转意在家爱想找一个知根知底的男人好,就是穷了些也不怕,有洪家这大的家业,难道还活不出个人样来。再说,这里武汉也不远,顺风顺水一天就可以去,何必住在那嘈杂城市里呀。所以,她要挽回与裘举的关系。

裘举还以为是洪裕福为了拉拢自己;也有意为难下洪裕福,所以不去洪家而回了石头村。

其实,此时的洪裕福也有再拉住裘举的意思,他是看时局不稳,女儿这大了,高达低不就,看来只有裘举还合适。他想,自己的女儿这么优秀,在这里万一女儿没合适的,要裘举做女儿的未来女婿也未尚不可,说白了他也就是万般无奈之下要裘举个备胎。洪万福为人保守,他不希望女儿成什么大器,只认识下字就行了。谁知胡家丫头读书读到了武汉那边去了,她还鼓动女儿去;女儿也像着了魔一样要去武汉读书,他本来不肯的,被女儿缠住一闹,只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