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州城处于盘古大陆陈国东南,北面靠山,南面临江,东西两面都是郁郁葱葱的桑林。因为这大片的桑林,武州城成了陈国重要的蚕丝和丝绸产地,又因为城南面的大江,武州城建成了陈国一流的内陆码头,也是陈国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边的海盐,水果,西边的粮食,布匹都要经过武州城源源不断的运往都城东京。武州城内各地商人云集,熙熙攘攘,人口有三四十万,商业发达且物产丰富。

武州城北,与城南的人声鼎沸不同,清净了很多。城墙外,一片柳林中有一座白墙绿瓦的私塾。从私塾中时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让私塾显得超脱与尘世之外,世间一切俗事都与这些专心读书的孩童没有丝毫关联。这座书院名叫正德书院,是城北有名的私塾,放到现在说就是正德私立名校,升学率排名全城第一的书院。许多有名的老先生在这里开课授业,吸引了众多世家,平民子弟在此就读。时至正午,私塾门外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下堂的学童对夫子们施礼告别后,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有的讨论着功课,有的讲着当天的趣事向武州城北门方向而去。私塾没有周末,早上授课,下午学子可以在私塾自学,也可以自行离开,没有补习班这种让小孩和大人身心俱疲的地方。

一个十二三岁,穿灰布袍的少年身影,背对着人流,沿着小路朝山后行去,几个转弯后就消失在了山间丛林中。少年沿着山路走了一段,进入树林,来到了一片浓密的灌木丛前,他蹲下身,钻入到灌木缝隙中。一阵噼噼啪啪的踩着植物和细细簌簌挂动植物的声响后,少年勉强穿过了灌木丛,在他眼前是一片古建筑。建筑已经残破的不像样子,只剩下齐腰高的院墙,几间破房也倒塌了一半,只有正中的大殿还勉强屹立着,屋顶的瓦片也掉落了不少,太阳在黑暗的大殿中投下了一片一片正午的阳光。整片建筑被密密麻麻的灌木丛严严实实的包围在中央,要不是因为小院中铺了青石板,恐怕整片建筑都会长满灌木。

这个地方是几个少年在抓兔子时偶然发现的,不知道何人所建,建于何时。当然他们也不关心。自从发现了此处,这里就变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欢乐天地,在这里他们可以不怕家长,不怕书院的先生,更不用想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功课。他们可以大声说笑,养自己想养的动物,随便干任何事,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是他们在这个世界拥有的独立空间。

少年走到大殿台阶前,用袖子掸了掸地上的灰尘,一屁股重重坐在了台阶上。“哎,他们还没来”,少年坐在那里,从石板缝隙中揪断一根长的绿油油的狗尾巴草,把茎杆放在嘴中,吸着它淡淡的甜味,开始发呆。这个少年叫易苗,对就是叫易苗,不是阿斯利康的,也不是强生的,因为他爸叫易刃,在武州水部衙门做一个小书吏。易苗还有一个哥哥叫易空,有十五岁了,大他两岁。父亲易刃一人维持着家里的生活开销,易苗家在武州城里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他曾有一个了不起的祖父叫易显。

易显出身平民,年幼参军,通过不断努力,习得一身高超的武艺,他还自学兵法,在数次与邻国的战争中,凭借自己的作战勇猛和胆识过人,用一身伤痕,数次重伤濒死,换来步步升迁,最终官至中都督,加同平章士。易显在陈国军界功勋卓着,军队里对易大人的武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将军们也是心服口服。然而,陈国皇帝秉承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重文轻武。文人轻狂,皇帝能忍,他国欺凌,皇帝也能忍,年年岁贡,皇帝还是能忍,但这么一位功高盖主,民间又声望极高的都督在朝,皇帝却觉得如鲠在喉。哪怕易显对皇帝惟命是从,忠心不二。一些士大夫们看出皇帝的心思,想要为君分忧,开始收集黑材料,以各种理由不断弹劾易显。终于将这位都督投入大牢,开始了正式调查。一通翻天覆地的全面查证后,发现大都督没有良田千顷,没有巨额黄金白银,更没有妻妾成群,甚至个人财产都远低于正常的预期。原来这位都督把皇帝的赏赐和一部分俸禄都分给了在战争中伤残的老兵。弹劾陷入了无比窘迫的境地。有一位腹黑的高官给皇帝分析了一下,都督不爱财,不爱色,分钱给官兵的举动是“收买人心”“所图者甚大”,更加坚定了皇帝杀他的决心。

狱中的易显,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在儿子易刃探望他的时候,给易氏子孙立下了不得习武的祖训。不久后易显都督病逝狱中,皇帝没有责问负责看管的官员。那位腹黑高官还建议要对都督的家眷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皇后无意间得知此事,前往劝阻皇帝。皇帝心中终究还有一丝愧疚和良心不安,又想到了易显给子孙们立下的祖训,决定网开一面。皇帝派人给易刃赏赐了一些财物,让易刃带着家人回自己的原籍武州居住。易显都督既没有恢复声誉,也没有定罪,连个“莫须有”都没有捞到。聪明的文武百官也集体失明,失聪,失语,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陈国武备也自此衰落。

易家回到武州后不敢张扬,和新迁到武州的家庭一样,在城里买了一处不大的宅院,对于过去只字不提,安心居住下来。这样一住就是十年。易苗的哥哥易空,从小刻苦爱学,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成了武州城中有名的神童。弟弟易苗,没哥哥那么爱学,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但学习成绩也还过的去。父亲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在易刃眼中能让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安安生生的过一辈子就够了。那些世人眼中令人羡慕的功名利禄,对易刃来说只有恐惧和厌恶。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好一辈子也不要去做官。可是不做官,又不能习武还有什么出路?难道和自己一样永远做个书吏。

易苗正发呆,有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一只胖胖的小手伸到他眼前,手里握着一只和小手一样白的包子。“饿了吗?别吃草了,我有肉包子。”一个少年的声音说。眼前的少年叫刘众荣,是易苗的发小,两人住一条街,从小一起玩沙子,掏鸟蛋,后来一起上私塾,上学放学都在一起。但两人的身形差的有点多,刘众荣高过易苗半头,却有三个易苗那么宽,胸前,腰部还有一圈一圈的能量带。白胖的小腮帮子和两个白包子一样轻微的颤着,让人恨不得上去咬一口。两只因为脸胖,显得略小的眼睛,正盯着坐在台阶上的易苗看。

“怎么来这么晚,都下堂多久了!”易苗一边接过包子一边没好气的问。

“还不是包子又算错了题,让先生留堂,抄了五十遍才放我们离开。”一个声音从刘众荣身后传来。“包子”是刘众荣的外号,不光是因为他长得胖,还因为他家是开包子铺的。在刘众荣眼里没有什么比他家的肉包子更好吃,随身总带着几个,饿了就吃,见到朋友也变出来给朋友吃。

刘众荣让开身躯,转身与易苗并排坐下,台阶一震,露出身后原来被挡的严严实实的一个少年。他叫李烨,是刘众荣的同班,慢慢也和易苗发展为死党。李烨外号“李铁嘴”,他是很能说,但是这个外号和能说没什么关系。据说是有一天,他和同学边走路边在辩论什么,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脸就撞到了路边的树上。撞就撞了,可是他的嘴还没来的及闭上,于是大家都看见了他张嘴咬树的一幕,更倒霉的是他的半颗门牙还断在了树里,于是“李铁嘴”的名号就在书院传开了,他咬的那棵树也变成了书院的风景名胜,被人用小刀刻上“李铁嘴咬树于此”的一行小字。

李烨也穿着一身灰色私塾统一长服,书袋里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李烨笑呵呵的讲着刘众荣在班里出糗的过程。刘众荣的计算能力,易苗是知道的,一个肉包子卖三个铜板,两个肉包子刘众荣要人家五个铜板,三个以上他就不知道要几个铜板了。去刘众荣家玩时,刘父,刘母也对刘家包子铺的未来表露出深深地担心。

刘众荣和没事人一样,又变出一个肉包子,张口就吃起来。易苗也有点饿了,张嘴就要吃刘众荣刚才递给他的包子。

“等等”李烨大声说:“凉的不好吃,看我带了什么”。

一边说,李烨一边从书袋里掏出一团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只散发着浓浓香气的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