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何?

这个问题唐墨直到昨日入寝前都还在思考,最后,还是昨日唐宜和冯及的那场对峙给了他启发。

当时听到冯及的那句“拥兵自重”,他和太傅皆气愤不已,尤其是太傅,这么些年,这是小皇帝第一次见太傅那般失态。

当时不曾留意,事后细细想来,小皇帝不禁有些疑惑,当时……他的母后是何神情来着?

似乎不仅没有愤怒,反而还十分有兴致地继续看冯及侃侃而谈,直到冯及开始着急慌乱时,母后方才出手,之后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狠狠地切中要害,让冯及完全找不到可以辩驳的点。

所以……年幼的天子猛地抓住了这一闪即逝的思绪,而后豁然开朗,扪心自问,生气也好,愤怒也罢,这些情绪,有用么?

很显然,并没有,它除了能让人变得越发失去理智外,一无是处,因此,只有喜怒不形于色,并且捏住对方的软肋,再予以重击,方为上策。

因此,今日的朝堂,不论底下的大臣如何吵闹,小皇帝都不曾因此而皱眉,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底下慷慨激昂的大臣们。

细细从他们的神情去试着判断对方所想,而正是因为他的喜怒不形于色和漠然的视线,不知何时,所有大臣争论的声音竟是开始逐渐降低,直到所有声音都消失。

方才吵得要干架的大臣们,不知为何,心里都有些打鼓。

奇怪了,平时这个时候,陛下早已让他们住口,今日怎么回事?难道这位年幼的君王心里到底打着别的主意?

一时间,朝臣们皆万般惊疑,而见底下人都安静下来,小皇帝方才慢条斯理地问道:

“众位爱卿可还记得当年母后临危受命出征前,与朕以及众爱卿定下的约定?”

当年的阵前约定?难道是——

一时间,众多朝臣便仿佛被狠狠掐住了脖颈一般,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不仅说不出话,方才争论不休的许多大臣已经开始满脸羞愧。

“当年母后出征前,与朕、与众大臣立下一张军令状……”

随着君王的话语,所有经历过那一幕朝臣,都不禁开始回想当时的情景。

当时的的唐宜,是一名刚从皇后变为太后、又不得不扛起替子出征去捐躯赴国难的一国之母,回想起当年她站在上首掷地有声的画面,那道声音仿佛再次在耳边响起……

“相信众位爱卿知晓,此番出征,不论是于哀家亦或是于所有将士而言,都是九一生之事,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粮草和兵力上的不足,更多是因为——军心不稳,

说来可笑,未见敌军,便先怕了三分,如何上战场?

未曾杀敌,便担心死后家中老小无人照顾,又如何从战场上活下来?

本将军虽是替陛下出征,但众位大臣皆知,吾身上背负的,是吾父之名,是当年父亲从贩夫走卒一路靠赫赫战功走到将军一职的威名。

而吾父之所以能闯出这一片天地,靠的可不仅仅是他的双拳。

靠的是是军中将士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指哪打哪儿的令行禁止,因此,此番出征,京中的这几万士兵,是本将军首战能够告捷、能否在军中立下威信的唯一机会,

对于将士们,本将军自是万分有信心,但……今日我等需要做的,并不是以空乏的信心让那些好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无任何后顾之忧。

让他们明白,他们身后,是整个康宁国!

但,若是这点朝廷都做不到,那么今日恐怕将是本将军和众位大臣的最后一面,也是整康宁国国破前的最后时光。”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将军的意思是……”

“要想打胜战,方法很简单,首先,即日起,朝廷的主要支出,必须以军饷为主,换言之,哪怕你们只能吃糠咽菜,也必须把新收成的粮食送往边疆,

在粮草和军饷上,本将军不允许出现一次纰漏,眼下陛下刚登基,这些事情必然要尔等去操持,众大臣可能做到?”

“臣等定不辱使命!”

“其次,所有战死的将士,皆需根据所立战功,折合成军饷和抚恤金寄往其家中并封官脱籍,让将士后方有所保障,也让我康宁国更多大好男儿能够走出这一步,方才不会出现无将可用的局面。

当然,哀家知道,目前的国库,是绝对负荷不起这笔抚恤金和战功金,众大臣可放心,这部分开销不从国库出。”

不用朝廷出?

众大臣皆是一惊,满脸疑惑地看着上首的当今太后,正要大着胆子询问之时,便听上首的太后神情冷然道:

“今日本将军在此立下军令状,赶赴边境后,一月内必击退敌军,不成功便成仁!绝不让那些蛮夷之人再犯我康宁国一寸国土!京中便交付给众大臣了。”

话毕,上首的以国之母竟是俯身朝众朝臣行了一礼。

这一瞬间,莫说是方才六岁的天子,便是朝中众臣皆大受震撼,短暂的惊愕后,一名老臣立马跪下行礼,双手高举头顶,一面俯身磕头一面高声道:“臣等恭候将军捷报!”

“臣等恭候将军捷报!”

……

思及至此,朝中多为大臣已然满脸羞愧,当年太后赶赴边疆后,不仅履行了自己承诺之事,更是从边境传来捷报连连,而他们呢……

“时隔多年,朕的耳边却一直响起大将军当日所言,朕相信,爱卿们亦是记得,因此这些年,即便康宁国天灾连连,爱卿们都协助朕将一批批军粮送往边境,

如今将军已完成自己的使命,已经卸下盔甲,终于可以安心做我康宁国的太后,可……爱卿们,朕与尔等的诺言,却还未实现啊!

如今你等一口一个国库空虚,但扪心自问,此番的国库能有当年的国库捉襟见肘?为何三年来能够做到不迟发一文军饷,如今却要在最后的关头耍无赖了?”

此言一出,方才还信誓旦旦的朝臣皆忍不住臊红了脸。

是啊,即便众人再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眼下确实就是在耍无赖。

“当然,朕知晓,爱卿们也皆是为国为社稷鞠躬尽瘁之人,只是尔等可曾想过,三年来,究竟是什么支撑着那些将士在知道自己九死一生的前提下,却还是义无反顾一一和家中老少惜别?”

是什么?

上头的小皇帝却是将手撑在龙椅上,声音坚定道:

“朕告诉你们,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忠君爱国,是他们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畏付出,更是他们对朕、对朝廷的信赖!

因为相信,即便自己身死,身后的一家老小会有朝廷安置好,是这些年来母后时不时让人运回来的战俘物资让他们信任朝廷!”

言及至此,小皇帝的声音已然带着一丝愤怒:“你们可知,这些年母后让人送回来的金银财宝是从哪里来的?真以为是母后攻下城池后,当地乡绅自愿赠予的?

朕告诉你们,那些都是我方将士一点一点从死人身上剥下,从攻下的城池中经过商谈,半抢半协商来的保家费!我康宁国的将士们为了自己的家人,做到这般,朝廷安能昧着良心拖着他们的抚恤金和军饷不发?

昔日出征时,军中最小的士兵不过比朕大上四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弱冠之年,为了康宁国,他们将背后交予朝廷,直面危险,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将士的拼命,我等今日才能有机会在此侃侃而谈!

所以爱卿们啊!”

年轻的帝王撑着手从龙椅上起身,满脸的恨铁不成钢:“这是朝廷欠那些战士的,是不得不还的血债!

你们口口声声道国库空虚,又可曾想过,银钱少了能再挣,但民心军心一旦散了,可还能再聚?因此,莫要在此事上扯皮。

三日内,所有将士的军饷和抚恤金必须全部发放下去,户部清点银两,兵部协同,若是发现有不长眼敢打军饷的主意,朕准你们无需上报,直接就地处决,绝不姑息!”

随着幼年的帝王这一响彻朝野的拍板,众朝臣不论心中所想为何,皆俯身应是,再无一人敢提出疑义。

【作者题外话】:改文改到头秃,所以更得晚啦!宝子们如果发现跟上一章剧情接不上就刷新一下,上一章也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