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年代养大佬 > 第476章 不差钱与善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巧娟心中一暖,闺女的性子就是这样,每次家里遇上点困难,她都能顾虑到并切切实实的提供帮助,和解决的办法。

也是她家运道好,碰上沈固这样爱她深刻,家庭又刚好只剩下一对明理的爷爷奶奶要照顾,其余人都是路人甲乙,要不然谁家也受不了媳妇这样帮衬娘家,哪怕这儿媳妇自己有本事。

不过谢家目前来看是饿不着,还愿意让谢怀宇买粮,前不久谢国安拿出当年最感动自己的那个首饰(谢老才给的),换了一百斤粮食,说什么都不肯再多要一斤,有了这些,老宅的家里也勉强能撑下去。

巧娟只希望天公做美,千万不要有干旱发生,要不然就算全国互相帮助,那也是大家都勒紧裤腰带。

再帮别人,自己省内的粮食重要充足的,这是人之常情。

只是天公这次并未听到大家的心声,四月底开始,天气提前开始炎热,每隔几天好像就能听到谁谁谁说哪块地方的谷子晒死了,哪块地方的粮食直接提前收割,又说粮食刚恢复自由购买不到一个月又开始限购了。

谢琳琅一直关注北省的动向,得知了这个情况,立刻去周边找房子,找来找去,只在之前一家人去玩的那个庄子附近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就是只有十来户人家的那个小村落。

只要花点钱,送点礼给那十几户人家,要住进去,是很容易的事情,哪怕建房都没问题。

谢琳琅就动了心思,频繁的去那个村落,总算是用一些京城的稀罕商品说服了这些村民,村长给谢琳琅划分了约莫能两百多平米的位置。

谢琳琅已经很满足了,联系人修建个院子,搭起来也就是个把月的功夫。

盖房子,有了地还缺什么?

却工人和砖头,可谢琳琅都不用担心这些。

砖头方面,是沈固弄来的,还预订了明亮的玻璃和木门,甚至连把门的铁将军都准备好了,这也是没谁了。

人力方面,村子里有个大姐的孩子就是工程队干活的,几层楼的房子都盖过,她家儿子拉了几个兄弟,接了活儿打包票一个月内搞定,要不是谢琳琅的要求稍微和现在人实行的房子有点出入,速度估计能更快。

但是谢琳琅给的钱足够,定金也掏得爽快,提出来的要求只是新奇了一点,并不难做,沟通好了之后也就准备等材料齐全就开始建房。

谢琳琅本就属于体制内了,要办理房屋的相关证明,速度简直是坐火箭一般。

沈固还戏称这是猪肉交际。

谢琳琅竟然觉得没办法反驳,还自嘲道:“既然猪肉比我说话管用,那我今年可要成为四亚的交际女王了。”

她分派下去的实验小组每个月都有喜人的变化,包括她跟那十几个村子合作,自己私人掏钱预订生猪,只要按照自己的养殖方法,第一年的猪不管多少她全部都收了。

人家有补贴,也不担心销售,谢琳琅说过会亲自下乡来收,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照顾起来更是无压力了,想起谢琳琅说的三百斤的猪,每头的价格按斤翻倍,两百斤以上的眉头补贴五十元,这一招,也隐形的避免了有的人浑水摸鱼。

谁会嫌钱多呢,还不都得努力养殖,互相比拼,争取养出那么一两头三百斤的猪?

谢琳琅的付出,年底都会见分晓,到时候,也是她收获的季节。

不过现在那些猪都还没破百呢,凡事还未定,目前她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手头上的实验小组不要出什么问题,局里面的工作继续做着,以及带娃。

带娃,不是带孩子吃喝玩乐就行的,这孩子越大就越多问题,问道谢琳琅有时候都觉得,十万个为什么,是不是一种形容小孩子几岁大的时候的一种常态行为,才被编纂出来的。

比如小新年,问的问题有时候谢琳琅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妈妈,为什么秋千我坐上去的时候它不动,要有人推才动呢。”

要是你回答因为有人在你身后轻轻的推产生了力,她又给你来一个:“有时候我没坐上去的时候它也会动,可是没有人推啊。”

绞尽脑汁搜刮脑内知识回答了之后,小新年又不纠结这个了,又是新的问题:“妈妈,你说四个轮子比较快还是两个轮子比较快呢,什么是四个轮子啊,可是我上次看到有一辆车比妈妈你骑的两个轮子车慢。”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知凡几,这些问题还基本都是谢琳琅回答的。

因为沈固回答的话,会直接说:“过来,爸爸给你看这张图,……”

随后就是力的概念巴拉巴拉,力的相互作用巴拉巴拉,加速度相关巴拉巴拉,控制巴拉巴拉。

谢琳琅:……我知道学霸的脑子里都有一台储存器,但是小新年才不满四岁!

简直望天。

所以此类回答,还是要谢琳琅这个多少带着童心的妈妈来回答。不过谢琳琅也有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比如小新年不知道在幼托班里听了什么,睡觉前忽然丢给爸妈一句;“为什么别人有弟弟有妹妹,也有哥哥,我没有呢。”

谢琳琅呵呵一笑,试图将话题转到几个哥哥家的孩子身上;“你有平安哥哥的,有北大哥——”

“可是他们是舅舅家里的,我们家没有吗?”小孩子不知道生孩子的过程,也不知道家里多一个孩子是什么概念,只觉得别人家都有为什么她没有。

谢琳琅咳了两声,正打算找个其他话题忽悠一下,就感受到身后的男人闷笑,胸膛离她的后背几乎没有距离,所以谢琳琅清楚的感受到了轻微的震动。

谢琳琅心中冷笑:“宝贝,这个问题妈妈不会呢,你爸爸读书比较厉害,不然你问你爸爸、”

小新年从善如流;“爸爸,我可以要一个妹妹吗?再要一个哥哥。”

沈固正色道:“哥哥是不行了,因为你就是咱们家最大的小孩。”

“那妹妹呢?”

沈固顿了顿,正当谢琳琅以为沈固也有被孩子难住的时候,沈固来了句;“等你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送你一个妹妹,也有可能是弟弟,要不要,念琳妈妈,你说好不好。”

盯着小新年黑黝黝的大眼睛和期待的眼神,谢琳琅嗯了一声。

“太好了,我要快点上一年级。”小新年得到答案满足的睡了。

谢琳琅却被说得全身都要烧透了,要你个头啦,要妹妹要弟弟你自己要去。

“没有你我怎么要?别闹。”沈固亲了亲怀里的女人,闭上眼。

这几年没让琳琅怀孕,两人都很好的做了措施,就算有情难自控的时候,也都避免不送进里面。

一来是因为之前谢琳琅生孩子的时候,实在是损耗太多精力,两人都不想这么快有孩子。

二来是两人都有工作,一个孩子都还带不好,就没想要一下子迎接第二个到时候孩子的心理多少也会受影响的。

小新年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等上小学了也多享受了父母七年的疼爱,再次要孩子的时候,他们会跟孩子好好说的,既然孩子提前问了,他也只是提前回答了,给孩子一个期待也不是什么坏事。

起码相关问题她应该不会再问了。

沈固倒是想得开,谢琳琅好几天都别扭着那股劲呢。

生儿育女这私密的事情,这男人说得跟送礼物和做承诺一样。

这男人还是个重承诺的,说了要给孩子一个弟弟妹妹,那到时候岂不是……

咳咳不能想了。

她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啥场面没见过啊,不就是,不就是到时候频率会高一点吗?

日子在充实平静的节奏中过去,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谢琳琅基本是一周过去看一次房子修建的进度,自己的设计和沈固改进的设计图纸,被施工队给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他们采用的是古时候的倒座房的设计,沈固多开辟几个通风口和一个遮阳棚和天井,前门是小门,仅能容纳两个人宽松着进门的距离,进门之后就是天井和一个很大的洗衣池,进门左右手边并列两个套间,是沈固改进的,一个大的屋子里分割出来两块。

右边也是两个套间,正对大门的是吃饭的堂屋,堂屋后面就是巧娟两口子的住房,以及卧房再后面就是一个后院。后院有洗澡的地方和上厕所的地方。

这院子的实用性和美观性都很不错,修建成功的时候,不少老人啧啧道,就是古时候地主的屋子也就这个规模了。

谢琳琅知道话说得夸张了,以前的地主少说千平往上的建筑空间,有的大地主院子要放嫡子庶子姨太太什么的,规模估计都赶上几十年后的的青大华大了。

这房子一共花了约莫两千五百块钱,工程费是五百,木头砖瓦玻璃小一千,剩下的就是土地的使用权限了。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还要往里面增加点东西,这里不需要修炕,到时候弄五张大床,四张小床,一套沙发,几张桌子,电风扇,代步的自行车两辆,约莫又是一千下去了。

不过谢琳琅是不愁的,她去年饲料的分成就有六千,这三四千的,她不差。

现在又不是几年前了,在镇上盖个小院子,两人身上的钱就几乎掏完了。

钱花出去,院子盖好,逐渐有了家的味道,谢琳琅不由得感慨一句,人奋斗不就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有能力达成自己的目的么。

比如挣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很多时候,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情饮水饱这句话,也只是给不愁吃穿的人的一点遮羞布了,真到了没钱的地步,扒了对方的皮自己吃穿都有可能。

嗐,忽然消极了一下,谢琳琅赶紧挥去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房子既然盖好了,就可以通知家里人过来了。

毕竟盖房子之初,她就收到严婷发过来的确切讯息,是她姐姐提供的,北省的干旱,是避免不了的了,粮食供给一定会成为大问题,就算不出现六零年那样恐怖的灾害,也是伤筋动骨的,到时候不愁吃穿的谢家人,多少在老家的生活要受到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些内部消息,所以谢琳琅不担心哥哥和爹妈们不过来,也不担心自己盖房子是浪费。

这便去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陈清华,谢琳琅觉得这件事可不能瞒着哥哥嫂子,最好还要由哥哥嫂子一起劝劝爹妈,这才能更快更稳的让他们下决定来到四亚。

陈清华听了来龙去脉之后,沉思片刻。

她做了红旗大队的女干部,不知不觉也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她虽然同意谢琳琅的建议也觉得一家人避避风头是好,可是她多少还是在意红旗大队接下来几个月,会不会因为这场灾害出事。

所以,她问了谢琳琅四亚的粮食价格。

她没有直接请谢琳琅帮忙,因为想要多帮衬一下大队里,不叫大队里因为粮食有死伤,是她作为干部的一种责任心和同情心,这不是谢琳琅的责任,陈清华并不会强加给她。

她的意思是,自己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到了四亚那边,买一些送回来补贴一二。

谢琳琅回答了价格,陈清华惊喜的知道四亚的粮食价格要比北省这边城镇的粮食价格低廉,心中更生了要赶紧去四亚的想法。

挂了电话后,先去跟许安安商量了,两人一起相携去说服巧娟和谢国居。

对于许安安,巧娟和谢国居都是信服的,许安安在他们心里,以及在他们的记忆力,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当大嫂的楷模,立身正,心眼实,有担当,爱护小辈,她开口了,谢国居和巧娟就没有不应下的,而且他们也知道闺女的心意。

要是他们真不同意离开,谢琳琅搞不好直接飞过来抓他们离开。

于是谢家一家人就准备动身去四亚了。

临走之前,一家人只每家每户带了百斤粮食,其他的,都由陈清华出面,给了谢队长。“我们要离开一段时间,家里的房子就麻烦您照看一二,我公公说,只要没人烧了房子就行,还有这个,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您都收着,什么时候用也全部您自己决定。”

谢队长看着七八袋粮食,一把年纪差点哽咽出声。

“你们放心,房子我一定给你们看好。”

以后等大队缓过来了,也一定会回报你们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