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路遇难民

“我父亲之前一直病着,我又无钱医治,我就会给她捏一捏,缓解一下病痛……”宋知秋哽咽的开口。

“好了知秋那些不开心的事都过去了。”

宋知秋听得一脸迷茫,按摩是个什么意思她不懂,但是出自小姐之口就一定是好事。

“小姐,我都听你的!”说着她手上的力道微微加重了一些。

“谢谢你,知秋。”

自从宋知秋来到身边以后,她总是能从细小的细节上照顾自己。

对此,沈忆姝非常感激,拍了拍宋知秋的手,拉着她做到了一旁的凳子。

沈忆姝语气中带着柔和和些许疲惫。

“放心吧,我没事的,只不过就是最近事情有点儿多罢了,等我调节一下就好了,不用担心。”

宋知秋担忧的模样,让沈忆姝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处,随即缓缓的在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她知道宋知秋关心自己,如今这样,沈忆姝到也不好让她失望。

“我一直想着要扩展琳琅阁,打算售卖衣裙,但是绣娘,却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

说到这里,沈忆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沈忆姝为了找绣娘,几乎快把青阳县翻了个底朝天,可依旧没找到心仪的人选。

为了这件事,萧芊芊忙前忙后,甚至想在京城来为沈忆姝找绣娘。沈忆姝委婉的拒绝了。

“绣娘?”

听了沈忆姝的话,宋知秋犹豫了一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想张嘴说些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

“怎么了?知秋,你想说些什么?”

察觉到了她的异样,沈忆姝有些好奇,开口询问道。

“小姐,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她的绣功还不错,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去找她,只不过……”

话说到一半,宋知秋有些犹豫。

“只不过我也不确定她能不能绣出小姐的画稿,我怕给了你希望又要让你失望。”

有些为难的看向沈忆姝,宋知秋有些担心,万一她她推荐的人达不到琳琅阁的要求呢?

“知秋,你说的什么话?你知道青阳县的绣娘没有一个我满意的,我都承受了那么多次的失败,又何况这一次呢?”

揉了揉面前这小姑娘的脸,沈忆姝的语气中带着急切的迫不及待。

“知秋,如果方便的话明天带我去找她,可以吗?”

“嗯嗯,当然可以了。”宋知秋点了点,随即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小姐,我要给你介绍的这个人是我村子里的一个姐姐,路程有点远,你……”

“没事,当年刘备请诸葛亮还要三顾茅庐呢,知秋,那明天我们就上路。”

“好!小姐那你今天晚上好好休息。”宋知秋关门退了下去。

不知道是因为有了新的盼头,还是因为宋知秋送来助眠的香,这一晚上沈忆姝睡得十分安稳。

清晨一大早,伴着鸟鸣的声音,沈忆姝欢快的准备着要给绣娘试针用的布料。

准备妥当一切之后,沈忆姝就和宋知秋坐着马车出发了。

一路上宋知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沈忆姝心道果然是个孩子。

突然似是有人在哭喊,沈忆姝缓缓掀开帘子,望向前方。

只见不远处站着三五个妇人,怀里还抱着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另外还有几个壮汉,这些人皆是衣冠破败,面目肮脏,显然是贫民。

“这位小姐,您发发善心,可怜可怜我们吧!”

“是啊是啊,您好人有好报,救救我们吧……孩子也生病了,呜呜……”几个妇人哭着很是伤心。

“你们是谁?”沈忆姝眉峰紧皱,温柔的问道。

“小姐……”宋知秋瞥见沈忆姝,面露难色。

她上前去询问,问清了实情来见沈忆姝。

“小姐,这些人说是青山县来的难民,逃亡于此,说是希望我们可怜可怜他们,给点银子。”

“小姐,您救救我们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其中一个妇人眼尖,见到沈忆姝,连忙跪下,“给我们赏点吃的吧!”

“你们别这样,我们是要赶路的呀……”

宋知秋急得跺脚,若换做平时,权当发了善心,可现在她们有要紧之事,万一耽误了怎么办?

“无碍。”

沈忆姝微微低头,并不嫌弃那妇人手边的污泥,将人扶起,“知秋,你把这些碎银子,分发给他们。”

言罢,沈忆姝把荷包递给了宋知秋。

青山县距离青阳县不算远,沈忆姝忽然有个奇怪的念头,她总感觉之后会见到孟昭。

“唉,小姐你总是这么好心!”

宋知秋无奈摇头,她家小姐一直都十分善良。可眼下既是沈忆姝决定,她也只好去办。

“大家拿着这些银子,去买一些吃食吧。”沈忆姝笑意盈盈,细腻的嗓音化作春日的溪流,抚慰着每人的心灵。

她抬头望向妇人怀抱中的孩子,伸手为她诊脉,“这孩子没有大碍,只是虚弱而已,回头你喂他一些流食,注意保暖就成了。还有如果路过青阳县的话,可以去回春堂找我。”

妇人扑腾一下跪在地上,使劲的给沈忆姝磕着响头。

宋知秋连忙搀起妇人。

“你们快些赶路吧,别冻着孩子。”说完沈忆姝上了马车,继续往前赶路。

路上还见到了不少逃亡的村民,沈忆姝又让宋知秋施舍了一些银两,这终究解决不了什么事。

有了这个小插曲,沈忆姝心情多少有些沉重。

“快到了快到了,小姐,你看前面那个房子,就是阿珊姐姐的家了。”许是到了自己生活的村子,宋知秋像只快乐的小鸟。

由于需要走的路途过于泥泞,马车不好驶入,因此沈忆姝就让车夫把马车停在了村庄外面她和宋知秋一同走进去。

差不多走了一盏茶功夫的路途,宋知秋突然指着远处的草屋,“我们马上就到了。”

院子里有一个二十多岁女人正忙碌着。

“阿珊姐姐!”宋知秋高兴的开口叫道。

女人应声抬头,再见到宋知秋和沈忆姝以后,急忙起身,擦了擦手上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