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全家齐上阵

这几日沈忆姝忙的不行,既要做金疮药,又要准备做香膏,几乎从太阳刚出来,一直忙到天色擦黑。

好在进度也很是不错,再加上有李氏和瑶瑶的帮忙,短短几天时间,便又做出近二百瓶金疮药来,香膏也做了一百多盒。

做金疮药的材料剩的不多了,沈忆姝便打算先做香膏,等到隔天去镇上取定做的瓷盒时,再多添置一些药材回来。

一大早,沈忆姝和李氏便各自背着背篓朝后山去了。

年纪小的瑶瑶和小磊也非吵着要帮忙,一人提了个篮子,也跟着上山了。

好在不需要走的太远,半山腰的位置便有沈忆姝需要采的几种花。

沈忆姝和李氏放下背篓开始采,小磊和瑶瑶也提着篮子,有模有样的摘花,动作竟是不见丝毫笨拙。

这倒也并不奇怪,毕竟在老宅的那段时间,他们两几乎每天都要被使唤去山脚下打猪草,干活的麻利劲儿早就锻炼出来了。

没用多大会儿功夫,两个大背篓和两个篮子便装的满满登登的。

沈忆姝摘花是一种一种的摘,之前做的那一百多盒是菊花香味的,这一次又是一种花了,味道和柠檬香有些相似,因此沈忆姝自己给这花起了个名字,叫柠檬花。

起的名字是敷衍了一些,不过用这种花做出来的香膏,味道还是很清新怡人的。

回家之后,几人仍旧歇不下来。

那花要一瓣一瓣的摘下来,再用清水洗干净了。

灶上点火,把这清洗干净的花瓣放到锅里,均匀的铺到帘子上,大火蒸上小半个时辰,取出来放凉以后,再混合其他几种材料搅拌均匀。

最后放到石臼子里,捣到成泥的状态,便可以分装到盒子里了。

这东西放一段时间,会自己凝固成粉膏状,用的时候用手沾一点抹到手腕上,香扑扑的,喜人的紧。

这一次做的香膏不少,剩下的盒子都装满了,仍旧剩下了一半。

沈忆姝担心放的久了不好往盒子里装,看着现在还不到晌午,便赶着马车跑了趟镇上。

好在她定做的那一千个瓷盒已经做好了,沈忆姝另外又买了许多瓷瓶,并不少制作金疮药的药材,又割了些肉,这才赶着马车往家去了。

到家之后,沈忆姝和李氏两个先是把瓷盒用沸水煮过了,擦干后把剩的香膏全部装好,压的紧紧实实的,竟是又装了一百多盒。

如今算下来,做好的香膏已经有三百五十五盒了。

想到庙会的时候火爆的生意场面,沈忆姝就已经兴奋不已。

晚饭,李氏和面,一家人一起包了饺子,沈忆姝又做了个红烧肉和蒜蓉茼蒿,四个人围着院子里的石桌,吃的异常满足。

相比于沈家的轻松,沈家老宅的氛围就紧张的多了。

自从沈大富和王氏闹了那么一出之后,沈大富在村子里的名声可以说是彻底臭了。

原本在村子里遇见了,大家都要互相打个招呼,现在村民再碰到沈大富,那就像是躲瘟神一样的,多看一眼都害怕。

村子里谁不知道,那沈大富可是得了脏病的人,离他近了,要是被传染可怎么是好。

连带着沈家的其他人,在村子里也是愈发的不受待见。

张氏好歹有个秀才儿子,又去参加了乡试,大家看在沈扬的份儿上,也不至于对张氏太过分。

万一那沈扬中举了呢,那张氏可就是举人的娘,现在要是把她得罪了,往后准没有好受的。

只是大房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那沈峰两口子好在人品不错,这个时候村民们虽然不大愿意和沈家老宅的人打交道,也不至于对他们两口子阴阳怪气。

只那平日里便是个混小子的栓子,便没有这么好受了。

因为那栓子老爱欺负人,村子里的孩子本来就不愿意跟他玩,现在有了这档子事,大人们更是嘱咐自家孩子离栓子远远的。

这栓子出门玩了几次,一个搭理他的孩子也没有,有几个厉害些的,还骂他爹不是个好东西,他肯定也是个小坏东西。

那栓子气不过,跟人干了几架,两家人自然又是一阵掰扯,闹得鸡飞狗跳的。

最后,还是刘婆子耍臭无赖的功夫更胜一筹,硬是让那家赔了二十文钱。

不过,这正是因着这个,村里的其他人家更是不让自家孩子和栓子玩,对沈家老宅的大人也是避之不及的模样。

因此,这段时日老宅的人几乎都不怎么出门,日日关门憋在家里。

就连沈峰和沈二伯下地干农活,也是特意起早出门,避开其他人下地的时间,到了地里也只管埋头苦干。

那沈峰好歹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偶尔还能和人说说话,沈二伯人缘也只一般,本身也不是个爱说话的,硬是一天也不说几句话。

大房二房两家人本就相处的一般,虽然王氏这个事儿多的不在,只张氏也不是个多宽厚的。

少了王氏这个女人,固然少了些的矛盾,却也多出不少的烦心事儿来。

家里的活计只张氏和大房儿媳妇轮换着做,每日从早忙到晚,一点儿也不得闲。

张氏又时常把着长辈的范,想让沈峰媳妇多干活。

若是偶尔一次的也就罢了,偏偏她是得寸进尺,越来越没脸没皮。

孙玉香也不是个受委屈的性子,干脆干好自己的活,其余的一点儿也不多做,惹得张氏又是一通的指桑骂槐。

在王氏和张氏这两个儿媳妇中间,刘婆子一向是偏向二儿媳妇的。

这老婆子的心偏着二房,自然对孙玉香也不是那么宽容。

好在孙玉香娘家条件不错,对她也看重,是个能给她撑腰的,刘婆子看在这个份儿上,也不敢对孙玉香太过。

而且孙玉香毕竟又是唯一的孙媳妇,又是长孙媳妇,刘婆子到底还是愿意给她几分面子的。

因此,在张氏和孙玉香发生矛盾的时候,刘婆子基本都是置之不理,实在受不了了,不轻不重的说几句,转头就自己回屋躺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