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他离开了

这副小可怜儿的模样,让沈忆姝实在不忍心再笑,只能勉强憋住笑意安抚道:“不好意思啊小磊,是姐姐错了,姐姐再不笑了啊。”

只是她说话的时候,肩膀却仍旧忍不住一抖一抖的,这话的可信度实在不怎么高。

好在小磊年纪小,又一向对沈忆姝这个姐姐很信任,因此,尽管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也还是大方的表示了原谅。

“乖,这梨子不能直接吃,待会儿姐姐给你做个小吊梨汤。”

这名字对于几人来说奇怪又陌生,只是习惯了沈忆姝总能弄出新鲜玩意儿,渐渐的但是也不怎么在意了,倒是孟昭,放在沈忆姝身上的目光有些说不清的意味。

这天晚上,沈忆姝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请来了里正两口子,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最后,里正喝的险些站不稳,被里正夫人呵斥着掺回家去了。

沈忆姝也陪着喝了几杯酒,脸颊也是有些红红的,多少有些醉意。

毕竟这具身子还是第一次饮酒,尽管这酒不算烈,却也多少有些劲头。

倒是孟昭,明明喝了不少,看上去竟和平日没有两样,只除了耳根微微有些发红。

大概是因为喝了些酒,这一夜,沈忆姝睡得十分安稳,以至于一向感官灵敏的她,丝毫没有察觉到半夜的一点儿小动静。

如今的沈忆姝已经彻底习惯了早睡早起的生活,因此第二天早上,倒是依旧早早醒了过来。

闭着眼睛打了个哈欠,沈忆姝撑着手臂慢慢坐了起来。

还好,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头不晕,胃也不觉得难受。

抻了个懒腰,沈忆姝穿好衣服,打算去厨房准备早餐了。

经过孟昭的房间门口,沈忆姝停下脚步听了听动静,发现里面一片安静。

也许是因为昨晚喝了酒,睡得有些沉吧。

沈忆姝没多想,担心孟昭起来后会不舒服,沈忆姝干脆煮了些清汤面,又冲了几碗蜂蜜水。

沈忆姝起来不久后,李氏便也来厨房帮忙烧火了,等到母女两人做好了早饭,小磊和瑶瑶也洗完了脸。

只有些奇怪的是,一向不会晚起的孟昭,竟然仍旧没有出来。

沈忆姝觉得有些奇怪,起身想过去看一眼,却被李氏拉了回来。

“阿昭那孩子许是喝了酒不舒服,让他多睡会儿吧。”

沈忆姝也只好点了点头,坐下来先吃早饭。

只是,这面若是放的久了,泡的软乎乎的一坨就不好吃了。

看着旁边的空位,沈忆姝皱了皱眉头,吃完自己的面后,到底还是忍不住走过去敲了敲们。

片刻之后,屋内没有任何回应。

沈忆姝抬手再敲,但空气中依旧是一片安静。

好像有哪里不对不太对劲……

沈忆姝抬手试着推了推门,发现门竟然根本没有拴。

顺着开了一道的门缝看进去,她这才发现,那床上根本空无一人,被褥都是整整齐齐叠好的。

看着空荡荡的床铺,沈忆姝也不知怎么的,猛然觉得心中似乎也跟着空荡了似的。

扶着门的手指紧了紧,沈忆姝微微叹了一口气,到底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而后,她便看到了被放在床头的东西。

那玉佩不过孩童巴掌大小,入眼光洁无瑕,晶莹剔透,一看便不是普通的东西。

拿在手里的感觉更是温软滑腻,让人爱不释手。

这玉佩上还雕刻着繁复精美的花纹,即使沈忆姝不太懂玉石珠宝这些东西,也能一看看出这绝不是出自凡人之手。

显然,这东西已经不仅仅是贵重那么简单了。

孟昭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他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又悄无声息的离开?

沈忆姝心中隐隐有几分猜测,却到底不敢肯定。

床上还有张纸方才被压在玉佩下面,纸上倒是写了大半篇,不过看得出笔迹有些匆忙。

孟昭只说自己已经恢复记忆,家中尚有事需要处理,不便继续留在这里了。

又说感激她的救命和收留之恩,这段日子是他从未体会过的轻松快乐,他会永远记得这段日子,期盼下一次和她再见。

还不忘嘱咐他们练习武功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往后他不在就荒废下来,以后见面他可是要亲自考验的。

末了,才说以后若是有麻烦,或者去了京城,只管拿着玉佩去长安街的孟府,自己定会和她见面。

反反复复看了两三遍,沈忆姝才把这封信小心的折了起来,回屋放到了藏钱的匣子里收好。

至于那玉佩,沈忆姝找了个红绳子拴上,干脆戴在了脖子上。

反正放哪都不如放自己身上安全。

微微怅然了一番,沈忆姝整理好心情,和家人说了孟昭离开的事情。

李氏显然也有些怔忪,只是她早就知道孟昭不可能一直在家里这么住下去,微微感叹了一番,倒是劝起了沈忆姝。

“姝儿啊,那阿昭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你可千万别对人家动什么心思,我们这平民小户的……”

李氏似乎有些不忍心再说,挤出一抹笑意,道:“回去对于他来说是好事儿,若是一直不恢复记忆,他爹娘也该担心的。”

想起这个,李氏心中再无不舍。

若是她的孩子找不到了,还不知道该有多急,孟昭的父母必然也是一样的。

“娘,我知道的,你放心吧,我没有那种心思。”

沈忆姝笑着摇了摇头,却下意识的忽略了心头那抹不太自然的感觉。

虽然对于李氏认为她配不上孟昭的想法有些不大赞同,但沈忆姝也明白,自古以来门第之见始终都是存在的。

哪怕是号称人人平等的现代,婚姻也还是一门当户对为主流的。

何况,在这个时代,平明百姓和贵族的的确确就是两个阶级存在。

农门出身的姑娘,想要攀高枝儿,最多也就是像沈春梅那样,做个富贵人家的小妾罢了。

不过,沈忆姝并不在乎这些,因为她相信,终有一日,她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