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县城之旅

“孟公子……”

李氏转头看到孟昭,有些干巴巴的朝他打了声招呼。

她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明明孟昭是客人,可李氏在孟昭面前,压根儿没有生不出做主人的感觉。

“伯母。”

孟昭朝她点了点头,没有因为李氏不自然的态度表现出异样。

“我买了些糕点,你也来尝尝吧。”

沈忆姝转头看见孟昭站在外面,朝他扬了扬手中的油纸包。

“瑶瑶,拿去桌子上,跟孟哥哥和弟弟一起吃吧。”

沈思瑶听话的点了点头,接过油纸包走向院中的石桌,沈磊也满脸欣喜地跟了上去。

孟昭本想拒绝,自己怎么好跟两个孩子分东西吃?

可看到两个小的乖乖坐在凳子上,眼巴巴看着桌子上的东西,等着自己过去的样子,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到底还是走了过去。

说完,沈忆姝又看向李氏,调皮的眨了眨眼睛,道:“娘,您可别吃醋呀,待会儿让小妹给你留两块儿。”

沈忆姝当然不是舍不得给李氏吃,只不过是知道李氏在孟昭面前不自在,这才故意这么说的。

“你这丫头,倒打趣起你娘来了。”

李氏颇有几分无奈的摇了摇头,面上也跟着露出了一抹笑意。

“娘这么大的人了,可不爱吃那种东西。”

闻言,沈忆姝笑了笑,怎么可能不爱吃呢,不过是挂念孩子,自己舍不得迟罢了。

“娘,您看——”

沈忆姝把东西铺开,一一给李氏展示,“我买了大肠和猪蹄,猪蹄待会儿吊在井里明天再吃,晚上我做个溜肥肠让你们尝尝,可香了!”

沈忆姝麻利的把调料什么的放好,嘴巴依旧不停,“对,还有这两根骨头,您别看没什么肉,用来炖汤可是一绝。”

嘴上说着,沈忆姝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到那个味道,嘴巴里已经开始自动的分泌口水。

李氏听的半信半疑,但还是坐到了灶前,开始往里面加柴,准备待会儿帮忙烧火。

倒不是不相信自己女儿,只是以前她也不是没吃过大肠那东西,味道实在是无法形容,那股子腥臭味,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因此,尽管这东西卖的便宜,依旧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沈忆姝倒不知道李氏的想法,对于处置这东西,她算得上是颇有经验,因此压根没当一回儿事。

沈忆姝向来手脚麻利,不过小半个时辰,香气扑鼻的骨头汤和肥肠都已经端上了桌。

主食便是黑面做的馒头,虽比不上白面馒头细腻宣软,口感倒也并不难吃。

这一餐,五个人都吃了不少,甚至最小的沈磊撑得差点儿下不来凳子。

沈忆姝看的好笑又心酸,暗道自己一定要多赚钱,彻底改善家里的情况。

从村子里到镇上,速度快的话,走路大概需要两三刻钟,并不怎么远,但要去县城的话,便至少要一个时辰了。

因为天气热,沈忆姝也不想顶着大太阳走路,因此第二天一早,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她便背着背篓出发了。

好在古代人普遍起的早,因此沈忆姝到镇上的时候,几间医馆都已经开门了。

沈忆姝假装想要购买人参,顺势打听了一下人参的价格,果然如她所料,价钱并不高。

而且镇上的医馆里,也没有品相特别好的。

看来想要以好价钱出手,必须要往县城跑一趟了。

打定了主意,沈忆姝同伙计倒了谢便转身离开,态度很是坦然。

这让原本有些不高兴的伙计脸色好看了几分,虽然撇了撇嘴,到底没说什么。

现在虽然是早上,镇上依旧很热闹,各种卖早点的小贩早早便出了摊,吃饭的客人同样不少。

很显然,镇上的居民,大部分生活水平还是过得去的,一早起来懒得开火,便索性上街吃口便利的,不费劲儿样式有多,价格也算得上实惠。

沈忆姝找了个摊子坐了下来,要了三个包子加一碗豆花。

等待的片刻,她随意的观察了下街上的热闹情景,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攒下银子后,要带着家人搬到镇上来住。

村子里虽然安静,买东西却很不方便,而且之后自己想做什么生意,在村子里也行不通。

用完早饭,沈忆姝起身上路,走到一半时,刚好遇到了去县城的牛车正在招揽客人。

虽然沈忆姝体力不错,但能够省些劲儿的话,她自然也不介意,痛快地交了五个铜板,在车板上占据了一个还算舒服的位置。

说是舒适,也只是相对而言罢了,这车上挤了十几个人,沈忆姝怀里还抱着背篓,姿势都不好调整一下。

开始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沈忆姝还颇有些兴致的欣赏道路两旁建筑。

等到出了最后一段靠近镇上的街道,路面便没那么平坦了。

这牛车有没有什么减震的装置,颠的她屁股都快开花了,腰和腿更是僵硬的不行。

好不容易坚持到了县城,沈忆姝简直觉得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嘶——”

双脚踩到地上的一瞬间,沈忆姝腿一软,差点跌倒,还好她及时扶住了车板,这才勉强站住了。

缓了好一会儿,双腿才渐渐从酸麻中恢复知觉。

沈忆姝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当即决定,回去的时候绝对不做这个东西了。

还不如走路来的舒服。

悄悄的活动了下膝盖和脚踝,沈忆姝朝周围看了看,这才朝着最宽阔的那条街走了过去。

镇上的街道看着已经很热闹,只是和县城一比,终究还是差了许多。

不仅如此,这县城的房屋建筑,也修建的比镇上气派许多。

镇上最大的酒楼有两层,这县城里,那酒楼竟然有四层。

这让沈忆姝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修建四层楼,在后世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可在这里,简直让人无法想象,这些古代的匠人们是如何做到的。

且这街道上也十分的整洁,地上更是铺着青砖,街道也十分宽阔,足以轻松容纳两架马车同时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