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梁空燕 > 第59章 风雨欲来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平侯这一跪,可是把伏醒吓坏了,他赶紧上前几步,将人扶起来,道:“跪不得跪不得,侯爷快快请起,我哪里能受侯爷如此大礼啊。”

他这么说着,却也只是虚扶了一把,宣平侯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说:“王爷,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王爷退步了。此事,不成功便成仁,还望王爷早下决断,我等誓死追随王爷!”

宣平侯这么说,便是铁了心要把伏醒推上皇位,只要伏醒成功上位,那他便是从龙之功,分光无限。

他在低下头的时候,瞥了一眼不做声的伏攸,继续说:“王爷,大行皇帝就要下葬,至多再过二十日,太子就要登基。王爷要是到那时再去争,可就真的名不正言不顺了。”

“你说的话,我都知道。”伏醒像是被说动了,笑眯眯的上前,拍了拍宣平侯的肩膀,“侯爷对我抱有如此殷切希望,我一定不会辜负侯爷,待事成之后,定要好好嘉奖侯爷啊。”

宣平侯闻言终于笑起来,久久没有说话的伏攸,也终于笑起来。

与此同时,乾清宫书房内,萧逐尘一身黑色锦袍,手上拿着一卷竹简,正听着眼前的人侃侃而谈。

因为伏霖没有过多地接触过朝政,所以萧逐尘也没有要求伏霖做什么,只是拿出大行皇帝在世时遇到过的问题,来问伏霖会如何处理。

“太子觉得,这次暴乱该如何处理?”

他说的,正是不久以前,伏攸伏醒二人一同前去处理的暴乱。

那次暴乱,二人处理得很好,没有伤及无辜,也没有盲目镇压。后来,萧逐尘又派人去探查过,如今的镇江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既然是乱民,便控制起来,顺从者招入麾下,反抗者便统统处死,以儆效尤即可。”

伏霖在战场上待得久了,处理器事情来也都是直来直去的,不知变通。

他这话方一出口便被萧逐尘训斥了一顿,“这不是在战场上,战场上伏尸百万,那是因为我们的敌人威胁到了我们国家的安全,可那是在镇江,那是个小城市,我们怎么能不顾百姓的安危,这样贸贸然的就武力镇压?”

伏霖还很不服气,将手上的书一把合上,道:“只有这样大刀阔斧的将有异心之人全部处理掉,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他人的安危。太傅,若是有人包藏祸心,假意归顺,待日后我们放下戒心,大肆屠杀那镇江百姓又该如何自处?”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战场上死了千百万人,报上来只是个数字,为保镇江死了几千几百人,那也只是个数字。为了大义,为了永久的安全,死一些人,也是不可避免的。”

“胡闹!”

萧逐尘终于有了些怒气,“这次是镇江死了几千人,那今后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要死几万人,若是闹到京城来,要死百万人呢?你也一起,将他们都当做鸡,一块儿全部处死?”

伏霖噎住,说不出话来,萧逐尘继续说下去:“哪怕只是死了几个人,那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我大梁的臣民。百姓是国之根本,没了百姓,谁来科考?谁来入仕?谁来给你出谋划策?没了百姓,大梁何以立足?”

他说完这话,便背着手站到一边去,不再理会伏霖。

伏霖尴尬的砸吧砸吧嘴,将手上的笔放到架子上,赶紧站起身子来,对着萧逐尘的背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太傅,是我愚钝,只知一味地将沙场上的事情搬到这儿来,惹得太傅生气,是我愚钝。”

萧逐尘倒也不是真的有多生气,听伏霖这样说,他也就顺着台阶下来:“战国时便已经有人着书《荀子》,里面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我也不是在教训太子,只是太子往后是要掌管天下的,不能忽视百姓对于这个国家的作用。”

伏霖本就不是听不进去话的人,听萧逐尘这么一番话,立刻垂首作揖,“是,我记住了,多谢太傅教导!”

萧逐尘也不是每天都泡在这里的,到了时间便离开了乾清宫。萧逐尘走后,伏霖终于松了口气,将桌上的奏折书本都收拾起来,放到一边的书架子上。

他也不是全然不明白,只是军营里哪儿来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将士们都是有事说事的性子,就算有了矛盾,打一架,赢了输了全凭自身实力。

打完了,也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可不想皇城,每天得算计谋求,叫人身心俱疲。

在回来之前,他想的只是顶着明王这个称号,在王府里养老。有人入侵,他便披上战甲带兵出征,打跑那些黄口小儿。若是平平安安,太平无忧,他便到各地去游历,看遍大梁的山河林川。

这些日子,他着实是有些累了。

乾清宫的门被轻轻打开,庆山迈着小碎步走进来,见到伏霖站在桌前看着窗外发呆,赶紧跪下来:“太子殿下,恒王来了。”

“请进来吧。”

伏霖站在原地默默了良久,终是挥挥手,让人把伏攸带进来。

甫一见到伏攸,他便迎上前去,做出一副十分苦恼的样子,瞧得伏攸一愣一愣的。

“三哥这是怎么了?为何愁眉苦脸,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自认自己是个关心兄长的好弟弟的伏攸,这种时候当然应该关心一下,为自己立个好人设。

伏霖也不避讳,拉着伏攸走到书桌前,指着关于镇江的那一则奏折,上头老皇帝留下的朱批,还鲜红无比,惹眼得很。

“你瞧瞧,今日一整天,太傅都在于我说这事儿。”

伏攸顺着问了一句,谁知伏霖大手一挥,指着走这上头那几个字——“暴民数千”,然后一脸嫌弃的说道:

“要我说啊,就干脆统统处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何必那样弯来绕去的,岂不费心费神,还讨不到半点好处,真是费解。”